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以保障生态功能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环境管理制度,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科学指导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对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指导全省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推动云南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云南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全县集中养育儿童生活保障标准统一提高到2100元/人.月;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保障标准统一提高到1370元/人.月。
1.基本生活标准。2025年全县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统一提高到968元/人.月。
2.照料护理补贴标准。集中供养照料护理补贴标准:一档(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到1035元/人.月,二档(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到518元/人.月,三档(具备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到311元/人.月。集中供养照料护理补贴统一用于供养服务机构照料护理开支。分散供养照料护理补贴标准:一档(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到187元/人.月,二档(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到109元/人.月,三档(具备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到62元/人.月。分散供养照料护理补贴由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委托照料服务协议,用于支付服务费用。
1.城市低保
(1)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025年,全县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统一提高到744元/人.月。
(2)城市低保补助水平。城市低保A类744元/人.月、B类557元/人.月、C类500元/人.月、D类470元/人.月。
2.农村低保
(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025年,全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统一提高到6720元/人.年。
(2)农村低保补助水平。农村低保A类560元/人.月、B类330元/人.月、C类240元/人.月。
按照审计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所规定的期限中,除有关政府裁决的期限外,其他期间以工作日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所以,审计通知书提前三日送达时间的计算,应当以工作日计算,不能以自然日计算。
关于送达方式和送达确认,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审计机关送达审计文书,可以直接送达,也可以邮寄送达或者以其他方式送达。直接送达的,以被审计单位在送达回证上注明的签收日期或者见证人证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邮寄送达的,以邮政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以其他方式送达的,以签收或者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送达审计通知书是依法实施审计的重要程序。在合理适当的期限内送达审计通知书,是保障审计机关依法审计、实现程序正义的重要方式,彰显了国家审计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也为被审计单位整理有关资料、准备审计办公条件、统筹安排各项工作留出比较充足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这里的“审计”,既包括现场审计,也包括非现场审计,无论采取哪种审计方式,审计机关都应该依法送达审计通知书。可以说,没有审计通知书就不得实施审计。
同时,审计法赋予了审计机关适度的行政应急权和突击检查权,规定遇有特殊情况,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审计机关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直接持审计通知书进行审计必须满足特殊情况这个前提条件,审计法实施条例对审计法所称特殊情况进行了细化和补充。当审计机关遇到办理党委、人大和政府交办的紧急事项;被审计单位涉嫌严重违法违规,有证据或迹象表明如果提前三天送达审计通知书,有关人员可能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有关资料,转移、隐匿违法取得的资产,串通提供伪证,或者畏罪潜逃,可能增加审计机关的工作难度和风险等特殊情况时,审计机关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审计机关要对“特殊情况”进行严格审核把关,不能随意扩大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