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为四种类型:长期预报----对未来10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中期预报----对未来1至3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短期预报----对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进行的预报;临震预报----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从世界范围看,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属于尚未解决的科学难题之一,主要依靠积累观测资料和震例分析进行经验性预报。
地震预报难度较大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对地震的成因尚缺乏规律性认识,且地震前兆现象也很复杂;二是地震发生在地下深处,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难以直接探测震源深处的情况。
我国的地震预报工作从1966年邢台地震后开始的,经过四十年的探索和努力,已取得一定进展。目前我国对地震孕育发生的机理、规律有所认识,但还没有完全认识;能对某些类型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不能预报所有的地震;较大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相对较低。地震预报科学研究和应用实践的历史不长,与其他成熟学科相比仅刚刚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过长期探索和努力,人类一定会敲开“地震预报的大门”。
地震预报,是指用科学的思路和方法,对未来地震(主要指破坏性地震)的发震时间、地点和强度“三要素”作出预报。
我国通过对孕震过程和地震前兆的深入研究,逐步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地震预报方法,形成了“长、中、短、临”的阶段性渐进式地震预报的科学思路和工作程序。
(一)符合《云南省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指导目录》的企业和项目,主要从事绿色食品和装备制造生产加工、销售、产品研发及与之相关联的产业等,适当发展与主导产业关联度较高的部分配套产业,以及科技含量高、财税贡献大、就业带动强的企业和项目;
(二)符合楚雄州产业集聚区产业布局和大姚县产业发展定位,引进主动承接和融合高科技产业、对县域经济有明显拉动作用的企业和项目;
(三)为产业园提供配套服务的相关产业。
——摘自大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姚县工业园区入园企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大政办发〔2023〕61号)
(一)进入大姚县金碧片区的行业主要为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制造、流通与服务业,以及为绿色食品提供专业化服务的配套行业,以高原特色农业农产品产业为主体,集科研、生产、加工、贸易、物流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项目,着力打造以绿色食品加工业集聚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
(二)进入大姚县南山坝片区的行业主要为进行简单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装备的各类制造行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生物科技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机械和设备修理业、新能源设备制造业及储能产业等,着力打造以装备制造业集聚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园。
(三)入园项目要求符合大姚县产业布局及政策要求,符合国家及省州最新的行业领域指导目录。
(四)禁止引入国家产业政策明令禁止和淘汰的企业和项目。
——摘自大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姚县工业园区入园企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大政办发〔2023〕61号)
在干燥的季节里,每平方米面积的树叶,每天能向天空散放出大约6公斤的水分;100公顷的阔叶林,一年能蒸腾出35—40吨的水。有林地比无林地的雨量多20%;森林里的湿度比城市高38%;公园的湿度比城市中其他地方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