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伤残、死亡)的扶助标准是多少?申报和享受方式是怎样的?
扶助标准:独生子女死亡父母7080元/年/人;独生子女伤残父母5520元/年/人。
申报和享受方式:申报一次、每年年检、终身享受。乡镇每年1月31日前申报年检。
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伤残、死亡)的扶助对象是谁?资格认定需同时具备哪些条件?
扶助对象:独生子女死亡或伤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家庭。
资格认定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女方须年满49周岁,单亲也须满49周岁;只生育一个子女或收养一个子女;现无存活子女(子女死亡)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一、二、三级)。
国家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一级应急响应级别最高。
初判发生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或重点地区发生7.0级以上地震,启动国家地震灾害一级应急响应。灾区所在地省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指挥和协调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和协调国家层面抗震救灾工作。
初判发生重大地震灾害或重点地区发生6.5级以上、7.0级以下地震,启动国家地震灾害二级应急响应。灾区所在地省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指挥和协调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国家层面抗震救灾工作。
初判发生较大地震灾害或重点地区发生6.0级以上、6.5级以下地震,启动国家地震灾害三级应急响应。在灾区所在地省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支持下,灾区所在地市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指挥和协调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应急管理部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灾区需求,协助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初判发生一般地震灾害或重点地区发生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启动国家地震灾害四级应急响应。在灾区所在地省、市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支持下,灾区所在地县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指挥和协调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应急管理部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灾区需求,协助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地震灾害分级、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等因素,确定本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分级标准。重点地区包括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以及地震发生所在区域内人口平均密度达到200人/平方公里以上的地区。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中将地震灾害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级。
(1)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20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特别重大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2)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人以上、20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重大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3)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较大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4)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第三十五条: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 第三条: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技术规范,确保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质量。
大姚县幼儿园组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争做民族团结石榴籽”主题教育

为切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幼儿教育实践,近日,大姚县幼儿园组织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争做民族团结石榴籽”主题教育。
本次活动通过共同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书籍、教职工大会、宣传栏、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集中教育活动、故事会、美术创作等形式,用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在幼儿心中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引导他们从小感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潜移默化地增强了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
未来,大姚县幼儿园将继续探索创新教育形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深入化,贯穿于保育教育的全过程,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体验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交往交流交融,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童心深处,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