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赈济的一项扶持政策。现阶段,以工代赈主要包括使用以工代赈专项资金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在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等,主要目的是向参与工程建设的群众发放劳务报酬、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其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主要包括投资规模小、技术方案相对简单、用工技能要求不高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农村小型交通、水利、文化旅游和林业草原等基础设施建设;适用以工代赈的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领域,包括政府投资的交通、水利、能源、农业农村、城镇建设、生态环境、灾后恢复重建等。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支配收入除以常住人口数后得到的平均数。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能够自由支配的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来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1.市场准入和退出更容易。通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持续放宽市场准入等措施,为市场主体进入市场和开展经营活动破除障碍。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注销办理流程,精简申请材料、压缩办理时间、降低注销成本,推动解决市场主体“退出难”问题。
2.税费成本更低。各地区、各部门应当严格落实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保障减税降费政策全面、及时惠及市场主体,并对设立涉企收费作出严格限制,切实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成本。
3.小微企业融资更容易。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明确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不得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设置歧视性要求。
4.办事更便捷。明确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向社会公开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办事指南。推进“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明确国家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并大力精简已有行政许可。对提升办理建筑许可、跨境贸易、纳税、不动产登记等重点领域政务服务便利化程度提出具体要求。
5.竞争更公平。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平等享受国家支持政策。除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群众生命健康等特殊行业、重点领域外,都要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公平对待内外资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积极促进外商投资。
1.参保人缴纳居民医保费后,在进入新一年度居民医保待遇享受期前因死亡、重复缴费、参加职工医保的,医保经办机构在终止相关居民医保参保关系的同时,依个人申请办理居民医保费退费。
2.在新一年度医疗保险待遇享受期开始之后一律不再办理退费。
云南省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建设6种类型:农村社区型、山水田园型、休闲旅游型、特色产业型、民族风情型、生态宜居型。
1.规划建设内容完整。项目设计按照乡村振兴“二十字”要求一次性规划到位,达到“主导产业突出、住房安全宜居、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人居环境优美、自治管理到位”6大建设目标。
2.坚持两个“积极”原则。地方政府和移民群众积极性高,且移民意愿统一,受益移民达到100人以上,并占受益人数50%以上的移民村组。
3.地方政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较大。发挥后期扶持项目资金撬动作用,推动各类性质相同项目实施。对开展项目资金整合和整合力度不大,移民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的原则上不得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