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量通常也称为粮食总产量,是指本年度内生产的全部粮食数量。按收获季节包括夏收粮食、早稻和秋收粮食;按作物品种包括谷物、薯类和豆类。
数字经济是指以数据资源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是指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以及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各类经济活动。
数字经济的基本范围分为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数字化效率提升业等5大类。其中前4大类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规模以上服务业的行业包括第三产业中的十个行业门类,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不包括房地产开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目前,我国重大国情国力普查项目包括全国人口普查、农业普查和经济普查三项。
全国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0的年份实施,标准时点为普查年度的11月1日零时。
全国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6的年份实施,标准时点为普查年度的12月31日24时。
全国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3和8的年份实施,标准时点为普查年度的12月31日。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指一个地区城镇地域上的常住人口占该地区全部常住人口的比重,反映常住人口的城乡分布情况。
城镇化率是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主要反映人口在城镇的聚集程度,是指人口的城镇化程度。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支配收入除以常住人口数后得到的平均数。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能够自由支配的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来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