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因国家统计局统计报表制度和统计监测不涉及民营经济,只将非公经济纳入统计调查对象。非公经济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言的,是指经济结构和类型;民营经济是相对于国有经济而言的,是指生产和经营组织方式,因二者在统计范围是不同的。非公有制经济不是民营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产生的一个名词。它是我国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形式以外的所有经济结构形式。它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民营经济是相对应于国有经济而言,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民营部分。现就全县“十三五”期间非公经济发展情况作汇报。 
   
   
   
  注:民营经济统计报表制度于2022年6月起以季报、年报方式开展。 
   
一、 全县非公经济在“十三五”期间的现状和特点 
   
(一)在县域经济中非公经济的数量和比重现状  
   
2015年-2021年,大姚县域市场主体总量由9357户发展达18233户,净增8876户,年均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由533户发展达2558户,净增2025户,年均增长29.9%;第二产业由438户发展达1191户,净增753户,年均增长18.4%;第三产业由8386户发展达14484户,净增6098户,年均增长9.5%。非公经济市场主体由9157户发展达17595户,净增8438户,年均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由532户发展达2143户,净增1611户,年均增长18.5%;第二产业由422户发展达1169户,净增747户,年均增长18.5%;第三产业由8203户发展达14283户,净增6080户,年均增长9.7%。 
   
| 表一:大姚县2015年-2021年市场主体构成情况 
        | |||||
| 指标/年 
        | 单位 
        | 2015年 
        | 2021年 
        | 净增量 
        | 年平均增长% 
        | 
| 一、县域市场主体总量 
        | 个 
        | 9357 
        | 18233 
        | 8876 
        | 11.8 
        | 
| 第一产业 
        | 个 
        | 533 
        | 2558 
        | 2025 
        | 29.9 
        | 
| 第二产业 
        | 个 
        | 438 
        | 1191 
        | 753 
        | 18.4 
        | 
| 第三产业 
        | 个 
        | 8386 
        | 14484 
        | 6098 
        | 9.5 
        | 
| 二、非公经济市场主体 
        | 个 
        | 9157 
        | 17595 
        | 8438 
        | 11.5 
        | 
| 第一产业 
        | 个 
        | 532 
        | 2143 
        | 1611 
        | 27.4 
        | 
| 第二产业 
        | 个 
        | 422 
        | 1169 
        | 747 
        | 18.5 
        | 
| 第三产业 
        | 个 
        | 8203 
        | 14283 
        | 6080 
        | 9.7 
        | 
| 三、非公经济占全县比重 
        | % 
        | 97.9 
        | 96.5 
        | -1.4 
        | —— 
        | 
| 第一产业 
        | % 
        | 99.8 
        | 83.8 
        | -16.0 
        | —— 
        | 
| 第二产业 
        | % 
        | 96.3 
        | 98.2 
        | 1.8 
        | —— 
        | 
| 第三产业 
        | % 
        | 97.8 
        | 98.6 
        | 0.8 
        | —— 
        | 
(二)我县非公经济构成现状 
   
按照国家统计局非公经济统计报表制度,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及登记注册类型划分,依据“国家经济普查”结果,非公经济按“季报、年报”进入统计调查范围的指标是“非公经济增加值”,按各行业占全县经济总量比重及当期增长速度进行推算。其中:分现价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万元)和不变价非公有制经济(增速%)。 
   
   
| 表二:大姚县2015年-2021年非公经济总量及构成情况 
         | ||||||||
| 
         | 单位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 一、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57.58 
         | 64.55 
         | 72.75 
         | 80.76 
         | 97.56 
         | 109.47 
         | 130.05 
         | 
| 第一产业 
         | 亿元 
         | 17.26 
         | 18.34 
         | 19.18 
         | 20.33 
         | 26.14 
         | 29.89 
         | 35.74 
         | 
| 第二产业 
         | 亿元 
         | 19.13 
         | 21.87 
         | 26.06 
         | 31.28 
         | 36.5 
         | 40.1 
         | 50.18 
         | 
| 第三产业 
         | 亿元 
         | 21.19 
         | 24.33 
         | 27.5 
         | 29.15 
         | 36.58 
         | 39.48 
         | 44.12 
         | 
| 二、非公经济 
         | 亿元 
         | 27.81 
         | 31.47 
         | 35.2 
         | 39.57 
         | 46.37 
         | 51.43 
         | 62.28 
         | 
| 第一产业 
         | 亿元 
         | 6.34 
         | 6.9 
         | 6.1 
         | 6.35 
         | 8.18 
         | 9.63 
         | 11.87 
         | 
| 第二产业 
         | 亿元 
         | 14.31 
         | 16.58 
         | 19.81 
         | 23.41 
         | 20.76 
         | 22.31 
         | 27.63 
         | 
| 第三产业 
         | 亿元 
         | 7.15 
         | 7.98 
         | 9.26 
         | 9.81 
         | 17.42 
         | 19.48 
         | 22.77 
         | 
| 三、非公经济占GDP比重% 
         | % 
         | 48.3 
         | 48.8 
         | 48.4 
         | 49 
         | 47.5 
         | 47 
         | 47.1 
         | 
1.从现价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万元)来看,“十三五”期间,非公经济总产值与地区生产总值占比为49%-47%之间,呈略微下降态势。 
   
2.分三次产业看,非公经济第一产业与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占比为38%-31%之间,呈略微下降态势;非公经济第二产业与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占比为76%-55%之间,呈略微下降态势;非公经济第三产业与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占比为32%-50%之间,呈略微上升态势。 
   
3.从非公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占比看,“十三五”期间,非公经济总产值与公有制经济占比为49:51,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符合我国所有制经济结构,符合我国国情。 
   
   
| 表三:大姚县2015年-2021年非公经济增长情况 
         | ||||||||
| 
         | 单位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 一、地区生产总值 
         | % 
         | 11.7 
         | 11.7 
         | 11.9 
         | 11.3 
         | 7.1 
         | 6.3 
         | 12 
         | 
| 第一产业 
         | % 
         | 6 
         | 5.8 
         | 6.3 
         | 6.4 
         | 5.7 
         | 5.8 
         | 8.9 
         | 
| 第二产业 
         | % 
         | 16.3 
         | 17.1 
         | 18.2 
         | 21 
         | 9.8 
         | 8.2 
         | 15.9 
         | 
| 第三产业 
         | % 
         | 12.3 
         | 11.7 
         | 10.1 
         | 5.3 
         | 4.8 
         | 4.3 
         | 10.4 
         | 
| 二、非公经济 
         | % 
         | 12.8 
         | 14.1 
         | 13 
         | 13.4 
         | 7.2 
         | 5.9 
         | 14.5 
         | 
| 第一产业 
         | % 
         | 6.2 
         | 8.3 
         | 4.8 
         | 5.1 
         | 7 
         | 5.4 
         | 12.9 
         | 
| 第二产业 
         | % 
         | 17.7 
         | 18.5 
         | 17.8 
         | 19.4 
         | 9.7 
         | 8.1 
         | 14.9 
         | 
| 第三产业 
         | % 
         | 9.3 
         | 10.3 
         | 8.9 
         | 5.8 
         | 3.8 
         | 3 
         | 14.8 
         | 
(三)我县非公经济发展趋势及特点 
   
1.从非公经济增速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形势上看,非公经济增速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均呈现“V”形态,两者增速形态保持一致。 
   
2.分三次产业看,非公经济第一产业增速与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速均呈现“w”形态;非公经济第一产业增速与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速均呈现“N”形态;非公经济第一产业增速与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速均呈现“V”形态。 
   
3.从非公经济增速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上看,从非公经济增速在5%-15%之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在6%-12%之间,非公经济增速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活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非公经济总量比重有所下降,由2015年的48.3%下降至2021年的47.1%,表明非公市场主体发展实力散弱,户数增加,但经济实力不足。 
   
(二)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对非公经济增速影响较大,稳住县域经济基本面尤为重要。“十三五”期间五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9.6%,低于“十二五”(11.9%)2.3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五年,非公经济年平均增速10.7%,低于“十二五”(12.7%)2个百分点。 
   
(三)非公经济第三产业中金融业贡献率(5%-10%)、非营利性服务业贡献率(6%-12%)低,市场缺乏充盈资金,政府服务市场水平不高,非公经济发展潜力没有充分发挥。 
   
三、下步建议 
   
2023 年展望中国经济将继续向潜在增速回归,经济基本面为内需逐步企稳、外需回落,预计GDP增速在5%左右,随着疫情政策不断好转,消费将成为拉动经济最有力的马车,汽车、地产后周期、出行消费结构性改善。 
   
(一)保持非公经济适度快增长。龙头工业企业满负荷工业生产,确保工业产值持续平衡较快强劲增长。 
   
(二)稳住县域经济基本面。稳定信心和预期是关键,建立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措施机制是关键中的关键,抓手是积极财政拉动基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稳定房地产。 
   
(三)加大非公经济第三产业“放管服”力度。招商引资与县内经济发展经济同步发力,有的招商。加强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加大金融扶持力度,让企业活跃起来,资金流动起来。
| 上一条:大姚县2022年1-11月经济运行情况及全年“大收官”主要经济指标预警分析 | 
| 下一条:大姚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与原因简析 | 
主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地址:大姚县金碧镇金平路政务中心    联系电话:0878-6222279
    
        滇ICP备05001067号  网站标识码:5323260002    滇公网安备 53232602000001号
滇公网安备 5323260200000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