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大姚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团结奋进,认真落实国家、省、州“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决策部署,主动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64556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1.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83451万元,增长5.8%,对GDP贡献率14.8%,拉动GDP增长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218725万元,增长17.1%,对GDP贡献率48.5%,拉动GDP增长5.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243389万元,增长11.7%,对GDP贡献率36.6%,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30:33:37变化为28:34:38。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23134元,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23036元;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314789万元,较上年增长14.1%,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8.8%。
表1:大姚县2016年生产总值和非公经济增加值
| 指标 | 地区生产总值(GDP) | 非公经济增加值 | |||
| 绝对额(万元) | 比上年增长% | 绝对额(万元) | 比上年增长% | ||
| 合计 | 645565 | 11.7 | 314789 | 14.1 | |
| 第一产业 | 183451 | 5.8 | 69089 | 8.3 | |
| 第二产业 | 218725 | 17.1 | 165882 | 18.5 | |
| 工业 | 135892 | 16.3 | 99259 | 17.9 | |
| 建筑业 | 83127 | 19.1 | 66917 | 20.0 | |
| 第三产业 | 243389 | 11.7 | 79809 | 10.3 | |
|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 6552 | 3.7 | 5097 | 5.1 | |
| 批发和零售业 | 42207 | 8.1 | 25961 | 10.3 | |
| 住宿和餐饮业 | 14767 | 8.6 | 14767 | 8.6 | |
| 金融业 | 25303 | 7.7 | 2834 | 7.7 | |
| 房地产业 | 12725 | 6.1 | 12715 | 6.2 | |
| 其他服务业 | 135841 | 14.9 | 12441 | 17.7 | |
2016 年末全县全社会从业人员198503人,比上年增长0.09%。按产业分:第一产业119907人,减2.2%;第二产业29004人, 增长1.3%;第三产业49592人,增长3.2%。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60.4︰14.6︰25;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09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2%,州返馈我县城镇化率34.7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1%,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1%。
| 表2: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
| 指标 | 物价指数 | 
|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102.1 | 
| 食品烟酒 | 103.0 | 
| 其中:粮食 | 99.1 | 
| 衣着 | 104.7 | 
| 居住 | 101.7 |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103.1 | 
| 交通和通信 | 99.9 | 
| 教育文化和娱乐 | 100.1 | 
| 医疗保健 | 102.5 | 
| 其他用品和服务 | 101.9 | 
二、农业
全年实现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849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9%。其中:农业产值145770万元,增长3.7%;林业产值86041万元,增长8.0%;畜牧业产值114181万元,增长7.1%;渔业产值2503万元,增长28.0%。
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701464亩,常用耕地复种指数为2.8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69959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31505亩,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比67:33。实现粮食总产量146738吨,增长1.2%,其中:夏粮34621吨,增长2.2%,秋粮112117吨,增长0.9%;全年实现油料产量3199吨,同比增长4.2%;烤烟、核桃、蚕桑等重点产业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升,主要农产品产量、产值稳步增长。全年完成烟叶收购776.5万公斤,产值23403.4万元;均价30.14元/公斤,较上年提高0.75元;实现烟叶税5148.75万元;烟农户均收入3.14万元,亩均收入3836.62元,较上年增加139.34元。核桃面积162万亩,产量达24660.9吨,较上年增长12.3%,实现核桃产值64735万元,较上年增长4.9%;桑园种植面积8.01万亩,全年蚕茧产量2050吨,增长13.0%,实现产值7839万元,增长22.4%。花椒种植面积40万亩,花椒产量1787.9吨,增长16.1%,实现产值6458万元,增长19.7%。
全年肉类总产量34386吨,比上年下降1.2%,其中:猪、牛、羊肉产量32107吨,下降1.4%;年内肥猪、牛、羊出栏分别达到285102头、32768头、159628只,分别较上年下降1.1%、2.8%、1.3%;年末生猪、羊、大牲畜分别存栏369899头、300028只和135601头,分别较上年增长7.8%、9.7%和3.9%。
| 表3:2016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 ||
| 
 | 
 | 单位:吨 | 
| 产品名称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粮食 | 146738 | 1.2 | 
| 夏粮 | 34621 | 2.2 | 
| 秋粮 | 112117 | 0.9 | 
| 烤烟 | 7765 | -5.2 | 
| 油料 | 3199 | 4.2 | 
| 水果 | 10286 | 10.4 | 
| 核桃 | 24660.9 | 12.3 | 
| 板栗 | 7437.2 | 13.6 | 
| 花椒 | 1787.9 | 16.1 | 
| 松籽 | 510 | 12.1 | 
| 中药材 | 4664 | 49.5 | 
| 蜂蜜 | 770 | 3.4 | 
| 蚕茧 | 2050 | 19.6 | 
| 肉类总产量 | 34386 | -1.2 | 
全县年末实有耕地面积249109亩,其中:常用耕地245388亩,常用耕地中有水田118150亩,旱地127238亩。农田灌溉面积11.54千公顷,新增耕地灌溉面积0.2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4.75千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27.44万千瓦特,增长6.0%。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6年末,全县工业企业231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户,比去年同期增加3户。全年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77488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同比增长17.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608437万元,同比增长19.9%,其中:楚雄矿冶公司完成产值201182万元,同比增长39.2%;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57023.7万元,同比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09338万元,同比增长18.5%。
全县生产铜精矿含铜15451吨,同比减5.3%;生产电解铜47755吨,增长85.1%;生产铸件17646吨,增长8.2%;全年发电4930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10.8%;生产自来水249万立方米,增长21.0%;多色印刷品73万对开色令,同比减1.0%;蚕丝425吨,增长15.5%;人造板61183立方米,增长24.9%;软饮料4734吨,增长30.3%;中成药15.6吨,同比减78.0%;商品混凝土24.9万立方米,增长27.5%。
| 
 表4:2016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 |||
|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减% | 
| 铜精矿含铜 | 吨 | 15451 | -5.3 | 
| 电解铜 | 吨 | 47755 | 85.1 | 
| 棉纱 | 吨 | 2168 | 32.7 | 
| 多色印刷品 | 万对开色令 | 73 | -1.0 | 
| 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49305 | 110.8 | 
| 自来水生产量 | 万吨 | 249 | 21 | 
| 砖 | 万块 | 24120 | 25.0 | 
| 软饮料 | 吨 | 4734 | 30.3 | 
| 蚕丝 | 吨 | 425 | 15.5 | 
| 铸件 | 吨 | 17646 | 8.2 | 
| 中成药 | 吨 | 15.6 | -78.0 | 
| 人造板 | 立方米 | 61183 | 24.9 | 
| 商品混凝土 | 万立方米 | 24.9 | 27.5 | 
全县有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法人企业4户,从事建筑业活动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5253人,同比增长3.2%;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0002万元,比上年增长7.4%;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77988平方米,同比增长18.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34310平方米,同比增长15.4%。实现建筑安装营业税2587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
全社会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84431万元,比上年增长33.2%。按投资项目类型分:项目投资851286万元,同比增长39.1%;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33145万元,同比减36.5%。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562079万元,同比增长42.1%;有限责任及股份责任公司投资72574万元,同比减21.1%。私营投资249778万元,同比增长92.9%。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73680万元,同比增长34.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85920万元,同比减18.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24831万元,同比增长71.8%。
2016年引进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84个,签约资金120.33亿元,实际到位州外资金71.41亿元,同比增长31.9%。其中:省外到位资金44.39亿元,同比增长27.3%。产业类项目到位资金60.81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394万美元。
五、国内贸易和出口
2016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595.9万元,同比增长12.6%。按城乡市场分:城镇实现167717.1万元,增长12.7%,乡村实现71878.8万元,同比增长12.3%;按经营规模分:限额以上实现132172.5万元,同比增长25.8%;限额以下实现107423.4万元,同比减0.3%。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22428.2万元,增长11.7%;零售业实现195667.9万元,增长12.7%;住宿业实现5107.5万元,增长11.4%;餐饮业实现16392.3万元,增长13.4%。外贸出口总额277万美元。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县内公路通车里程3896.56公里,其中:省道231.24公里,县道448.9公里,乡道864.453公里、村道2351.97公里;年末全县机动车拥有量59175辆,其中:营运车辆2427辆(货车2223辆,客车204辆),小汽车15327辆。全年货运周转量15839.16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19578.32万人公里,客货换算周转量17796.9万吨公里。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988.3万元,增长31.9%;电信业务总量18939万元,增长38.5%。
全年共接待游客62.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2619.59万元。
七、财政、金融
2016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61313万元,比上年增收6886万元,增长12.7%;(1)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完成45602万元,比上年增收3402万元,增长8.0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5849万元,比上年增收3196万元,增长14.1%;非税收入完成19753万元,比上年增收206万元,增长1.1%;(2)上划中央收入完成11975万元,比上年增收2859万元,增长31.3%;(3)上划省级收入3736万元,比上年增收626万元,增长20.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287万元,比上年增收545万元,增长14.6%。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4579万元,比上年增支22717万元,增长11.84%。
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893076万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52365万元,比上年增长15.7%;各项贷款余额510447万元,比上年增长1.1%。
八、教育、文化和卫生
全县有完全中学2所,普通高中教学班106个,在校生5449人,寄宿生5285人,当年招生2026人,毕业生1685人。有普通初级中学9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教学班199个,比上年减少4个班,在校生8910人,寄宿生8324人,当年招生2806人,毕业生3122人。有普通小学108所(其中完全小学41所),有教学班616个,在校学生15416人,寄宿生11104人,当年招生2485人,毕业生2767人。有幼儿园60所(其中社会力量办学幼儿园13所),在园幼儿5150人,当年招生3387人。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872人, 当年招生382人,毕业生324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71.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6.9%,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6%,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9.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2.3%,高考本科上线率83.5%。全部普通中学公办教职工1169人,其中:专任教师1061人(高中349人,初中668人,九年一贯制小学44人)。全部普通小学公办教职工1186人,其中专任教师1116人。职业教育中心公办教职工90人,其中专任教师66人。幼儿园教职工280人(公办教职工115人),专任教师194人(公办专任教师155人)。
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众文化馆、文物管理所、档案馆、公共图书馆各1个,乡镇文化广播服务中心12个。建成地面卫星接收站15个,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行政村光纤通达率达96%,全县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7%,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7.8%。
全县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98个,其中:国家医疗卫生机构19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5个,乡镇卫生院14个),村卫生所(室)14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个体诊所30个。全县实有病床位数1264张,平均每千人口(按常住人口计算)拥有床位4.53张。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1240人(其中乡村医生187人,个体诊所医务人员74人),有卫生技术人员1067人,平均每千人口(按常住人口计算)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8人。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达92.56%,全县医疗卫生覆盖率达100%,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健全。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7.93万人,人口出生率11.56‰、死亡率7.05‰、自然增长率4.51‰。按公安户籍人口统计,全县年末户籍总人口280245人,其中:农业人口218735人,占总人口的78.1%,非农业人口61510人,占总人口的21.9%。按卫计局统计全年出生人口2845人,人口出生率9.94‰,死亡人口2180人,死亡率7.61‰,人口自然增长率2.99‰。
全县少数民族人口102438人,占总人口的36.55%,其中:彝族9337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3.3%;傣族419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傈僳族259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9%; 苗族62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2%;回族34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4.7。
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36元,增长1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09.7元,增长9.3%。
| 表5: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
| 项目 | 单位 | 2016年 | 2015年 | 比上年增减% | 
| 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人 | 29309.7 | 26813 | 9.3 | 
| 1、工资性收入 | 元/人 | 23642.5 | 21882 | 8 | 
| 2、经营净收入 | 元/人 | 2066.8 | 1479 | 39.7 | 
| 3、财产净收入 | 元/人 | 1129 | 2017 | -44 | 
| 4、转移净收入 | 元/人 | 2471 | 1435 | 72 | 
| 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人 | 8836 | 7960 | 11 | 
| 1、工资收入 | 元/人 | 2513.6 | 2296 | 8.7 | 
| 2、经营净收入 | 元/人 | 4607.5 | 4145 | 11.8 | 
| 3、财产净收入 | 元/人 | -49 | -7 | 
 | 
| 4、转移净收入 | 元/人 | 1764 | 1526 | 15 | 
年末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79193人,发放基本养老金人数2332人,发放基本养老金6068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5656人,支付工伤保险待遇381人次,1613万元;生育保险参保4098人,支付生育保险待遇145人次,190万元;失业保险参保5203人,支付失业保险待遇4033人次,260.68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4120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0410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人数241119人,参合率99.21%。
全县纳入城乡低保对象42195人,其中:城镇低保12393人,农村低保29802人;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分别达16.57%和14.5%;全县共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8个,五保户供养人数1615人,其中集中供养人数850人,集中供养率达52.6%。
十、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国土面积4146平方公里,实有耕地面积249109亩,其中:常用耕地245388亩,常用耕地中有水田118150亩,旱地127238亩。全县有水库74座,总库容量9640.43万立方米;塘坝892座,水窖54722座。全部工程总供水量4865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供水4358万立方米,城镇生活供水274万立方米,乡村生活供水233万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面积278196.6公顷,自然保护区面积1231.4公顷,森林覆盖率67.1%。全年降雨量737.9毫米,年平均气温16.4℃,年日照2200.0小时。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997起,下降3.8%。死亡36人,下降2.7%;受伤493人,下降5.8%;直接经济损失345.5万元,下降26.3%。其中:道路交通事故983起,死亡32人,受伤493人,直接经济损失129.7万元;消防火灾事故11起,直接经济损失58.8万元;企业生产安全事故3起,死亡3人,直接经济损失157万元。
撰稿:李学润 审稿:张海燕
大姚县统计局 2017年3月30日
| 上一条:大姚县创建“全国质量强县示范县”满意度调查工作报告 | 
| 下一条:大姚县2017年一季度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9.6% | 
主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地址:大姚县金碧镇金平路政务中心    联系电话:0878-6222279
    
        滇ICP备05001067号  网站标识码:5323260002    滇公网安备 53232602000001号
滇公网安备 5323260200000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