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受地缘政治复杂变化、国内疫情冲击和人流物流区域限制等超预期因素影响,县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大姚县委、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33条、云南省人民政府48条、州人民政府56条一揽子政策措施,强化及早安排、高位推动、政策供给、制度执行和运行调度,确保全县经济保持平稳发展。
   
   
一、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情况
   
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5.2亿元,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6.1亿元,增长5.8%,对GDP贡献率为9.5%,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25.6亿元,增长11.0%,对GDP贡献率为61.7%,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23.5亿元,增长4.7%,对GDP贡献率为28.8%,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可比价增速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4.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2.6%;建筑业产值增速3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0.0%;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4.6%;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6%;金融机构存贷余额增速8.4%。二季度经济运行总体情况好于一季度。
   
| 大姚县2022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初步结果
         | |||||
|  
        | 现价增加值
        | 可比价增速
        | 贡献率
        | 拉动GDP增长百分点
        | |
| 2022年上半年
        | 2021年上半年
        | ||||
| 万元
        | 万元
        | %
        | %
        | 个
        | |
| 地区生产总值
         | 552148 
         | 495582 
         | 7.5 
         | 100.0 
        | 7.5
        | 
| 第一产业
        | 61326 
        | 61553 
        | 5.8 
        | 9.5 
        | 0.7
        | 
| 第二产业
        | 256114 
        | 211880 
        | 11.0 
        | 61.7 
        | 4.6
        | 
| 第三产业
        | 234708 
        | 222149 
        | 4.7 
        | 28.8 
        | 2.2
        | 
| 1.农林牧渔业
        | 63256 
        | 63375 
        | 5.8 
        | 9.7 
        | 0.7
        | 
| #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 1930 
        | 1822 
        | 4.3 
        | 0.2 
        | 0
        | 
| 2.工业
        | 151400 
        | 123528 
        | 10.8 
        | 36.0 
        | 2.7
        | 
|   采矿业
        | 1242 
        | 1873 
        | -36.2 
        | -1.8 
        | -0.1
        | 
|   制造业
        | 123452 
        | 89362 
        | 23.8 
        | 56.0 
        | 4.2
        |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26706 
        | 32293 
        | -19.4 
        | -18.2 
        | -1.4
        | 
| 3.建筑业
        | 105493 
        | 88478 
        | 11.9 
        | 27.1 
        | 2
        | 
| 4.批发和零售业
        | 46335 
        | 44321 
        | 1.1 
        | 1.4 
        | 0.1
        | 
|   批发业
        | 24089 
        | 22833 
        | 1.2 
        | 0.8 
        | 0.1
        | 
|   零售业
        | 22246 
        | 21488 
        | 1.0 
        | 0.6 
        | 0
        | 
| 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23199 
        | 21897 
        | 6.7 
        | 4.0 
        | 0.3
        | 
|   道路运输业
        | 20185 
        | 18876 
        | 8.0 
        | 4.1 
        | 0.3
        | 
|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 1326 
        | 1291 
        | -0.5 
        | 0.0 
        | 0
        | 
|   邮政业
        | 1688 
        | 1730 
        | -2.4 
        | -0.1 
        | 0
        | 
| 6.住宿餐饮业
        | 11808 
        | 11193 
        | 3.2 
        | 1.0 
        | 0.1
        | 
|   住宿业
        | 1417 
        | 1375 
        | 4.1 
        | 0.2 
        | 0
        | 
|   餐饮业
        | 10391 
        | 9818 
        | 3.1 
        | 0.8 
        | 0.1
        | 
| 7.金融业
        | 21220 
        | 20091 
        | 3.2 
        | 1.7 
        | 0.1
        | 
|   货币金融业服务
        | 15589 
        | 14519 
        | 5.0 
        | 2.0 
        | 0.1
        | 
|   保险业
        | 5631 
        | 5572 
        | -1.6 
        | -0.2 
        | 0
        | 
| 8.房地产业
        | 40202 
        | 36906 
        | 8.5 
        | 8.9 
        | 0.7
        | 
|   房地产业(K门类)
        | 12846 
        | 10815 
        | 17.9 
        | 5.6 
        | 0.4
        | 
|   居民自有住房服务
        | 27356 
        | 26091 
        | 4.5 
        | 3.3 
        | 0.2
        | 
| 9.其他服务业
        | 89235 
        | 85793 
        | 4.4 
        | 10.2 
        | 0.8
        | 
|   ①营利性服务业
        | 14117 
        | 13174 
        | 7.2 
        | 2.7 
        | 0.2
        |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2336 
        | 2382 
        | 1.4 
        | 0.1 
        | 0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525 
        | 1472 
        | 3.5 
        | 0.1 
        | 0
        |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3273 
        | 3036 
        | 7.2 
        | 0.6 
        | 0
        |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5075 
        | 4413 
        | 14.3 
        | 1.8 
        | 0.1
        |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908 
        | 1871 
        | 1.0 
        | 0.1 
        | 0
        | 
|  ②非营利性服务业
        | 75118 
        | 72619 
        | 3.9 
        | 7.5 
        | 0.6
        |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033 
        | 1046 
        | -2.2 
        | -0.1 
        | 0
        | 
|    教育
        | 36042 
        | 34893 
        | 2.5 
        | 2.4 
        | 0.2
        |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8312 
        | 7857 
        | 5.6 
        | 1.2 
        | 0.1
        |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29731 
        | 28823 
        | 5.6 
        | 3.9 
        | 0.3
        | 
二、上半年经济运行中的主要增长点
   
(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回升。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升规入库9户企业成为新的增长点,37户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完成14.1%,与一季度6.7%相比翻了两倍,对GDP贡献率达36%,拉动GDP增长2.7个百分点,是上半年支撑最大的一个行业。
   
(二)投资增速持续保持全州前三水平。新增5千万元以上项目有新突破,较上年同期23个新增8个。大平地10万装机、石板箐20万装机两个光伏项目,南山坝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专项债券项目,李家庄等新能源重点项目,以及大姚县蜻蛉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大姚县三台瀑布景区旅游基础建设、大姚县白鹤水库和妙峰水库引调水工程、大姚县农特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大姚县农村供水保障建设等项目形成支撑,支撑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增速达22.8%,对全县建筑业形成有力支撑。
   
(三)纾困措施有力促建筑业稳步增长。积极筹措资金对企业历年差欠款进行清欠拨付,企业生产得到支持,建筑业保持强劲势头,总产值增速完成31.5%,拉动GDP增长2.0%。
   
(四)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全州第一水平。2021年以来,新纳限额以上企业20家,其中批发业4家、零售业14家,餐饮业2家,补齐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吃、穿、用类短板,支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10.0%,高于全州(4.7%)5.3个百分点。按销售地分,城镇实现商品销售额142564.8万元,同比增长9.7%,乡村实现64050.9万元,同比增长10.7%。线上消费快速增长,1-6月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1.2%;民生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良好,1-6月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增长36.8%、饮料类增长39.4%、烟酒增长72.6%、化妆品增长31.4%;家用电器增长29.8%。
   
(五)政府积极作为保三保。县人民政府努力作为,积极筹措资金补发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奖金。卫生、教育、公共管理单位工资增速分别达16.5%、25.1%、20.2%,均高于全州水平,拉动GDP增长0.6%。
   
三、上半年主要经济运行中的不足
   
(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全州水平。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完成14.1%,排全州第七位,低于全州(15.8%)1.7个百分点,影响我县GDP增速1个百分点左右。
   
(二)固定资产投资底气不足。一是5亿元以上在库项目数量仅4个(大姚县三台瀑布景区旅游基础建设项目5.34亿元、中广核云南省楚雄州大姚石板箐光伏基地项目10.5亿元、大姚大平地光伏项目5.8亿元、云南省楚雄州李家庄光伏电站6.27亿元)底气不足;二是我县房地产业投资大幅下滑,1-6月完成投资2.9亿元,同比下降5.8%;三是目前还依靠跨县投资的支撑,跨县项目因“滇中引水工程”少于姚安、南华、禄丰、武定。
   
(三)四大行业增速同比下滑。批零住餐较上年同期(20.5%、30%、32%、34%)分别下降2.5、25、17、24.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受国际及疫情影响,物流、人流受限,商贸行业对县域经济影响明显。
   
(四)部分行业指标负增长。规模以上采矿业增速-9.9%;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增速-3.6%;邮政业务总量增速-2.8%。
   
四、下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及支撑GDP的基础指标预计
   
下半年我县GDP(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年初人代会确定增长10%以上的目标压力较大,必须采取更加强有力的工作措施,打好三季度“功九成”、四季度“大收官”的攻坚战。三季度力争GDP增速达8%-8.5%,较上半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四季度力争GDP增速达9%以上,减小全年工作目标差距。
   三季度支撑GDP基础指标预计: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同比增长12%左右;农林牧渔业可比价总产值同比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左右;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左右;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左右;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同比增长35%;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速同比增长22%左右;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6%左右;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5%左右;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5%左右;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0%左右;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30%左右;邮政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0%(错月指标);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左右;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左右;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5%左右;房地产业工资总额同比增长15%左右;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35%左右;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左右(错月指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工资总额同比增长16%左右;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0%左右;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工资总额增长15%左右;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左右(错月指标);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工资总额同比增长10%左右;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工资总额同比增长10%左右;教育工资总额同比增长16%左右;卫生和社会工作工资总额同比增长16%左右;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工资总额同比增长15%左右。
   
五、下步工作意见建议
   
(一)做好升规达限,增强规上工业增速新动力。解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的动能不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不断培育新企业,做到成熟一户就申报一户,达规一户就纳统一户,以工业增加值为出发点和着力点,来培优做强我县规上工业企业的“升规达限”工作,真正起到入库有新的支撑,运行有大的拉动,数据支撑有新的来源,经济发展有新的动力。
   
(二)瞄准市场定位,培优做大贡献值高的新主体。近年来因国家和省、州行业发展布局的着力点发生转向,坚果和蔬菜加工行业增加值率普遍较低,基本维持在10%—13%之间,着眼点在此类行业来开展我规上工业企业的“升规达限”工作,对全县规上工业经济的拉动没有明显效果。要瞄准市场方向,加大对经济拉动明显、数据贡献率高的新能源企业、装备制造业企业、环保企业等的培育力度,使之升规后对工业经济增长值增速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
   
(三)突出重点,采取措施扬长补短稳增长。
   
1.精准发力,扬长补短齐头并进。就目前统计监测来看,我县的固定资产投资、建安工程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林牧渔业、规模以上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销售面积等7个指标是我县的长项指标,要保持强劲的势头和坚韧的后劲,确保对GDP形成主要支撑。规模以上采矿业、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零售业、住宿业、公路运输总周转量、邮政业务总量、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和部分工资指标指标增速低于全州平均水平,但具有挖掘潜力的空间,要在下半年力争高于全州水平,对全县GDP作出贡献。
   
2.精准施策,一指标一措施一专班。一是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紧紧抓住投资动力源。解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的动能不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不断培育新企业,做到成熟一户就申报一户,达规一户就纳统一户,以工业增加值为出发点和着力点,来培优做强我县规上工业企业的“升规达限”工作,真正起到入库有新的支撑,加快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和风电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和风电项目建设,克期实现大平地10万装机、石板箐20万装机两个光伏8月建成投产,形成对工业的支撑。5月国家和省出台多项政策和措施,要在固定资产投资入库上下功夫,实现下半年增长20%以上。二是加强错月错季指标统计,紧紧抓住数据时间点。公路运输总周转量、邮政业务总量、电信业务总量、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5个指标为错月指标,目前8月开网在即要筹划三季度工作;9个工资指标是错季指标,要在前三季度做好工作,该指标最大的问题是样本单位漏统问题,坚决克服漏统的问题;农林牧业现价总产值、农林牧渔业可比价总产值2个指标涉及乡镇和部门较多,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统计与经济运行分析调度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数据分析会商机制,确保数据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统一。
   
3.精心组织,做足支撑材料防风险。主责部门在指导企业或部门生产任务目标和入库出数时,必须同时督促做好数据支撑材料,做到先有支撑后出数,杜绝“三项查询”时支撑材料不规范不及时。进一步加强培训 ,夯实全县统计基础,提高数据质量,确保全县统计员在数据报送过程中切实领会、理解、掌握和运用国家、省的数据核查工作规范。
   
(四)夯实基础,强化统计预警监测服务。持续加强与发改、工信、住建、农业、林草等部门,以及12个乡镇的沟通协作,强化部门联动,畅通定期交流、信息共享渠道。做细服务指导,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的方式,定期对乡镇及部门业务人员统计工作进行培训,全面提升各级统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做到数出有源、数出有据。抓好统计监测服务,按照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的要求,紧扣支撑GDP增长的主要28个基础指标任务,抓好统计监测,认真落实好经济运行“五个主题制度”,做到早监测、早预警、早报告,牢固树立“统计需求在哪里,统计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工作理念,为实现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好统计服务。
   
   
    
   
    
   
| 上一条:大姚6月统计月报 | 
| 下一条:大姚5月统计月报 | 
主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地址:大姚县金碧镇金平路政务中心    联系电话:0878-6222279
    
        滇ICP备05001067号  网站标识码:5323260002    滇公网安备 53232602000001号
滇公网安备 5323260200000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