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大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魅力大姚 >> 民俗风情 >> 正文

美绣娘齐聚大姚!选美!炫美!

日期:2017/09/29   作者:   来源:    点击:

9月27日晚,咪依噜杯第三届“十大绣女”选拔大赛在楚雄州大姚县政府礼堂举行。此次大赛,共收到12个乡镇90名绣女的162件作品。经过初选,15件作品进入决赛。

李兰秀当选“十大绣女”冠军

15名绣女手持参赛作品逐一上台展示,经过激烈的角逐,李兰秀、黎翠芬、李素娟、王青红、李科会、张王兰等10位选手被评选为咪依噜杯第三届“十大绣女”。

其中,“十大绣女”冠军花落2号绣女李兰秀。李兰秀来自大姚核桃之乡三台,此次她的参赛作品是一件三台传统服饰。绣品色彩和谐,结构对称,做工精细,把吉祥、富余和幸福美满的思想艺术,完美地展现在服饰上。

“获得冠军是对自己的肯定,以后在构思、设计、针法方面,我会不断学习和探索,争取绣出更好的作品。”李兰秀说。

每件彝绣作品都独一无二

彝族刺绣以黑、蓝、红为主色调,配以其他颜色,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山川河流、藤萝花草、飞禽走兽以及马缨花、山茶花等搬到绣品中,织就一幅幅色彩斑驳的手工绣片。彝族妇女的灵魂、情感和智慧都在她们的绣品中,一颗小小绣花针,在她们的手下开出灿烂的花。

彝族着装很讲究,在不同的生产、生活中穿着的服饰都不同,彝族妇女的服装多为宽边大袖,在胸襟、背肩、袖口和整件衣服上用红、金、紫、绿等颜色的丝线挑绣各种花纹图案,衣领上还镶嵌银泡。

此外,彝族妇女还喜欢在头巾、衣襟、坎肩、衣裳的下摆、围腰、腰带、裤脚、裙边等处绣上色彩鲜艳、寓意深刻的花纹图案作装饰。未婚女子多带鲜艳的缀有红缨和珠料鸡冠帽。

彝族刺绣不仅用于服饰,还有壁挂、鞋垫、荷包、钱包、手提包、配件挂饰等,年轻的姑娘会把对爱人的思念绣在鞋垫上,让小伙无论身在何方,每走一步都会想起心爱的人。

彝族刺绣有近10种绣法,其中常用的有平绣、扣绣、剪纸绣、挑绣、贴布绣、锁边绣等6种绣法。绣品在构图上排列整齐、上下左右、对角四周都对称,做到“点、线、面、角”相互融合。一幅彝族作品,从绘图到刺绣完全出自手工,没有完全相同的作品。

小小绣花针改变彝族贫困村

“彝绣已深入每个彝族姑娘的血液中,过去她们只把彝绣当做一项基本技能,绣品也仅满足于自我消费。现在,我们高度重视彝绣产业的发展,不断加强彝绣技艺的保护和开发,强化培训,提高绣女的刺绣技能和设计创新能力。同时,注重扶持和培养彝绣企业和经纪人,不断壮大彝绣旅游商品规模,我们专业合作社辐射全县12个乡镇,可带动500多名妇女直接参与刺绣产业,目前长期为彝绣展销部供货的城乡彝绣女能手达800多人。” 大姚县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专业合作社社长罗珺向记者介绍。

此次比赛以“锦绣彝裳 大美大姚”为主题,紧紧围绕传承和发展彝族传统文化这一核心,以“大美大姚”图案为主要内容,绣出自己心中美丽的新大姚。

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展示了彝族刺绣的艺术魅力,提升了大姚彝族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培育一大批彝绣女能手,更好地推动和促进彝族文化传承和彝族刺绣产业快速发展。

走得了秀场 也进得了市场

为了更好传承和弘扬彝绣文化,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公司把现代时尚元素和传统彝绣文化结合,生产出了大批形式各异、具有时代气息的彝绣精品,充分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消费层次群体的需求,让彝绣产品既走得了秀场,也进得了市场。

目前,咪依噜公司正全力打造全国首个彝绣文化主题园区,欲打造成为彝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彝族刺绣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彝族文化旅游基地和彝族刺绣文化交流平台、展示基地、培训基地。项目建成使用后,将向参观者呈现彝绣文化的源、根、魂。届时,大姚县“咪依噜”彝绣文化产业园将成为外界了解楚雄、了解彝绣文化、彝族文化的一张名片。

近年来,大姚县在发挥特色优势上做文章,在提高产品的工艺水平和文化品位上下功夫,使民族刺绣工艺品逐渐走出家庭,走出大山,以商品的形式走向国内外市场。日前,在大姚举办的彝族刺绣文化节上,一件件做工精细的彝族刺绣品成为交流会上的抢手货,吸引各地客商下单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