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县面对财政收支紧平衡常态化的严峻形势,以零基预算改革为抓手,创新构建“动态管理+三级评审+绩效增效”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加强预算项目管理,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刀刃”上,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
预算项目动态管理。建立“双库一平台”管理体系(即支出政策库、预算项目库、一体化管理平台),实行项目库“定期清理、年度清零、动态调整”的管理模式。每年开展预算项目清理,及时调整下一年度部门预算方案;年初预算项目库全部清零,取消以前年度分配基数,符合当年保障的支出内容,严格按政策规定的保障范围、标准、县级承担比例重新编制项目入库。2023年取消9项县级项目,压减连续性项目支出843万元。
预算项目三级联审。首先是预算项目评估论证,组建预算编审委员会,从入库项目立项必要性、预算合理性、实施可行性、绩效目标适配性四个方面开展评估论证,按百分制给分,75分以上项目纳入年度安排计划;其次是项目支出计划审核,将部门预算按总额控制改为按项目控制,县财政集中对支出项目进行审核,压减代编项目或混合打包项目,减少无具体内容的预留支出,提出项目审核意见;最后是预算项目审定,项目支出计划报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非急需、非刚性、非重点项目不予安排,确保财政支出与政府年度重点项目方向一致。实现项目支出三级联审全覆盖,通过三级联审的项目才能纳入预算安排。2024年以来,通过人员支出动态调整,每年减少预留经费6000万元以上,腾出财力保障重点项目。2023年仅安排部门项目20个1291万元,2024安排部门项目133个5898万元,2025年安排部门项目206个13416万元,预算精准度、财政保障覆盖率逐年提升。
预算绩效管理增效。构建“评估—监控—评价”全链条绩效管理机制。超300万元以上的预算项目开展绩效评估,充分认证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024年开展殡葬改革补助绩效评估,压减该项目支出200万元。把绩效目标作为项目入库的前提条件,全覆盖进行项目绩效目标审核,按季开展运行监测,发现与绩效目标执行偏差,采取调减预算、暂停项目实施等方式及时纠偏整改。实行“单位自评+财政重点评价”的双轨制绩效评价,将评价结果纳入大比拼考核,作为部门整改和下一年度预算安排参考,助推零基预算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