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四好农村路”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规划等统筹结合,大力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加快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道为支撑、县乡公路为脉络、村组硬化路为毛细血管的立体交通发展规划建设,积极推进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发展,让一条条“四好农村路”串起乡村振兴经济带,合力铺筑民族团结之路,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围绕强基础,做好“建”文章。始终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工程,楚姚、永大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元大高速公路项目稳步推进,扎实推进30户以上自然村公路硬化及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建设,让更多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进村入户,延伸完善农村公路基础路网。全县共建成公路6746.88公里,实现全县129个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自然村公路硬化率达82.22%,公路路网结构全面提升,进一步夯实共同繁荣的基础,以交通先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互联互通。
围绕优服务,做好“管”文章。建立完善交通运输、交警联勤联动长效管理机制,探索智慧治超模式,建成两套“公路不停车超限检测非现场执法”系统,超限车辆减少,超限率明显下降,治超效果显著。突出县道、乡道日常路政管理,同时协助指导乡镇开展爱路护路宣传教育,促进路政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着力构建安全、舒适、整洁的公路环境,全力服务各族群众安全运输和出行,群众交通出行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围绕提品质,做好“养”文章。落实农村公路“县、乡、村”分级养护管理责任,积极探索“数字化+机械化”管养新模式,建成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平台,抓实日常养护和汛期应急保通工作,全力做好公路桥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组织实施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在陡坡、临崖等危险路段增设警示标识、警示柱、警示桩等安全防护设施,提升农村公路安全系数,保障道路安全畅通,为群众出行系上“安全带”。近年来,累计完成安防工程2784.68公里,危桥改造19座,规划建设绿美交通点位22个,完成绿化面积23.29万平方米,植树9.9万株,其中,泗溪连接线,范将线、赵官线成为全州“绿美公路建设”标杆。
围绕促融合,做好“运”文章。聚焦民生需求,持续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强力支持物流企业提档升级和农村客货邮融合集约发展。促进交能融合、交旅融合,开通农村客运线路23条,开通公交线路22条,车辆53辆(新能源40辆),发展出租汽车企业2户,网约车企业7家,采取班线车、城乡公交车、区域性经营、预约响应等多种方式,实现129个村(居)委会通客车全覆盖。建成了1个县级农村物流集散中心,12个乡镇客货邮综合服务站,打造86个村级客货邮综合服务站,构建43个村级站点,实现快递物流进村全覆盖,着力解决各族群众运输难、物流贵的问题。
下一步,大姚县将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完善现代化农村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以路为纽带,连线成片,带动沿线,串联全域,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交通“先行官”效能,让“四好农村路”成为各族群众的致富路、发展路、幸福路,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交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