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大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信息 >> 部门动态 >> 正文

推动“全链”开发 实现三产融“核”——大姚县推动核桃高质量发展产业促进林农增收致富

日期:2023/12/19   作者:曾连昌   来源:县林草局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协同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大姚县坚持规模化、专业化、绿色化、组织化、市场化“五化联动”,切实以二产带动一产促进三产,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核桃产业成为全县群众受益面最广、产业带动性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优势产业、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大姚县精准把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按照“提质、增效、延链、创牌”的全产业链发展思路,持续推进核桃产业全链开发,实现三产融“核”,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的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大姚县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2019年、2022年两度被省政府列为首批核桃产业“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县,全县核桃种植面积165.9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4146平方公里的21.5%),占全州核桃种植面积的27.6%,全省核桃种植面积的3.85%,核桃产业覆盖全县12个乡镇129个村(社区)4.7万户农户,人均核桃种植面积约9.9亩。现有各类核桃加工企业134户,年初加工能力5万吨,主要为壳果、核桃仁、核桃油、核桃乳、休闲食品等13个系列产品。2020年以来建设核桃提质增效示范基地3个,面积600亩;建设核桃初加工机械一体化生产线64个,其中,一级站31个,二级站33个,新增加核桃烘烤产能1.24万吨。其中,2023年建设核桃初加工机械一体化生产线13条。2022年,全县产量4.62万吨,综合产值34.03亿元(农业产值7.16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25.27亿元,三产1.6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4033元。

、突出一个核心党建引领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把推动核桃产业发展作为山区乡镇各级党组织“一把手”工程,坚持县委、县政府主导,以“林长制”为统领,全面落实“全县一个标准抓统一、乡镇一个示范园抓带动、行政村一个专业合作社抓统筹、自然村一支专业队伍抓管护”的发展措施,积极强化各级党组织对核桃产业发展的巡查、督导、推动作用,推进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做到党建引导、干部带头、以点带面、辐射带动,让群众“学有标杆、干有样板”。同时以“党建+”为引领,把党组织建在核桃产业链条上,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火车头”的战斗堡垒作用,持续深化“党建引领、示范带动、村集体和群众获益”发展模式,采取“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以及“大龙头+小龙头+合作社+林农+基地”的联结机制,依托“村委会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建成州级党组织核桃提质增效科技推广示范基地1个,县级党组织核桃提质增效科技推广示范基地3个,乡镇党组织核桃提质增效科技推广示范基地12个,建成村(社区)集体经济核桃初加工机械一体化一级站20条,二级站33条,实现“党建红”带动“产业兴”。

二、抓实“两个示范”建优基地。一是抓示范基地。按照“科技引领、打造精品”的原则,高标准建设县级核桃提质增效科技推广丰产示范基地3个以上,乡镇示范基地12个以上,每年开展绿色有机认定面积10万亩以上。坚持县委、县政府主导,以“林长制”为统领,推进核桃树“修剪革命”,分散建设“核桃示范树”。积极动员全县核桃主产区的村“两委”成员、护林员、小组长带头实施核桃修枝整形(密度调整、树干涂白、中耕施肥)措施,推动各乡镇在县城至各乡镇主干道沿线周边50米范围内核桃修枝整形实施率达90%以上,做到政府推动、干部带头、以点带面、辐射带动,让群众“学有标杆、干有样板”。二是抓“林下经济”。大力构建“林下种、林中养、林上采、林间游、林边造、林外销”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核桃林地和林荫空间,着力推广“林菌”“林药”“林草”“林菜”“林畜”“林蜂”“林游”等林下种养模式,实行立体种养和复合经营,以短养长、以种代管,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核桃种植效益;全县林下经济种植面积达163.7万亩,共区划野生菌保护区141万亩,建设野生菌保育基地28万亩,野生菌保育促繁科技示范基地1个。2022全县野生菌产量5074吨,产值达2.98亿元。成功举办遇见楚雄·2023大姚核桃文化节、大姚核桃开竿采摘仪式、三台古树核桃果权认养认购等系列活动。

三、聚焦“三个重点”延链补链。一是抓“初加工”建设。按照2万亩左右建设1个加工站的标准,加速核桃初加工机械一体化集中烘烤点建设。强化64个已建成核桃初加工机械一体化生产线运营,在核桃生产季实行统一规划、动态调控,实现核桃初加工标准化生产,持续解决了核桃产业链供给端的原料规模和生产标准问题,促进核桃初加工生产环节实现优果优价。二是抓“水代法”推广。持续巩固大姚县年产2000吨“水代法”生态制取核桃油项目建设成果,推动大姚“水代核桃油”“核桃油饼粕食品(核桃酥、核桃糕)”上市。全县核桃油产量达1070吨,产值达4815万元,广益公司“广天成”牌核桃油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积极推广20公斤(榨油坊)、2公斤(家用)水代核桃油新装备,促进“水代法”核桃油进机关、进食堂、进学校、进家庭,不断提升核桃油产能,强力推动核桃产业链新变革。三是抓“核桃仁”加工。按照“宜果则果、宜仁则仁、宜油则油”的分类加工、分级销售思路,培育大姚“有机核桃仁”品牌,整合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工信商务科技、林草等部门资金,以机器(核桃剥壳机+色选机)+人工(人工剥仁)+冷链(冷库建设)+物流的建设方式,以加工点集中加工和农户家庭分散加工的实施方式,建设核桃仁加工(分类加工、分级销售)示范点6个。分级配套建设一批与资源适配的大、中、小型冷链仓储设施,加快构建核桃“收两月、卖全年”市场供应体系,形成错峰销售效应,努力实现全县70%以上核桃以核桃仁的形式对外销售,全县50%以上核桃林农通过家庭剥核桃仁的方式销售核桃。

四、强化“四个措施”升级园区。一是强化园区规划。坚持规划引领,持续推进产业园区提升改造,加快产城融合,建设集生产、加工、交易、流通、科技、服务于一体的核桃主产城,培育核桃特色产业园区,打造高质量、高标准打造产业发展平台,以园区建设推动整个产业生态的加速聚集,吸引优质、龙头企业入驻。二是建设交易市场。推动县工投公司收储原“彩云边”核桃企业闲置场地,依托政府专项债等项目,积极推动“大姚核桃交易市场”建设,完善仓储、冷链措施,吸纳全县核桃企业(商户)入驻,每逢周日开展集中交易,实现全年核桃(核桃仁)交易期达8个月以上,提升核桃交易的专业性、竞争性、开放性和流通性。三是突出市场化招商。切实招大引强,突出市场化理念招商,强化“筑巢引凤”,在核桃产业园区、大姚冷链物流中心优先建设一批标准化厂房和定制厂房,推动“以房招商”,通过租赁、作价入股等形式吸引企业“轻资产”入驻经营,让企业把资金用在生产和市场“刀刃”上。赴昆明南屏街举办大姚核桃文化节推介会,2023年9月成功举办云南省“水代法”生态制取核桃油科技成果推介会、楚雄州核桃产业专场招商会推介会。四是推进重大项目。按照原料聚集型、拉动型、配套型、保障型4个类别,高标准、高质量策划包装一批核桃果、仁、油、乳、食品等全材利用、全链开发项目12个,根据原料规模和项目成熟度确定上马时序并进行精准招商,切实抓实项目落地、帮扶企业快速达产,通过项目建设培育一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核桃企业,形成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发展壮大核桃产业,延长产业链条。

寻求“五个突破”推动发展。一是创新基地分类管理模式。根据全县地形情况,划分集中连片平整基地、15度—25度一般坡耕地、生态林3个核桃基地类型,实行分级管理、分类经营,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分3年建设期对平整基地由乡镇党委政府推动逐年高标准统一实施,对坡耕地引导动员农户分散自主实施,对核桃生态林进行生态管护,努力实现3年内全县核桃面上提质增效实施率达90%以上。二是创新产业发展平台。探索培育集核桃收储、加工、营销一体化的国资平台公司,依托国家储备林项目,进一步盘清全县符合条件的全县核桃林地面积,并由县平台公司收储核桃林开展提质增效等组织化、专业化、市场化等经营活动,同时开展核桃交易市场建设经营、核桃收储等相关业务,切实把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实现集中集聚资源,调节市场价格,平衡市场供应,保护林农利益,提高我县核桃产业综合竞争力的目标。三是创新组织化发展模式。进一步盘清乡镇辖区内因外出务工、搬迁等无劳动力导致核桃无人管护、采摘的地块,积极引导林农将此部分地块托管给有经营意愿的大户,推行“小块并大块”,培育职业农民,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实现核桃主产区乡镇每个村民小组明确、培育核桃托管户1户以上,每个乡镇建设核桃托管示范基地不少于2个。组建核桃科技服务公司,成立专业化修剪、采收队伍,开展全托管(大包干)新技术采摘试点,积极探索组织化采摘降本、精细化分类增值、机械化加工增效以及“网格化”管理、产供销一体化等发展路径。四是创新科技赋能模式。把科技赋能作为核桃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加大与省林科院、省林草技术推广总站、西南林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组建专家基层工作站2个,开展核桃全产业链“产学研”课题2个。依托科技进步加快“机器换人”步伐,结合“农机补贴”积极推广核桃采收、干果破壳、微耕施肥等核桃生产专用机械,推动核桃产业发展实现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提高劳动生产率,夯实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基础。五是创新出口销售模式。强化核桃仁大宗出口贸易,对大姚核桃流向进行深度调研,依托数字乡村项目,建设数字大屏,摸清大姚103核桃仁(瘦仁)国内外销售流向,绘制出大姚核桃陆运、海运对外营销路线图,聚焦中亚(俄罗斯)、中东(土耳其)等重点区域,“按图索骥”到沿海、港口城市对接、招商核桃外贸企业到大姚开展核桃仁订单生产。持续巩固2家“海外仓”建设成果,积极培育本土外贸核桃企业和自营出口企业,积极协调税务部门宣传、落实好农产品出口退税优惠政策,以出口退税助力核桃企业“破浪远行”,不断开拓国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