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农字〔2021〕40号 签发:李红亮
对大姚县十七届六次会议第120号建议的
答复
金华芬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旱厕改造要解决污水排放问题”的建议,已交我单位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为全面落实省州党委政府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决策部署,农业农村局切实履行好农村“厕所革命”工作职责,确保行政村村公厕、农村户厕达到改造标准,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参与旱厕改造,对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一、整村推进、逐步覆盖。做好宣传发动、改厕技术培训,实施整村推进,整体规划设计,整体组织发动,同步实施户厕改造、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并建立健全后续管护机制,实现全村全覆盖,持续稳定解决农村厕所排污问题。立足本村基础条件和经济水平,坚持农村改厕与污水处理统筹考虑及环境治理整体推进,合理选择厕所改造模式,宜分户则分户、宜集中则集中,巩固改厕成效。
二、农民主体、政府引导。注重发挥农民作为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的主体作用。强化政府规划引领、资金政策支持,引导村组织、农民和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实施整村推进。
三、地方为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落实大姚县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方案明确的有关资金支持政策,通过政府、社会协同发力、同上级争取资金,加快推进农村厕所及污水处理建设标准化、设施现代化、管理规范化。一方面,加强污水设施项目规划,建立官网集中收集处置系统和污水处理排放设施,不断完善村组污水处理系统。另一方面,不断创新厕所管护服务模式,粪渣清运采取社会化服务,集中进行生化处理,变废为宝。2020年第二批中央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资金全县下达312.57万元,计划全部用于全县12个乡镇129个行政村解决农村厕所粪污收集、储运存、运输、资源化利用及后期的运行管护。基本实现完成整村推进的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初步建立完成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行政村的长效管护机制。
四、宣传厕所卫生文化,促使观念、意识和行为转变。人们长期形成的观念、意识和行为习惯根深蒂固,要改变农民厕所卫生文化观念、意识和行为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反复的教育和激发的过程。要发扬爱国卫生运动的精神和方式,充分利用基层党政组织的优势,把此项工作作为基层党政组织的重要工作内容和考核指标,力争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也抓好软件建设,软硬兼施、多措并举。一是坚持不懈地宣传教育,并且创新宣教的方式,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发挥好宣传效应;二是建立村规民约,树立正确的主流观念,规范村民的卫生文明行为习惯;三是利用引导示范效应,采用对家庭厕所评优奖励的方式,激励形成村民卫生文明的生活方式。让群众普遍认识到厕所不卫生的危害,提高其建设卫生厕所的积极性。
农村厕所卫生是“小问题、大民生”,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在讲到“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时,提出“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在讲到“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时,又特别强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这些是进一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政策支撑。要以此为契机,统一认识,创新思维,要让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和普通民众都能深刻理解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厕所与文明、卫生、生态环保和健康的关系。让广大农村居民享受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同时,也能自动自发地树立牢固的厕所卫生文明意识,形成良好的如厕卫生文明行为。开创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厕所革命”的新格局,推动“厕所革命”科学、深入、可持续地发展。
在此,十分感谢你对大姚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大姚县农业农村局
2021年6月29日
联系人:李永仙。
抄送:县政府办,县人大选联工委办公室,金华芬代表
大姚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2021年6月29日印
(共印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