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叠翠,溪水潺潺,来自昆明自驾车俱乐部的游客走进大姚县三台乡古树核桃林悠闲漫步;在特色花卉生态种植示范园,24个品种、20000多株石斛兰花淡然素雅,悄然绽放。原生态、自然、古朴的生态环境,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饱含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大姚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积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走上了一条逐绿前行、向绿而兴、以绿惠民、点绿成金的生态富民之路。
精准施策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街道干净整洁、公园鸟语花香,西河、小南河边花团锦簇,鱼儿欢快穿行……这是大姚县城区污水治理后的生动写照。
曾几何时,这里还是脏乱差的景象,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小区居民苦不堪言。“以前在河边住得闹心,到处都是乱排乱放,河水全都是污水,走到哪里都是臭气熏天。”金龙社区居民张霞说。
为解决县城排水管网破损老化、雨污分流不彻底、部分管网错接、混接、漏接等“城市病”问题,大姚县在摸清底数、做好城市体检工作的同时,强化项目储备,积极主动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共谋划包装了县城排水设施建设、县城区雨污管网分流改造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新建、改造各类城市管网25.38公里,改造老旧小区69个、老旧街区9条,启动实施县城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及配套管网工程、排水设施建设、东片区路网等项目,投入资金约4.48亿元。今年1月启动县城排水设施项目建设,总投资4165万元,涉及县城建成区金碧路、百草岭大街等16条路段雨污合流区域排水管网改造建设,项目年底即可完工。
漫步西河边,河畅、岸绿、水清、景美的生态画卷让人心旷神怡。“生活环境越来越美,带给我们满满的幸福感。”张霞感慨道。
西河的变化,是大姚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大姚县深度开展矿山开采、畜禽养殖、农村改厕等领域污染防治工作,制订了系统环境问题整改方案,建立了覆盖全县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制定涉及37个部门和12个乡(镇)的181条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大姚县先后荣获“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块金字招牌。2022年以来,连续两年被评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轻微变好”县市,绿色已成为大姚县最靓丽的底色。
产业赋能 拓宽“两山”转化路径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时下,走进三岔河镇“十里核桃谷”,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核桃林,村民们正在忙着对核桃树进行土壤、水肥、整形与修剪等管理。三岔河镇以“十里核桃谷、百家示范户、千载苗山情、万亩摇钱树”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带领群众将核桃产业做优做强、做出特色。
目前,全县12个乡(镇)核桃种植面积已达165.9万亩,是群众受益面最广、带动性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优势绿色富民产业,更是大姚农民实实在在的“铁杆庄稼”和“绿色银行”。
为不断拓宽绿色产业联农带农机制,大姚县还持续做好“核桃产业”文章,大力推广提质增效10项配套技术措施,每年实施核桃提质增效10万亩以上;依托核桃加工贸易龙头企业,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联结机制,实现由“单家独户零星卖”向“集中力量闯市场”转变,并成功建成全州首个核桃海外仓;建成全省首条年产2000吨“水代法”生态加工核桃油生产线,核桃油在品质、效益、储存等方面均实现了质的提升,全县核桃油年产量达1136吨,年产值达7415万元。
在持续培强做大核桃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花椒、板栗、芒果、蚕桑等优势产业,2023年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综合产值达64亿元。
该县以绿色能源产业推进绿色转型发展,统筹推进“风光水储充”互补项目,新能源产业始终保持全州领跑态势,2023年绿色能源实现税收达2.92亿元。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三潭瀑布景区、七街文旅小镇和石羊古镇景区建设,打造了一批红色文旅、研学旅游、休闲垂钓、森林康养等旅游新业态。2023年全县接待游客335.8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达31.77亿元。
绿色发展 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大姚县持续培强壮大绿色食品、绿色能源、康养旅游等重点产业方面,走出了一条统筹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生态富民之路。
如何继续走好“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让群众共享创建成果?是大姚县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首要课题。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突出了‘三抓’。首先抓生态文明建设,让群众共享建设成果。落实最严格的环保政策,全力保障生态安全,守护绿水青山、铸就金山银山成为全县人民的共识。其次,抓生态效益转化,让群众共享生态红利。发挥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培育以核桃、花椒、蚕桑等为重点的绿色食品产业,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康养旅游,2023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3亿元、增长7%,经济总量实现‘3连进’,上升至全省60位,增速居全州第一位。州对县大比拼综合考评位居全州第二,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数位居全州第一,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增收致富双赢。再次,抓好城乡绿美建设,让群众共享宜居环境。大力实施城乡绿美建设,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4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55平方米,建成国家和省级森林乡村74个,生态宜居美丽村庄40个。”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军在接受采访时介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县各族人民群众信心满怀,将一步一个脚印把‘愿景图’变为‘实景图’,绘就绿水青山美丽画卷,坚定不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大姚的优势和骄傲。”州生态环境局大姚分局局长文学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