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会议安排,现将2022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自然灾害情况
今年1—10月,我县自然灾害主要以雪灾、洪涝、风雹灾害、滑坡地质灾害为主,录入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灾害9期(其中:雪灾1期、风雹4期、洪涝3期、滑坡1期),据统计:灾害共造成全县10.27万人次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1户62人;农作物受灾11972.68公顷、成灾2494.04公顷、绝收106.06公顷。灾害共造成全县直接经济损失9116.73万元,其中:农林牧渔业经济损失6299.44万元,工矿商贸业损失2369.28万元,基础设施经济损失75.3万元,公益设施经济损失171.73万元,家庭财产经济损失200.98万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2022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在县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省、州工作部署及要求,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理顺管理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确保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有效降低灾害损失,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切实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
(一)加强领导,完善防灾减灾体制机制。一是根据省、州、县机构改革工作要求,今年6月将县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抗震救灾3个指挥部办公室调整到县应急局,并对各专项指挥部及办公室职能职责进行了明确。二是按照“五分钟启动、半小时集结、三小时投送到灾害一线”的工作机制正逐步建立健全,重点突出突发性事故处置、自然灾害应急演练和抢险救灾实战通讯联络等工作机制,确保在发生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时,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在第一时间集结,第一时间就位,第一时间投入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三是按省防指工作部署,强化协同联动,全面落实“1262”(提前12小时划定防范重点区、提前6小时预置救援力量并组织特殊人群转移、提前2小时组织受威胁人员转移)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直达基层的预警“叫应”“点对点”精准会商调度、紧急转移避险等工作机制,切实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能力水平。四是健全完善极端天气预警预报信息分类处置、集中会商的制度机制,本着先研判、再预警和分类处置、分级响应的原则,科学处置省、州、县下发的极端天气预警信息,努力提高预警预报精准性和科学性,有效防范响应不力和响应过度的问题。五是建立24家县防灾减灾委和县自然灾害应急委成员单位挂点联系乡镇工作制度,强化汛前督促落实、汛中检查督促、汛后复盘总结工作,确保防灾减灾责任和措施细化落实。六是按照上下基本对应的改革精神,各乡镇及时调整防汛抗旱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及办公室。
(二)健全责任体系,压紧压实防灾减灾责任。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汲取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大通“8·18”山洪灾害和红河州绿春县两起灾害惨痛教训,充分认识防灾减灾工作复杂严峻形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从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做好防灾减灾各项工作。二是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灾减灾制度。按照落实“三个责任人”要求,明确县政府分管领导作为重点水库、尾矿库的行政责任人,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作为行政区域内防汛工作第一责任人,县乡水务技术骨干作为水库、渠道的技术负责人,重点河库、河段联系人为联系点直接责任人。落实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主要领导挂钩联系重点水库、尾矿库和重点河段,定期开展安全巡查和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排除,全面消除隐患,确保汛期安全。三是及早部署,在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控等会议上对各类自然灾害防范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要求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认真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度,全面负责抓好防灾减灾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四是充分发挥防汛抗旱指挥部、防灾减灾委、自然灾害应急委及办公室综合协调、综合监管职能职责,压实水务部门山洪灾害防范、库塘安全度汛,自然资源部门地质灾害防治,住建部门城镇防洪防洪涝,应急部门综合救援,行业主管部门预警监管叫应,乡镇属地综合防范工作责任。
(三)各负其责,全面落实监测预警预报。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职责,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自然资源、水务、气象部门发挥部门优势和专长,及时发布灾害气象预警信息、水情信息、雨水情信息,做好防灾避险工作应对准备,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县防办牵头组织开展综合会商,及时发布预警提示和工作提醒,按照防汛“六问”工作机制要求,开展“叫应”“叫醒”到乡镇、到部门;县气象局定期组织开展天气服务会商,通过短信平台发布雨量实况,根据天气情况适时通过手机短信、政务平台等发布预警信号、重要天气预报、雨情通报;县水务局利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根据雨情、水情监测情况,适时发布预警信息;县自然资源局健全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在196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安排地质灾害监测员392名、设置监测桩;县应急局组织定期参与省、州防汛调度,对各类通过短信、工作群、政务网、高度期间期间收到的预警信息和要求及时通知乡镇、部门抓好应对工作,同时,全面履行24小时在岗应急值守、统筹协调、综合调度、值班值守抽查职责,有效推进落实灾情预警预报和信息上报工作。
目前,县防指办公室组织气象、水务、应急、自然资源、住建开展县级会商12次,参加省、州会商调试99场次,县防指办发出预警提示9期,启动防汛抗旱应急预案Ⅳ级响应3次,气象部门发布蓝色预警 期、黄色预警 期、橙色预警 期、红色预警 期。
(四)防治结合,隐患排查、深入开展应急演练。一是对病险水库、山洪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交通事故多发地段、城区、集镇易涝区域以及重要基础设施、重点企业、重点学校、重点工程施工现场、非煤矿山等重点区域组织开展风险全隐患排查,对排查发现的灾害风险隐患点逐一登记造册,设立警示标识,督促及时整改,对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特别是对重点隐患区内的群众通过采取“投亲靠友、帐篷转移、工棚躲避”等主动撤离避让措施,提前转移到避灾场所。二是按省政府工作部署,按照所有自然村演练全覆盖的要求,精心组织策划,压紧压实责任,抓紧抓好村组防汛减灾紧急避险演练。为保证应急演练效果,县防汛办编制下发了村组防汛减灾紧急避险演练指导意见,明确转移避险方案如何制定以及为何转、转移谁、如何转、转向哪、怎么管等问题。同时,向各乡镇派出4个督查组,全程跟踪督查,确保应急演练不走过场,不漏村组。目前,全县共开展地震、山洪等应急演练2000余场次。通过预案演练,有效提高了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专业部门的处置能力和群众自救互救能力,检验了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防灾意识。
(五)统筹调度,应急物资队伍得到有力保障。一是对标防汛要求,不断充实应急物资储备。目前,全县储备防洪桩、编织袋等防汛物资品种达到13个,价值 220188元,县防汛物资仓库实现信息化管理。结合地震应急准备工作,争取省州支持,增加储备灾后群众生活保障的应急物资,在7个乡镇设立救灾物资代储点。全县共储备粮食207万公斤、食用油10万公斤,储备帐篷877顶,棉被1783床,棉大衣1700件,衣服1573套,毛毯386条,彩条布89件,折叠床651张,床垫710床,床上用品660套。其中,代州级储备棉被700床,棉大衣700件,男女服装700套。代省级储备帐篷500顶,折叠床500张,床垫500套,棉被1000床,床上用品500套,棉大衣1876件。二是加强应急队伍组建工作,督促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及时组建应急救援队伍,确保发生各类自然灾害能就近就便调动应急力量。目前,全县12个乡镇、129个村(社区)共组建由青壮年组成,以乡镇干部、村(社区)三职干部、民兵预备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主的应急抢险队伍199支4359人。三是及时调拨物资,根据救灾工作需要,及时发出物资调拨指令4份,县发改局(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调运救灾大米1200公斤,帐篷16顶。四是在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妥善处置“2·22”雪灾,石羊镇、六苴镇、龙街镇、新街镇、三台乡5个乡镇“6·13”天气过程洪涝灾害,石羊“9·21”山洪灾害,湾碧“10·9”滑坡地质灾害险情,转移安置人员62人。
三、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建议
今年以来,我县及早部署防灾减灾工作,扎实开展了防汛、防震、防火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各级各部门防灾减灾意识得到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全县未发生较大及以上自然灾害,未发生灾害亡人事故。但因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全县防灾减灾形势仍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和普及还不够广泛深入,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有待提高,社会救援力量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在开展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资金和技术装备保障。二是少数村组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的群众参与度还有差距。三是少数镇村干部对防灾减灾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心存侥幸,对各级灾害预警重视不够,落实“1262”精细化预报和联动响应机制不到位,对“六问”调度措施和重点人群转移避险建档立卡管理工作不重视,不理解,不支持,给防灾减灾工作带来隐患。四是救灾物资总体储备不够。五是综合救援力量不足。针对当前防灾减灾工作存在的短板,建议从以下5个方面着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着力抓好灾害警示教育。坚持以案为鉴,强化警示教育,深刻汲取郑州“7·20”特大暴雨、丘北“5·27”山洪泥石流灾害,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支流管线穿堤决口、四川彭州龙槽沟“8·13”和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8·18”山洪灾害事故教训。尤其要深刻汲取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8·18”山洪灾害“旱区大汛”“小雨大灾”、因灾亡人的事故教训,切实增强“防大灾、抢大险、救大灾”的责任意识,时刻绷紧防灾减灾这根弦。
(二)重视预警,做好灾情预警预测。一是进一步强化地震、气象、自然资源、水务、林草等部门职能职责,切实加大对各类灾害的监测力度,强化联合会商,科学研判震情、汛情等趋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做好应急响应准备,确保一旦发生灾情,各项应急抢险和救助措施能够及时到位。督促乡镇、县级有关部门充分发挥群测群防队伍作用,加大区域联防力度。二是建立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信息共享平台,确保灾害发生后,迅速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发布相关信息,组织人员搜救、伤员救治、卫生防疫、基础设施抢修、房屋安全评估、群众转移安置、核灾报灾等部门和人员迅速前往事发地,按照各自的职能职责和现场指挥部的统一安排全力开展抢险救援救灾工作,并适时反馈工作信息。三是针对人员力量不足的问,在重点防期内,抽调工作相关部门人员力量充实指挥部及办公室力量,确保工作统筹和工作督查两不误。
(三)强化宣传,营造防灾减灾救灾良好氛围。一是充分发挥好电视、网络、报纸的主渠道作用,采取电视滚动播放,报纸、网络集中宣传,印发宣传册,全方位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普及和培训。二是充分利用“防灾减灾日”宣传、网络媒体和应急广播,开展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三是积极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工厂、进学校、进农村活动,着力构建全民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大格局。
(四)常备不懈,强化应急力量及物资储备。一是抓好救灾物资储备工作。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及时购置满足抢险救灾需求的应急物资,同时做好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储备物资清理统计、登记造册工作,及时掌握物资储备情况,确保灾情发生时可以第一时间进行调拨。二是及时组建以乡镇、村组干部和民兵应急分队为依托的基层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以及组建以医疗救护、应急抢险、地质灾害处置等为重点的专业应急队伍,依托县消防救援大队、森林防火专业队2支专业队伍,组织开展各类应急救援培训,着力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严格督查,切实加强应急值守工作。一是对各乡镇、县防灾减灾重点单位进行值班抽查,督促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值班工作,要求值班期间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严格遵守值班纪律,确保人员24小时在岗,保证通信畅通,一旦出现灾情,主要负责同志要靠前指挥,一线调度,确保灾情及时有序处置。二是督促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对突发性灾害情况必须第一时间上报,一时无法查明情况的,做好跟踪续报工作,避免出现迟报、漏报、乱报甚至瞒报等情况。
主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地址:大姚县金碧镇金平路政务中心 联系电话:0878-6222279
滇ICP备05001067号 网站标识码:5323260002 滇公网安备 532326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