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日在石羊镇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镇长 赵志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石羊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参加会议的各位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3年工作发展回顾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带来的多重考验,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镇人民政府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兴产业、夯基础、惠民生、保稳定、促和谐”的工作主线,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勇毅前行,全镇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2023年全镇农业生产总值达27324万元,同比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918元,同比增长9.5%。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00万元,同比增长7.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656万元,同比增长14.8%;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7220万元,完成率达70%,向上争取资金完成185万元,镇域经济整体实力得到较大提升。
一年来,我们紧扣特色抓转型、促升级,发展动能实现新提升。耕地保护抓实守牢。完成2021-2022年耕地流出问题整改图斑面积538.57亩、2023年第一批耕地流出问题整改图斑面积1070.18亩;石羊、清河2个土地整治项目全面完工,牢牢守住了全镇61597亩的耕地保护红线。传统产业稳步提升。全年粮食播种6.5万亩,实现粮食产量2.15万吨。稳步发展好烤烟、肉牛等传统产业,全镇烟叶种植面积8000亩,产量105万公斤,超产1.5万公斤,总产值3564万元,实现税收784万元,烟叶收购进度稳居全县前列。全镇共有肉牛养殖户1844户,肉牛存栏10181头、出栏2510头,产值达3514万元,新培育存栏肉牛3800头以上、肉牛规模养殖户276户,完成叭腊么村、坟箐村州级“一村一品”肉牛示范村项目。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全镇保有桑园面积13700亩,1685户群众栽桑养蚕,合计养蚕29688张,全年蚕桑产业产值达8167.62万元,中智公司帮扶桑叶茶生产车间建成投产,与大姚广益公司合作推出“盐韵石羊”系列桑叶(芽)茶套装,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探索利用冬闲桑园套种贡菜1130亩,带动群众增收510万元;打造板栗提质增效样板3500亩,推出“盐韵栗子”品牌坚果,产量1638吨,产值达1474万元。第三产业亮点纷呈。历史文化名镇创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商贸物流活力增强,探索“互联网+农业”,发展农村电商2户,农业产业“线上”市场和“线下”市场有机衔接迈出第一步。旅游服务业有力复苏,依托“遇见楚雄·中国大姚2023孔子文化节”的举办,盘活闲置资产资源打造状元特色小吃街、状元楼等一批消费热点,完成镇区亮化、网红打卡点布设,成立云南盐丰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推出石羊古镇儒家文化盐文化研学体验路线,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品牌效应不断凸显,全年接待游客20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200多万元。
一年来,我们统筹推进抓巩固、促衔接,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防返贫动态监测扎实开展。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预警,开展常态化防返贫动态管理排查12轮,新识别边缘易致贫户1户1人,回退消除风险户2户6人,上报整户无劳动能力兜底保障农户4户9人,已对92户监测对象实施开发式帮扶。全镇共有脱贫户674户2597人,监测对象92户289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7995.88元,同比增长15.28%,监测对象收入达16278.62元,同比增长16.52%。就业质量显著提高。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行动,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238人次,全镇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601人,聘用生态护林员34人,公益性岗位103人。政策执行精准到位。充分发挥金融帮扶作用,发放小额贷款123户609万元。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完成77人雨露计划兑付工作。集中安置点产业配套和搬迁农户资产收益实现“两个全覆盖”,为易地搬迁203户813人颁发“合作社股权证书”,分红13.82万元。完成204户易地搬迁户旧房拆除复垦复绿188户,回收易地搬迁委托贷款206.55万。
一年来,我们凝心聚力抓项目、增后劲,项目投资增添新动力。招引谋划有力有序。外出西安、昆明、大理等地开展招商引资8次;谋划固定资产投资支撑项目48个,总投资21.76亿元;在库投资项目30个,总投资64332万元;谋划重点项目37个,总投资5201.65万元。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推进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3个6223万元,投资2862万元的石羊镇商贸综合体建设项目已搬迁使用,投资380万元的叭腊么肉牛养殖场建设项目顺利完工;投资280万元的盐文化主题民宿建设项目完成房屋主体建设;大中大村民房功能提升建设项目、黎武上莲花池道路硬化等8个项目顺利完工。县级组织实施重点项目平稳顺利推进,投资2300万元的2021年专项债券石羊灌区供水管网建设完成工程量的90%,总投资3700万元的大姚县农村供水保障三年行动计划一期、二期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82%,投资156万元花白箐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竣工验收;投资3100万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石羊片区)总体进度达85%,总投资21亿元的石羊镇光伏建设项目5个项目区已全部开工,正在加速实施。要素保障全面落实。争取项目前期工作经费50万元,投资2000万元实施1052亩补充耕地项目,旱改水项目年内新入库41亩;专班制推进农户宣传动员及占用林地协议签订工作,全力保障新能源基地项目建设、肉牛规模养殖等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一年来,我们精雕细琢抓品质、展气质,村庄面貌展现新颜值。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发力。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落实农村环境卫生门前“五包”责任、镇村组干部挂包责任、河(湖)长制、路长制及“奖勤曝懒”红黑榜等制度机制,共组织镇、村干部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140余次,参与人数达4300余人次,清理生活垃圾300余吨。积极争取人居环境提升、环保综合治理等项目,整合资金200余万元,打造莲花池至小井河人居环境提升示范带,打造人居环境示范点19个,石羊社区、大中村被列为全州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乡村振兴示范村。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向好。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开展巡林252人次,处理毁林开垦案件4件,巩固退耕还林15472亩;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开展巡河1086人次,整改涉河违建4件,整改水利遥感问题图斑12件,打捞水体漂浮垃圾3.8吨,疏浚河流沟渠10条,河湖长履职能力不断强化。建立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回收点1个,农膜回收率达85%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0%以上,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3%以上。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整改工作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突破。完成4个村村庄规划,新投放生活分类垃圾棚(桶)200余个,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消除旱厕993座,完成户厕改造586座,改建公厕12座。深入开展违建整改工作,下达拆除整改通知书35份,拆除违章建筑250平方米。通过“六个一点”不断推进绿美乡镇、绿美公路、绿美景区建设,在姚石公路两侧栽植樱花、夹竹桃等绿化树木2000余棵,打造白石谷王三庄、郭家麻栗树等19个绿美乡村示范点。
一年来,我们倾情投入抓普惠、强保障,民计民生增添新福祉。社会保障不断夯实。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2756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6人;全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1834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24901人;发放城乡低保872户1536人516.79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928人次90万余元、特困供养金(含护理补贴)145人202.73万元、高龄补贴662人39.6万元、临时性救助107人次21.65万元、计生补贴38人6.5万元。实施50户适老化改造项目和2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免费发放61件辅助器具。投资100万元实施敬老院提升改造项目,新增护理型床位60张。柳树塘、黎武2个“老年爱心食堂”开业运营。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完成9所村级小学优化调整,全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1.21%,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100%。晨曦小学被评为云南省劳动教育示范学校,石羊中心完小一中队被命名为“2023年度全国红领巾中队”。投资65万元完成晨曦小学功能室、学生餐厅及郭家小学厨房提升改造。发放小学营养餐补助资金1182人次109万余元,发放困难学生助学金、资助金、生活补助金2211人次965万余元。完成石羊中心幼儿园托育机构登记备案工作,设置托位100个。卫生健康事业稳步推进。国家卫生乡镇通过省级复核,石羊中心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推荐标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院水平,危急重症急救抢救能力逐步提升,设施设备基本能够满足本地区病种需求。9.4万人次享受新农合补助157万余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24901人,参保率达89.9%,健康扶贫配套措施全面落实。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创建通过省级评审,镇文化站获评“2023年楚雄州优秀乡镇综合文化站”荣誉称号,免费开放服务群众2.4万人次。16支农村文艺队为群众开展了大量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双拥工作扎实推进,完成武装部规范化建设,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建成全县示范。民生底线全面筑牢。及时启动抗旱Ⅲ级应急响应及救灾应急IV级响应,启用抽水站8座、调配水泵17台、水车32辆次,累计投入抗旱资金21.8万余元,帮助1.2万人、3.1万头大牲畜解决饮水困难问题。
一年来,我们全力以赴抓安全、保稳定,平安建设呈现新局面。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突出道路交通、学校企业、项目施工、食品药品、用火用电等重点领域和年末岁尾、重点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开展自检自查4轮次,排查出各类问题隐患117条,整改117条,整改率100%,实现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社会治理效能持续提升。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有效推进,成立120余人的普法工作队,开展法治专题培训、“法治宣传进校园”“法治进农村”等多种宣传活动,命案防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防邪反邪、信访积案化解等成效明显。自然灾害风险有效预防。全力以赴稳定防灾减灾形势,制定下发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地震灾害防治等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180余场6300余人次,发放自然灾害救灾金22.72万元。金融风险防范有力有效。加强债务数据动态监测,制定“一债一策”化解方案,筹措25.06万元资金有效化解政府历史债务。保持对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金融违法行为严打态势,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一年来,我们担当笃行抓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在政治忠诚上常抓不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在依法行政上久久为功。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石羊镇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工作有序推进,组建55人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筹资10万余元改造搬迁镇级便民服务中心,5个村便民服务站提升改造工作圆满完成,镇(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进驻事项达138个。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全面落实重大决策程序制度。主动接受镇人大监督,办理人大建议49件。积极支持镇纪委、监察室开展工作。重视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深化政务公开,办好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作风建设上一抓到底。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州县党委具体实施办法,加强“三公”经费管理,规范财务开支,严格执行节假日公务用车封存制度,严格管理办公用房和宿舍,严格公务接待,坚决防止“四风”反弹。
一年来,国家安全、国防动员、国防教育、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民族宗教、广播电视、外事、保密、统计、社科、史志、档案、供销、红十字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工青妇、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突破。
各位代表!奋斗伴随艰辛,成绩凝结汗水。过去一年我镇承办州委统战部2023年面向台胞台商台企台属开展“四送”活动推进会、全州基层统战工作现场会、县委主题教育读书班第二次集中学习现场会等州、县重要会议,成功创建省级“一村一品”(蚕桑)专业镇、楚雄州“万企兴万村”典型乡镇、“楚雄州第五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楚雄州双拥示范镇”,石羊镇被表彰为“楚雄州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优秀集体”,大中等5个村被授予省级“一村一品”(蚕桑、核桃)专业村,叭腊么、坟箐村被认定为州级“一村一品”(肉牛)示范村,石羊镇成功通过国家卫生乡镇复审,州级健康乡镇复审,拉乍么等6个村委会成功通过省级卫生村复审,大中村委会成功通过州级健康村复审。石羊文化站获评“2023年楚雄州优秀乡镇综合文化站”荣誉称号。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镇党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镇人大有效监督、倾力支持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和各界人士和衷共济、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镇广大人民群众、人大代表,向离退休老同志、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石羊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石羊好的环境、生态等资源优势没有转换成发展优势,产业发展质量不高,经济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二是镇村的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三是集镇建设力度还不够大,功能配套还不完善,景区吸引力、人口聚集力、发展承载力不够。四是民生短板仍然突出,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水平与群众期盼差距较大。五是作风转变还不彻底,一些办公室、站(所)和干部服务意识不强、责任担当不够、工作作风不实、办事效率不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不回避、不推诿、不畏难,坚持抓重点、补短板,认真解决。
二、2024年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
2024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县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和镇党委工作安排,紧紧围绕县委“12345”发展思路和镇党委“11245”发展要求,突出加快发展“一个主题”,围绕乡村振兴“一个中心”,补齐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两个短板”,发挥优质蚕桑基地、魅力人文古镇、西部祭孔圣地、天文科普园地“四大优势”,坚定不移走产业强镇、旅游活镇、交通兴镇、水利优镇、生态立镇“五大路径”,高点定位快发展,坚守底线促和谐,强化执行抓落实,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石羊。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全镇农业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确保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经济总量保持在全县前列。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7个方面工作:
(一)固根基、扬优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夯实现代农业基础。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争取实施拉乍么、永丰等村高标准农田建设,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严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超6.5万亩,粮食产量达到2万吨以上。推动优势产业提档升级。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快推动生猪、肉牛等畜禽产业提档升级,重点支持蚕桑、烤烟等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一村一品”专业村5个,探索蚕桑产业链延伸新模式,发挥大洋茧丝绸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帮助蚕农拓展蚕茧销售渠道;烟叶生产达108万公斤,实现税收收入800万元以上;扎实推广桑园地套种贡菜1350亩以上,持续巩固全州肉牛养殖示范乡镇成果,2024年内力争全镇肉牛存栏突破1.2万头。推进产业延链强链。做好规划布局,积极争取1000万元的石羊镇蚕桑省级产业强镇项目,将旅游业与休闲农业、特色种植、养殖相结合,通过旅游业带动休闲农业、特色种植、养殖业发展,做大现有桑芽(叶)茶、桑葚酒、蚕丝被、盐焖鸡、水腌菜等。
(二)补短板、强支撑,持续加大项目投资力度。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围绕古镇开发建设提档升级,加强投资4.95亿元的石羊古镇旅游开发专项债券项目、投资1000万元的石羊古镇文旅创意产业综合体建设项目(沪滇协作)二期、投资2020万元的石羊镇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填埋场提标改造项目谋划争取,做深古镇街区提升改造、香水河水体景观、农桑体验及乡村旅游等项目规划;围绕旅游业态拓展,延长游览线路、古镇研学策划、旅游商品包装升级,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商品,完善旅游要素,增强游客体验感,围绕古镇文化传承与保护,全力争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打造“西南盐学康养第一镇”;围绕基础设施改善,加大投资2700万元清河引水入镇等项目争取力度。加速项目建设进度。加快推进投资74万元的大中村李家庄财政奖补项目、石羊盐文化主题民宿建设项目(一期)、柳树塘村委会土摆窝片区蚕桑产业园、文联小组人居环境提升示范点建设、柳树塘村委会土摆窝片区蚕桑产业建设等项目扫尾进度,确保尽快投产达效,及早发挥投资效益。拓宽招商引资渠道。盘活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以及蚕桑产业、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优势,重点针对盐疗、孔子文化研学等旅游业态开发及蚕桑产业精深加工方面开展外出招商不少于8次,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优生态、美环境,全面夯实绿色生态基底。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全力抓好各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加大农村污水治理力度,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严格落实“门前五包”,深入开展“脏、乱、差”专项治理,推进集镇管理向精细化、规范化、长效化转变,巩固好国家级卫生乡镇创建成果。统筹抓好生态系统保护。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面推行林长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硬约束,深入开展国土山川绿化行动;持续推进河(湖)长制,实施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行动及水源地保护等三个攻坚战,深入打好河湖革命攻坚战,认真做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工作,深入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严厉打击非法猎捕和买卖野生动物行为,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持续推进低碳发展。主动服务国家和省州县“双碳”战略布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开展绿色机关、绿色校园创建,积极倡导节能减排、绿色出行,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社区、绿色村庄、绿色家庭创建。
(四)固成果、增收入,聚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坚持开发式帮扶和分层分类社会救助相结合,做到发现一户、帮扶一户、动态清零一户。加强对有返贫致贫风险和突发严重困难农户的动态监测和帮扶,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确保持续发挥效益。深入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突出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持续增加工资性收入,拓宽经营性、财产性增收渠道,确保脱贫人口巩固率达100%。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三年行动,推动农村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治理结合起来,统筹推进,标本兼治,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实现农村环境治理工作质的提升。持续开展城乡“一水两污”治理和农村“厕所革命”,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深入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深化“美丽村镇”建设,加快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抓好农房抗震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继续向上争取实施一批乡村振兴试点、绿美乡村建设,以“旅游+”为撬动,深度融合三大产业,在全镇形成儒学文化、盐文化、农桑文化、水体休闲文化四大旅游体验区,为实现乡村振兴搭建平台,打造镇级乡村振兴示范点1个、美丽村庄19个。
(五)顺民意、解民忧,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筑牢民生兜底保障。健全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动态掌握特困供养人员、低保户、留守儿童、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生活状况,细化医疗救助、大病保险、残疾救助等医疗保障制度,做到农村医保、养老保险缴纳全覆盖,分层分类实施帮扶救助;抓好未成年人管理。大力促进就业创业。推动重点群体稳定就业,支持鼓励镇内企业优先使用镇内农民工,大力开展市场主体倍增行动,确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发挥劳务中介公司及劳务经纪人作用,组织带动村民外出务工就业,主动对接县内外工业园区用工密集型企业,丰富劳务转移就业选择路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等救助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救尽救;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以上,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加强社会事务服务供给。加快推进村级公益性公墓规划申报工作,抓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做好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服务保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力再创全国文明小城镇。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办好孔子文化节系列活动和民族传统节日。同时,做好保密、广播电视、史志、档案、科普、地震、供销、红十字等工作,切实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支持群团组织改革发展,扎实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消防救援等工作。
(六)防风险、保稳定,织密扎紧安全防线。抓严守牢安全生产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巡查和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强化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体系,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干部群众、单位及企业的安全意识;持续抓好道路交通、公共消防、非煤矿山、建筑施工、民爆物品、危化物品、食品药品、森林防火、地质灾害、防洪度汛等领域的安全工作,做到少发或不发安全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深入推进“平安石羊”建设,巩固平安创建成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健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积极推行“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模式。加大全民普法力度,不断提升法治建设水平,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和法治石羊建设,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加强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依法依规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升财经管理能力,坚持厉行节约,合理利用,为干部干事创业做好保障服务。严格政府债务管控,坚决控制隐性债务增量,积极稳妥化解债务存量,持续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监督,切实把各方面资金管好用好,把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到实处。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持开源节流并举,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在税源培植、闲置资产处置、资金项目争取、沉淀资金盘活等方面精准发力,增强偿债能力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债务风险底线。
(七)强引领、抓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加强政治建设。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传达、“第一遵循”贯彻、“第一要件”落实,不折不扣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州县各级党委政府工作安排、具体要求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狠抓工作落实。深入推进“两个革命”,大力践行“三法三化”,强化责任担当,做到贯彻落实上级部署不打折扣、不搞变通,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考核、监督、问责等机制,努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工作氛围。加快政务服务改革。全面推进“四个一”改革,推进行政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增加政策透明度,避免群众“缺件难办事”“往返跑”的情况。改进工作作风。加大问责力度,深入开展“躺平式”干部专项整治行动,杜绝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发扬自我革命精神,以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持续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全面提升工作效能,树立正确政绩观。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愿景引领新征程,新作为铸就新辉煌。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上级党委、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锚定目标、创先争优,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高质量打造共富共美“幸福石羊”而努力奋斗!
主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地址:大姚县金碧镇金平路政务中心 联系电话:0878-6222279
滇ICP备05001067号 网站标识码:5323260002 滇公网安备 532326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