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大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大姚县林业和草原局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姚县第九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145号提案的答复

索 引 号:dyx023-/2022-0115008 公文目录:政协委员提案 发文机构:大姚县林草局 主 题 词: 发布日期:2022年01月15日 文  号:大林字〔2021〕5号 标  题:大姚县林业和草原局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姚县第九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145号提案的答复

李红梅委员:

您在县政协第九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林下资源开发利用力度的提案”,已交由我局办理,现做如下答复:

近年来,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精准脱贫伟大工程中,我县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坚持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分工、品牌化打造的“四化联动”工作模式,着力加强林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人工培育力度,稳步推进以野生菌为主的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截至2020年,野生食用菌产量达8107吨,产值3.4亿元;野生蔬菜产量达857吨,产值1547万元;林下人工种植中药材产量达226吨,产值1601万元。以三潭、百草岭、昙华山等景区为主的森林旅游业共接待8.9万人次,产值达446万元;培育绿化观赏苗木及花卉263万株,产值达1951万元。实现森林覆盖率69.11%,林产业产值41.09亿元,既保护了“绿水青山”,又建设了“金山银山”,走出了一条可靠长远的“靠山养山、兴林富民”林产业绿色发展之路,在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础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在林下资源发展中,我县还存在资金项目支撑困难、产业科研力度不够、整体系统规划不到位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我县始终坚持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分工、品牌化打造的“四化联动”工作模式,集中力量发展林下资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一是坚持规模化种植,夯实产业基础。成立县核桃、花椒、百合、中药材等林下经济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坚持规划先行,先后出台建设120万亩核桃基地、40万亩花椒基地、5万亩中药材基地、3万亩百合基地、12000亩芒果基地的产业发展决定和考核奖惩办法,率先核发经济林木权证,引进仕华绿色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姚山石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林农企业流转林地20多万亩,建成1万亩以上连片核桃、花椒基地29个,5000亩至1万亩连片基地45个,积极引导扶持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十三五”以来在新街、龙街等乡镇投资70万元实施1万亩封山育林育菌,在全县投资1947万元实施低效林改造3万亩推进林中造林、林下种养工作,形成了“山上核桃、山中花椒、板栗满坡、江岸热果、林下中药魔芋百合”的“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林产业发展新格局。二是坚持标准化生产,提升产业效益。以省林科院和省种苗站为科技支撑单位成立大姚核桃研究所和大姚三台核桃种苗合作社,以金碧制药为主体建立中药制剂研发中心,并成立省级龙头企业专家工作站,每年实施10万亩核桃和5万亩花椒提质增效工程,将林下间作套种作为主要内容,强化种苗生产和种植管理标准化。大姚“三台核桃”通过省林业厅良种认证,《大姚三台核桃种植技术规程》和《大姚核桃》质量标准通过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被确定为国家核桃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成功引种种植仙鹤草、续断、辣木等47个中药材品种,7家企业获得了12个农产品质量认证,认定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2户,州级林业龙头企业2户,广益、家和、亿利丰等企业生产的核桃产品被确定为省级名牌产品。三是坚持专业化分工,健全产业体系。制定出台《关于在产业发展中加强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完善新型农民培训机制,组建乡村党员核桃产业服务队,搭建核桃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加快推进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实现核桃加工企业党组织全覆盖、选派党建指导员全覆盖,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28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6个),培养林产业乡土人才达到16727人,新建大姚县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建成了占地95亩的大姚核桃综合交易市场,使大姚林产业向“种植基地+加工基地+产品集散地”的方向发展。四是坚持品牌化打造,培树产业形象。加大创建品牌、提升品牌、经营品牌、延伸品牌力度,建成广益、金碧制药、锦亿等核桃、花椒、中药材、魔芋、食用菌加工和商贸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8家,组织首届中国核桃大会、大姚核桃高峰论坛和一年一度的“孔子文化节·核桃文化节·彝绣文化节”等系列活动,着力打造生物产业示范区,建成大姚核桃文化产业园、大姚核桃博物馆,出版发行《大姚核桃》丛书。大姚县先后被表彰为“全国生态建设种苗管理先进县”“全国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县”“全国首家核桃生物产业基地县”,“大姚核桃”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复方仙鹤草肠炎胶囊”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及国家重点新产品,“咽舒”系列产品成为国家第一个通过注册审批上市的彝药。

根据您的建议,在下步工作中,我局对林下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把林下资源发展有效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依靠林下资源发展自身经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一是落实产业发展目标。努力建成一批上规模、效益好、带动力强的林下经济示范生产基地,创立特色品牌产品;培育扶持一批具有较大规模、较大潜力、较大辐射力的林下经济龙头企业和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逐步建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林下产业发展技术得到普遍推广,林下经济产值和农民林业综合收入实现稳定增长,林下经济产值占林业总产值的比重显著提高。力争到2020年,全县发展林下种植培育面积达100万亩以上,林下养殖达10万头只以上,林下经济产值达10亿元以上,实现“近期得利、远期得林、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协调发展”的目标。二是强化产业发展布局。野生菌产业、森林蔬菜产业、森林旅游产业主要布局在天然林区域;林下种植产业、林下养殖产业主要布局在经济林区域。以金碧镇、石羊镇、六苴镇、新街镇、桂花镇、昙华乡为重点,大力发展林下魔芋和百合种植;以金碧镇、石羊镇、六苴镇、赵家店镇、桂花镇、昙华乡为重点,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在全县适宜区推广发展以松茸、牛肝菌、块菌为主的野生菌保育;以牛、羊、鸡、蜂为主的林下养殖;以竹笋、树葱为主的森林蔬菜种植采集;以帽台山、昙华山、龙山、妙峰山为主的森林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产业。三是进一步加大林地保力度。除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公益林、省级公益林和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外,在不改变林地性质、不采伐林木和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鼓励社会各方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发展林下种养和生态旅游。要进一步明确,什么样的林地,可以开展林下经济产业。应出台相关文件进一步明确经营主体在林地上发展林下种养和生态旅游等项目,占用林地建设永久设施的,按照建设项目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办法优先审批;属于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基础设施项目,按照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基础设施有关政策办理用地手续;涉及公益林的,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按照公益林管理办法办理使用。严禁以发展林下经济为由,破坏林地、采伐林木和破坏生态环境。四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要健全以农户投工投劳、社会和企业投入为主,政府扶持引导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畅通投资渠道,加大投入,加快发展步伐。应进一步加大对林下经济产业的项目扶持,不断增加对林下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重点支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与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通过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支持林下经济优势产品集中开发。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导向作用,把林下经济发展资金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并积极整合现有林业产业、退耕还林、天保工程、植被恢复、农业综合开发、脱贫攻坚、农村“五小”水利等支农项目资金支持林下经济。发改、经信、水务、林业、农业、环保、交通、扶贫等部门要结合林下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相关资金渠道,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支持,对符合小型微型企业条件、林业贴息贷款等政策的享受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对符合税收相关规定的应依法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相关申报条件的支持鼓励申请国家相关扶持和认证。

李红梅委员,感谢您对我县林下资源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对我县林下资源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也将尽最大努力去做好相应的工作。希望您以后继续关心我县林下资源的发展,积极为我县林下资源发展建言献策!

大姚县林业和草原局

2021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