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国聪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全县耕地保护调节机制”的建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已交办我单位办理,经研究,作如下答复:
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合理的产业布局对于充分发挥耕地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坝区和山区由于地形、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交通、人口等社会经济条件存在差异,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布局,宜粮则粮、宜林则林,不仅能够有效保护耕地,还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您的建议切中了当前耕地保护工作的关键,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工作思路。
下一步,我局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和农业发展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坝区和山区的差异,对耕地利用和产业发展进行了初步规划。例如,在坝区规划了相对集中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粮食生产;在山区则根据不同海拔和生态条件,规划特色林果业、生态林业等产业发展区域。
二是开展资源清查与评估。由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了全县耕地资源的清查工作,对坝区和山区的耕地数量、质量、分布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同时,结合土壤检测、气候分析等手段,对耕地适宜种植的作物种类、承载能力等进行了科学评估,为产业布局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
三是细化产业布局方案。依据前期的资源清查和评估结果,进一步细化坝区和山区的产业布局方案。在坝区,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对粮食种植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科技化水平。在山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如在低山缓坡地区发展优质林果业,在高海拔生态脆弱地区发展生态公益林,同时积极探索林下经济等复合经营模式,提高山区耕地的综合效益。
四是政策支持与引导。制定出台一系列支持坝区和山区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信贷支持等手段,引导农民和农业企业按照规划进行产业布局。例如,对在坝区从事粮食规模种植的主体给予农资补贴和贷款贴息;对在山区发展特色林果业和生态林业的,给予种苗补贴和技术培训支持。
五是动态监测与调整。建立耕地利用和产业发展动态监测机制,运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实时掌握耕地利用变化情况和产业发展状况。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产业布局和相关政策措施,确保耕地保护和产业发展始终处于科学合理的状态。
最后,感谢您对全县自然资源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认真吸纳您的建议,不断改进工作。如后续有好的意见建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人:刘冰,联系电话:19987812367。
大姚县自然资源局
2025年6月13日
主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地址:大姚县金碧镇金平路政务中心 联系电话:0878-6222279
滇ICP备05001067号 网站标识码:5323260002 滇公网安备 532326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