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农字〔2019〕3号
王晓霞、王菊梅等11位代表:
你在大姚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步伐,着力培育和发展高原特色产业的建议”(第66号),已交我单位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各位代表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十三五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农业产业发展起到了长足的进步,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推进。
一、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
一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抓住我县被列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的机遇,通过县乡村组共同努力,完成了7个村民小组成员资格认定、清产核资、折股量化,合计完成成员资格认定163户,570人;清理资产总额1729.5万元,量化资产总额958.1万元,设置个人股570股,股本总额958.1万元。目前正筹建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证书已经制作完成,待发放到户。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涉及全县12个乡镇、129个村(居)民委员会、1551个村民小组、6.72万农户、57.96万亩耕地。2018年3月底全县完成调查承包方户数62782户,实测地块434395块,面积579797亩,确认家庭承包耕地204310块255300亩。6月底全县完成土地权属确认面积49.59万亩,8月底完成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60082本,占应颁证农户数62782户的95.70%。三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得到完善。截止2018年9月7日全县能繁母猪共出险673头,查勘定损673头,理赔完成577头,累计完成赔款金额60.8735万元。截止9月13日,勘察全县12个乡镇玉米、水稻受灾面积31222亩,累计报损金额2119413.8元,等待第二次复勘定损后确定理赔金额,进行理赔工作。四是实施粮改饲及草牧业转型升级项目,粮经饲结构得到优化。2018年,全县累计完成粮改饲青贮饲料草种植面积1.6867万亩,收储量4.8842万吨,产值24421万元。应兑付收储补助资金293万元。草牧业转型升级项目有序推进,完成了2017年中央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草地畜牧业转型升级项目规划及实施方案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省州已经批复,正在组织实施。与42户项目实施主体签订了项目合同。完成牛羊圈舍、青储窖等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按照关于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工作部署,结合县情实际与发展需要,在县内规划建设以农业产业链延伸示范为重点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园区规划布局为五个版块:即“绿色农产品加工区”、“休闲观光农业区”、“农业产业基地”、“农产品物联中心”、“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到2020年,力争实现产值33亿元以上。六是抓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促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目前全县共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704个(其中:农业企业28家、家庭农场97户、规模种植大户902户、规模养殖大户1200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77个)。通过积极引导和政策扶持,344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示范基地、入股分红、电子商务带动、土地(林地)流转、最低保护价订单收购贫困户农产品、吸纳贫困劳动力打工就业等有效利益联接机制,辐射带动全县956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多渠道增收。
二、高原特色农业不断发展壮大
一是全力打造一流“绿色食品牌”。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指导帮助大姚欣杰食品有限公司、大姚县琳琅丰农产品公司、大姚云光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大姚县禾佳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姚三台惠彝农产品有限公司申报18个绿色食品认证,目前6个产品材料已经上报到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等待审核,其余3家12个产品已经配合谱尼测试中心(北京)完成水样和土样的抽检工作。预计年底完成8个绿色食品认证。引导帮助昙华乡海古簸村委会大姚县昙华高寒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对其种植的3个农产品进行绿色食品认证。
二是特色产业发展成效显著。除核桃、花椒外,2018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3.29万亩,产值39870万元;百合种植面积8359.87亩,产值16186万元;全县桑园面积达到8.64万亩,全年饲养蚕种61076张生产鲜茧2466.2吨,产值1.28亿元。魔芋种植2.4万亩,产值14400万元;油菜种植3万亩,产值3055万元;中药材种植2.7万亩,产值4800万元;花卉种植7800亩,产值2457万元。全年畜牧业产值达13.18亿元。全年实现生猪出栏36.02万头、肉牛出栏4.45万头、羊出栏20.09万只、家禽出栏140.11万羽。实现肉类总产量4.52万吨其中:猪肉产量3.08万吨、牛肉产量0.71万吨、羊肉产量0.44万吨、禽肉产量0.21万吨。全年禽蛋产量0.2万吨、蜂蜜产量368吨。全县2018年规模养殖户423 户,同比增加101户,各乡镇培育养殖类新型经营主体合计14个。
三是产业扶贫稳步推进。按照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持资金在3000-7000元范围内按照差异化的原则,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核桃、花椒、蚕桑、魔芋、百合、马铃薯、蔬菜、烤烟、芒果等种植业和生猪、肉牛、黑山羊、山地鸡、肉驴等养殖业在不同环节给予扶持;对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新型经营主体以奖代补给予扶持。今年计划整合县级涉农部门专项资金7920万元用于产业扶贫,目前已经下达各乡镇产业扶贫资金5102.5万元。
以上工作,有力的推动了我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和发展了我县高原特色产业。在结合的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三、今后工作计划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各位代表的支持下,努力完成以下工作,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步伐,着力培育和发展高原特色产业。
(一)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五个坚持”(坚持质量第一,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坚持效益优先,促进农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和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坚持绿色导向,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坚持市场导向,着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坚持改革创新,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产能向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转移集聚,加强“两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二)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认真贯彻落实好省、州、县党委政府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决定和一系列工作部署,结合我县实际,认真抓好18万亩小春作物中耕管理,力争小春产粮3.6万吨,及早谋划并认真组织抓好2019年大春生产,全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45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5万吨以上;特色经作种植面积35万亩,产量29万吨以上。同时加快蚕桑、魔芋、百合、芒果、花卉、人工食用菌粮食种植等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淡水渔业。
(三)落实好动物防疫、品种改良措施,确保畜牧业平稳增长。紧紧围绕我县山区面积大、饲草、饲料资源丰富的特点,依托现有的云岭牛、云岭黑山羊、努比亚黑山羊、撒坝猪等优良畜种,积极开展品种改良、规模化养殖、草畜配套(优质牧草种植)、疫病防控、动物卫生监管、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发展壮大山地牧业,优化畜禽养殖结构,畜牧业产值完成13.96亿元,同比增长8%。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病和重大畜产品安全事故。
(四)打好“绿色食品牌”,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一是积极组织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申报云南名牌农产品,争取“三品一标”认证,提升品牌形象。二是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参加各类展会及活动,拓展产品市场。三是引导龙头企业开展电子商务营销,提高市场占有率。四是开展农产品集散地市场建设,畅通产品流通渠道。
(五)强化农业科技推广。持续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继续抓好“高产创建、间套种”等主要科技增粮措施的落实,抓好蚕桑、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六)加强农业安全生产。全面落实地方属地管理责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抓好农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农畜产品质量、农机、渔业船舶、农业在建项目、单位内部和项目资金使用安全。
(七)抓实产业扶贫后续巩固工作。继续抓实产业扶贫工作,按照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大力发展高原特色产业,培强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密切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巩固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继续组织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抓好农村能源建设,抓好中低产田地改造高效农业节水灌溉项目,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九)抓好项目争取及项目组织实施。继续以“四个一百”重点项目及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为抓手,破解投融资、要素保障、资源配置三大难题,强化项目储备、资金争取,提高服务质量,全力推进项目实施。
十分感谢你们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为大姚县农业农村的发展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大姚县农业农村局
2019年4月15日
主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地址:大姚县金碧镇金平路政务中心 联系电话:0878-6222279
滇ICP备05001067号 网站标识码:5323260002 滇公网安备 532326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