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大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大姚县人民政府关于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家教育督导检查反馈问题 整改情况的报告

索 引 号:115323260151757350-/2021-0803712 公文目录:政府文件 发文机构:大姚县政府办 主 题 词: 发布日期:2017年02月09日 文  号: 标  题:大姚县人民政府关于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家教育督导检查反馈问题 整改情况的报告

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2016年12月28日至29日,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我县申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相关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检查组在充分肯定我县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工作成绩的同时,指出了我县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此,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工作专题会议,逐条分析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反馈的问题,立行立改,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反馈的问题
  (一)有17个班级超过50人。小学最大班额49人,初中最大班额55人。
  (二)有2所学校校舍建筑面积不足,缺170平方米。有7所学校体育场地面积不足,缺7800平方米。
  (三)有21所学校缺音乐、美术教室共42间。有3所小学音体美器材配备不足。所查2所学校实验仪器设备陈旧。
  (四)缺音、体、美、英语、信息技术教师共230人。教师年龄老化,45-54岁教师比例占50.3%。
  (五)所查2所学校的危化品存放管理不规范。1所学校学生宿舍窗户封闭,不符合消防安全规定。
  二、整改情况
  (一)积极化解“大班额”问题,逐年消除大班额现象。针对“有17个班级超过50人。小学最大班额49人,初中最大班额55人”的问题,一是进一步加强学籍监管,对存在大班额的学校,在大班额没有彻底消除之前严格控制学生转入。同时对县属中小学,进一步加强学籍转入审核,杜绝产生新的大班额;二是适当调整班级人数,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存在大班额的学校将根据班级学生人数,适当调整班级学生人数,逐步减少大班额;三是从严控制大班额,从2017年开始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入学制度,同时各学校提前预测新学年学生人数,适当预留教师和教室,为新增班级预留空间,杜绝产生新的大班额。
  (二)加大学校建设力度,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针对“有2所学校校舍建筑面积不足,缺170平方米。有7所学校体育场地面积不足,缺7800平方米”的问题,县人民政府认真核实和制定整改计划。一是三岔河乡朵腊寄小和湾碧乡高坪子完小2所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足。其中,三岔河乡朵腊寄小生均校舍面积3.94平方米,差0.06平方米,计划新建综合楼570平方米,总投资114万元,项目已列入2017年“全面改薄”第一批备案项目,项目实施后可解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足问题;湾碧乡高坪子完小生均校舍建筑面积2.94平方米,差1.09平方米,计划新建综合楼660平方米,总投资132万元,已列入2016年“全面改薄”项目,目前正在建设中,项目完工后可解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足问题;二是六苴镇中心小学、三岔河乡挪奈完小、铁锁乡中心完小、三台乡中心完小、湾碧乡碧拉乍完小5所小学和三台乡初级中学、大姚一中2所中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未达标。其中,六苴镇中心小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3.1平方米,差3.2平方米,计划新建体育运动场970平方米,总投资28.8万元;三岔河挪奈完小生均体育场地面积4.2平方米,差2.1平方米,计划新建篮球场600平方米,总投资18万元;铁锁乡中心完小生均体育场地面积1.4平方米,差4.9平方米,计划新建体育运动场2650平方米,总投资60万元;三台乡中心完小生均体育场地面积2.6平方米,差3.7平方米,计划新建运动场1600平方米,总投资48万元;湾碧乡碧拉乍完小生均体育场地面积3.8平方米,差2.5平方米,计划新建体育场地1200平方米,总投资36万元;三台乡初级中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4.46平方米,差3.04平方米,计划新建体育场地1500平方米,总投资45万元;大姚一中生均体育场地面积6.7平方米,差0.8平方米,计划新建排球场800平方米,总投资16万元。以上七个项目计划在2017年通过“全面改薄”、扶贫攻坚项目的实施,新建体育运动场9320平方米,总投资251.8万元,项目实施后,可全部解决7所中小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不达标的问题。
  (三)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针对“有21所学校缺音乐、美术教室共42间,有3所小学音体美器材配备不足,所查2所学校实验仪器设备陈旧”的问题,一是加强学校音体美教室建设,2017年县人民政府计划投资19894万元,继续实施“全面改薄”、扶贫攻坚、恢复重建等建设项目,新建中小学校舍55850平方米、运动场74300平方米,以及完善校园道路、围墙、大门、绿化等附属工程。对缺音乐、美术教室的21所学校,作了优先安排,目前正在开展地勘、设计、招投标等工作,项目实施后,缺音乐、美术教室的问题可全部解决;二是抓紧采购音体美器材。铁锁乡永和小学、拉巴小学和金碧镇金蛉小学音乐、体育、美术器材配备不足,参照我县“薄改”音乐、体育和美术设备价格,小学音乐Ⅰ类器材14929.64元/套,体育Ⅰ类器材74752元/套,美术Ⅰ类器材9182元/套。通过预算,补配铁锁乡永和小学、拉巴小学2所学校音乐、体育、美术Ⅰ类器材需资金19.78万元;金碧镇金蛉小学在“薄改”项目中,已经配备Ⅰ类体育器材一套,补配音乐、美术Ⅰ类器材需资金2.41万元,3所小学补配音体美器材累计需投入资金22.19万元。资金采取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自筹一部分,乡镇中心学校统筹一部分,县教育局奖励一部分的方式,争取在2017年配足配齐3所学校的音体美器材;三是督促更换陈旧的实验仪器设备。所查的县实验中学和昙华乡初级中学(九年一贯制)2所学校实验仪器设备陈旧。经认真核查,原因是2所学校未按县教育局要求把我县“薄改”新配备的教学仪器清理上架,并更换陈旧仪器。对此,县教育局已督促指导2所学校及时清理更换了陈旧仪器。该问题已经于2017年1月10日整改完毕。
  (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针对“缺音、体、美、英语、信息技术教师共230人。教师年龄老化,45-54岁教师比例占50.3%”的问题,一是加大音乐、体育、美术、外语和信息技术课教师公开招考聘用力度,争取用3至5年时间招聘解决这几门学科专业教师不足问题。加大全科教师培训力度,逐步实现一专多能,解决音乐、体育、美术、外语和信息技术课教师紧缺的问题,同时充分发挥现有教师特长,加大专业教师培训转岗力度,将一部分具有音乐、体育、美术、外语和信息技术特长的教师转岗安排,以缓解目前音乐、体育、美术、外语和信息技术课教师不足的压力。继续争取“美丽中国”公益支教项目在我县的有效实施,在每年支教教师的招募选派中,争取一定数量的音乐、体育、美术、外语和信息技术课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到我县音乐、体育、美术、外语和信息技术课教师缺少的学校进行为期二年的支教,以弥补目前我县音乐、体育、美术、外语和信息技术课教师的不足。二是严格执行国家退休政策和楚雄州提前退休政策,对年老、体弱和多病的教师,达到正常退休条件的给予办理退休手续;达到楚雄州规定提前退休年龄条件的,在本人自愿的前提下,办理提前退休手续,通过自然减员逐步消化老教师,然后在编制允许的前提下每年招聘一定数量的年轻新教师进行补充,逐步缓解教师老龄化的问题。加大转岗分流力度,对一部分年龄偏大,达不到退休年龄,且又不适应教学岗位的教师,通过转岗培训分流到学校宿管和生活指导岗位。给予教育部门教师编制适当倾斜,从高校毕业生中招考教师,进一步促进教师队伍均衡。
  (五)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针对“所查2所学校的危化品存放管理不规范。1所学校学生宿舍窗户封闭,不符合消防安全规定”的问题,一是由县教育局认真督促县实验中学、昙华中学(九年一贯制)2所学校按照实验教学危险化学药品专柜存放要求进行整改,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存放安全,存在问题已整改完毕。同时加大管理督查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加强对全县中小学校的实验教学危化品存放进行巡检督查。二是要求县实验中学加强宿管值宿,加强学生宿舍安全保卫。加大隐患治理,立即拆除防护栏,保障应急标识完好、通道畅通。加强演练,提高师生应对消防火灾处置能力。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从源头上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严格实行县城义务教育中小学“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相关政策,优先保证片区内符合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的适龄儿童入学、尤其是优先保证残疾适龄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从严控制非招生范围区域学生择校入学。同时加强农村学校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差距,从源头上消除“大班额”。
  (二)继续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大税源培植,加强税收征管,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努力增加财政收入,继续提高县级财政保障能力,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进一步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和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持续全面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优质均衡和一体化发展。
  (三)积极促进教师队伍均衡配置。不断优化教师结构,按照编制要求逐步配足配齐各学科教师,特别是音乐、体育、美术、外语、信息技术等学科专职教师。完善“县—乡镇—学校”三级培训网络,加大教师全员培训力度。进一步探索研究健全完善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常态机制,加大县域内城乡间、乡镇间、校际间教师交流力度,推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全面深化以“大姚教学范示”为核心的义务教育教学科研和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四)全面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进一步着力打造“书香校园”“魅力教室”“雅致办公室”“实效功能室”“道德食堂”“温馨宿舍”“活力运动场”。从细节入手,建设优美校园学习环境,保障教育教学安全有序,真正实现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校园文化特色化、课堂教学精细化、后勤服务优质化,全面提高中小学的管理水平和质量。
  (五)努力完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认真贯彻落实《教育督导条例》和《云南省教育督导规定》。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建设,强化督政、督学、督教和评估监测职能,健全完善教育督导工作机制,创新督导评估方式方法。加强对各部门、各乡镇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评估,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的监督、检查、评估、指导,依法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促进全县义务教育实现更加优质、更高层次的均衡发展。
  特此报告,请予审查。
  

 

大姚县人民政府
  2017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