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州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及全省、全州、全县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2023年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下同)稳岗就业促增收重点工作,根据《楚雄州乡村振兴局 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2023年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促增收重点工作的通知》(楚乡振发〔2023〕1号)和《大姚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促增收重点工作的通知》(大巩固振兴组办〔2023〕2号)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制定铁锁乡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九个增收一批”路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围绕2023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实现脱贫人口人均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度增长不低于18%的目标,深刻认清稳岗就业形势,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高质量推动“提升就业组织化程度增收一批、扩大省外就业规模增收一批、扩充省内县外就业容量增收一批、提升就近就业质量增收一批、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增收一批、打造劳务品牌增收一批、增加有效就业时长增收一批、扶贫资产收益保障增收一批、引才回乡创业带动增收一批”等“九个增收一批”重点工作的落实。 
   
组  长:金  凯  乡党委书记 
   
白  焘  乡党委副书记、乡人民政府乡长 
   
副组长:普晓敏  乡党委委员、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成  员:姜华国  乡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 
   
张  孟  乡党委委员、人大主席团负责人 
   
杜建春  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金  辉  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吴晓玲  乡党委委员(组织) 
   
杨  琼  乡党委委员(宣传) 
   
梁学宏  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王守康  乡人民政府副乡长、铁锁派出所所长 
   
赵  霁  乡党政办公室主任 
   
王明浩  乡经济发展办主任 
   
赵荣武  乡社会保障和为民服务中心主任 
   
解晓娟  乡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 
   
钟建友  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 
   
邱家金  乡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主任 
   
李明保  乡水务服务中心主任 
   
张竞文   乡财政所负责人 
   
王文黎   乡督查室主任 
   
王  敏   铁锁自然资源所负责人 
   
姜丽芹   乡文化与旅游广播电视体育服务中心主任 
   
白丽波   铁锁司法所所长 
   
鲁  洪   乡国土与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主任 
   
尹连峰   铁锁卫生院院长 
   
赵建科   铁锁乡中心学校校长 
   
朱恒达   铁锁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 
   
各村(社区)书记、主任 
   
三、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提升就业组织化程度增收一批。进一步做好政策宣讲、技能培训、劳务对接、招工招聘、服务保障等工作。一是摸清就业意愿。要组织发挥好基层干部特别是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作用,摸清有外出务工意愿的脱贫劳动力底数,并建立清单。二是提高劳务对接质量。乡社会事务办要进一步强化用工岗位和脱贫劳动力就业意愿匹配工作,开展针对性岗位推送和组织输出。三是“早转、快转、多转”。紧抓第一季度就业黄金期,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等方式,提升脱贫劳动力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促进脱贫劳动力向更高薪酬、更稳定岗位转移就业。 
   
(二)扩大省外就业规模增收一批。扩大省外就业规模。一是加大省外输出规模化、组织化程度,通过政策宣讲、劳务对接、项目推介、招工招聘、信息推送、务工建议等帮扶措施,做好就业指导,组织动员更多脱贫劳动力到省外更优质岗位就业,提高就业质量。二是创新“村党总支+企业+合作社”工作举措,鼓励村企直接开展劳务协作。三是充分发挥劳务中介桥梁纽带作用,调集劳务输出信息网络,加强跟踪服务,确保输出脱贫劳动力就业有岗位、收入有保障、失业能转岗,对成效突出的劳务工作站、劳务中介予以奖励。 
   
(三)扩充省内县外就业容量增收一批。乡村组三级既各司其职、又实时联动、密切配合,加强省内、州内重点用工地区、企业的岗位收集,用足用好岗位余缺调剂机制,帮助脱贫人口尽早实现就业。一是聚焦制造业、建筑业等就业容量大的领域,加强招用工对接协调,优先招聘符合条件的脱贫劳动力。二是发挥好“村委结对”定点帮扶优势,争取直接开展劳务对接,定向吸纳脱贫劳动力。三是引导无法到省外务工和在本地打零工脱贫劳动力向县外工业发展较好、产业带动较强,用工缺口大,工资相对较高的禄丰、元谋等县市流动,确保工资性收入稳步提高。 
   
(四)提升就近就业质量增收一批。积极探索破解脱贫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稳定性差、务工有效时长短、薪酬低等就业质量不高难题。一是大力推行“以工代赈”促增收。充分利用好各级各类资金支持实施以工代赈项目。二是发挥好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作用。通过光伏扶贫电站、沪滇协作项目收益和衔接资金补助等方式,用足用活政策,确保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不低于上年度规模,确保按时足额发放补助。 
   
(五)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增收一批。开展“人人持证、技能致富”行动,持续实施“技能楚雄”提升行动。一是建立清单。组织对脱贫人口的职业教育、技能情况、培训意愿及需求等情况进行排查梳理,分层分类形成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的月、季、年工作清单。二是精准培训。以就业为导向,精准匹配市场、行业需求和脱贫人口能力水平,通过“培训+上岗”“孵化式”“师带徒”等方式,提升脱贫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持证率和培训后就业率。三是大力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确保90%以上的“雨露计划”学生毕业即就业。四是强化服务管理,加强培训、考证、就业、服务保障等工作,为脱贫群众提供精细化、常态化的服务。依托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采集脱贫人口培训持证、就业信息,做好台账规范化管理。 
   
(六)打造劳务品牌增收一批。加大劳务品牌培育力度。一是分类培育劳务品牌。因地制宜打造一批有地域特色、行业特征、技能特点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劳务品牌。结合实际,采取成立劳务专业合作社等方式,提高劳务产业规模化、组织化、品牌化,带动更多脱贫劳动力就业增收持续实施劳务品牌促就业行动。二是实施乡村工匠培育工程。积极挖掘本地能工巧匠、乡村手工艺人资源,组织认定一批刺绣等乡村工匠,鼓励他们结合实际创办企业、领办特色产业,带动脱贫劳动力就近就业。三是积极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每村培育3—5名致富带头人,带动当地脱贫人口创业就业。 
   
(七)增加有效就业时长增收一批。围绕全乡脱贫人口就业时长力争达到8.5个月的目标,做好转移就业工作。一是用好政府救助平台、云南省求职服务平台,提供就业服务,及时提供1次职业指导、3个适合的岗位信息、1个适合的培训项目,帮助脱贫人口尽早就业,增加有效就业时长,获得更多工资性收入。二是紧盯重点人群,聚焦易地搬迁安置点、返乡回流、有就业意愿未就业的脱贫劳动力,采取一对一、人盯人等措施,做到应帮尽帮、早转快转、应转尽转。三是做好稳岗就业跟踪服务,及时掌握脱贫人口务工时间、就业分布、就业意向、岗位稳定性等信息,对就业不稳劳动力第一时间启动帮扶,帮助其稳岗、转岗再就业。四是强化政策支持,健全完善就业帮扶政策,对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实行阶梯式奖补,引导脱贫群众稳岗就业,实现勤劳致富。 
   
(八)扶贫资产收益保障增收一批。一是逐步提升经营性扶贫资产收益用于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公共事业的工资支出比例,进一步完善扶贫资产台账,摸清扶贫资产底数,管好用好扶贫经营性资产。二是充分发挥光伏电站、沪滇协作项目等经营性扶贫资产的收益分配作用,规范扶贫项目资产收益分配,提取一定比例的收益开发项目运营管护员、保洁员和护路员等公益性岗位和发展公共事业,优先聘请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特别是从脱贫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无业可扶无力致富的弱劳动力和半劳动力、零就业家庭成员中选聘乡村公益性岗位,优先吸纳无法离乡脱贫劳动力参与公共事业,助力脱贫人口就业增收。 
   
(九)引才回乡创业带动增收一批。鼓励返乡入乡创业,积极引导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入乡创业、乡村能人就地创业,帮助有条件的脱贫人口自主创业,并按规定落实税费减免、场地安排、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和创业培训等政策支持。动员返乡创业企业吸纳本地因“照顾家庭”“照管生产”无法离乡脱贫劳动力就业,真正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带动致富。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放在压倒性位置、放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地位来抓,要构建党政同责、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促增收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二)加强计划实施。乡党委政府根据行动计划任务目标,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为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促增收工作提供政策保障,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明确具体举措。各村党总支、村委会、各办公室(中心、所)所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统筹组织、紧盯重点、全力推进,确保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促增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三)加强考核监督。将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促增收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切实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坚持过程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构建常态化工作督促检查机制,定期分析和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成效,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对工作推进情况较好、成效明显的给予通报表扬,对责任不落实、工作推动不力、成效不明显的给予通报批评、约谈,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全面推动责任、政策、工作落实和成效巩固。 
   
   
   
中共铁锁乡委员会  铁锁乡人民政府 
   
                   2023年3月16日 
   
   
   
   
| 已是首条 | 
| 下一条:铁锁乡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计划 | 
主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地址:大姚县金碧镇金平路政务中心    联系电话:0878-6222279
    
        滇ICP备05001067号  网站标识码:5323260002    滇公网安备 53232602000001号
滇公网安备 5323260200000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