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县是以山区为主的农业县,年均气温15.8℃,年均降雨量819.6毫米,年日照2426.8小时,立体气候明显。全县土地总面积604.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7.95万亩,园地面积14.32万亩,林地面积435.09万亩,草地面积52.85万亩,其他用地43.99万亩。
山区面积占大姚县国土面积的81.7%,如何把山地资源发展成为促农增收最大的潜力所在、最大的资源支撑,是摆在大姚县委、县人民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在反复调研、学习借鉴、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按照“压粮、增经、发展特色高效节水农业产业”的思路,突出重点,合理布局,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作出了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盘活山地资源、再造‘绿色银行’”的决定。立足盘活资源,根据县内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现状,将全县计划发展的150万亩核桃、40万亩花椒、15万亩板栗、10万亩桑园、6万亩烟叶和5万亩中药材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把产业安排在适宜区域和能够体现优势的区域,突出用好田好地发展烤烟、蚕桑产业,在山涧箐边大力发展核桃、中药材产业,充分利用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资源,根据花椒耐干旱、耐贫瘠、生长快、收益早的特点,在产业空白区域大力发展花椒种植,形成“三叶进田,三果上坡,满栽满种,科技唱歌”的产业发展思路和布局模式,切实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群众收入。
一、高原特色农业基本情况
2016年末,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8495万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农业产值145770万元,增长3.7%;林业产值86041万元,增长8.0%;畜牧业产值114181万元,增长7.1%;渔业产值2503万元,增长28.0%。
(一)粮食种植产量逐年增长。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生产要求,通过努力,2016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46.99万亩(小春17.76万亩,大春29.23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46738吨,增长1.2%,粮食产量实现了6连增。2015年在金碧、新街两个镇种植楚粳28号优质稻1.15万亩,经省州专家组实地测产验收,平均亩产659.8公斤,实现了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双下降”。
2013----2016年粮食播种产量情况表
| 
 年份 | 粮食播种面积 (亩) | 面积变化 (比上年增减、亩) | 粮食产量 (吨) | 产量变化 (比上年增减、吨) | 同比增长% | 
| 2013 | 456027 | 12316 | 139515 | 3678 | 2.7 | 
| 2014 | 460004 | 3977 | 142654 | 3139 | 2.3 | 
| 2015 | 468089 | 8085 | 145011 | 2357 | 1.7 | 
| 2016 | 469959 | 1870 | 146738 | 1727 | 1.2 | 
(二)烟草产业发展效益逐年提升。在烟叶生产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严格控制总量,规范生产经营,加大科技推广,提高烟叶质量,确保了大姚烟叶生产减量不减收。2016年全县烤烟种植面积5.8万亩,收购烤烟776万公斤,产值23403.4万元,综合均价30.14元。烟农户均收入3.34万元,亩均收入3820.52元,亩均收入比上年增加386.38元,实现烟叶税5148万元;卷烟等增值税2178万元,全年实现烟草税收7326万元,占地方财政预算收入4.56亿元的16%。
2013----2016年烤烟产业情况表
| 类别 
 | 种植面积(亩) | 产量(吨) | 产值(万元) | 综合均价(元) | 税收(万元) | 
| 2013 | 71600 | 8951 | 23333 | 26.1 | 5133 | 
| 2014 | 68633 | 8400 | 22837 | 27.25 | 5024 | 
| 2015 | 56600 | 8190 | 24100 | 29.39 | 5295 | 
| 2016 | 58000 | 7765 | 23403 | 30.14 | 5148 | 
(三)林产业经济成效显著。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木本油料的发展良机,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目标,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发展核桃、花椒、板栗产业。核桃:2016年底,全县核桃种植面积162万亩,核桃产量2.46万吨,较上年增长12.3%;产值6.47亿元,较上年增长4.9%,全县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2959元。花椒:2016年底,全县花椒种植面积40万亩,产量1787.9吨,较上年增长16.1%;产值6458万元,较上年增长19.7%。板栗:2016年底,全县板栗种植面积9.9万亩,产量7437.2吨,较上年增长13.6%;产值5430万元,较上年增长13.9%。
2013----2016年主要林产品情况表
| 
 年份 | 核桃 | 花椒 | 板栗 | ||||||
| 面积 (亩) | 产量 (吨) | 产值 (万元) | 面积 (亩) | 产量 (吨) | 产值 (万元) | 面积 (亩) | 产量 (吨) | 产值 (万元) | |
| 2013 | 1546259 | 17885 | 48345 | 335743 | 1184 | 4035 | 85188 | 5564 | 4619 | 
| 2014 | 1587945 | 19897 | 60685 | 357290 | 1351 | 4607 | 92295 | 6070 | 5099 | 
| 2015 | 1621435 | 21967 | 61661 | 382896 | 1540 | 5397 | 97274 | 6544 | 4764 | 
| 2016 | 1622718 | 24660 | 64735 | 400338 | 1787 | 6458 | 99041 | 7437 | 5430 | 
(四)蚕桑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抓住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机遇,蚕桑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桑园面积、养种数量、蚕茧产量和产值一年一个新台阶,蚕桑产业已初具规模。2016年,全县桑园面积80143亩,产茧2050吨,实现产值7839万元,较上年增长22.4%。蚕桑养殖有效带动了丝绢纺织业的发展,2016年实现丝织业产值16298万元。
2013----2016年蚕桑产业情况表
| 
 年份 | 桑树种植面积(亩) | 蚕茧产量(吨) | 产值(农业、万元) | 蚕丝(工业品、吨) | 
| 2013 | 62803 | 14525 | 6106 | 255 | 
| 2014 | 71245 | 1580 | 6270 | 320 | 
| 2015 | 76357 | 1814 | 6403 | 368 | 
| 2016 | 80143 | 2050 | 7839 | 425 | 
(五)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 “十二五”以来,全县大力发展中药材示范种植基地,培强做大以金碧制药为龙头的药业企业,围绕把大姚建设成为 “彝族药业之乡”的目标任务,至2016年末,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23730亩,产值5225万元,主要品种是红花、天麻、续断等,已引导成立9个专业合作组织和企业开展中药材基地建设。
2013—2016年中药材产业情况表
| 
 年份 | 种植面积 (亩) | 产量 (吨) | 产值 (万元) | 医药制造业产值 (万元) | 医药制造业利税 (万元) | 
| 2013 | 7925 | 1372 | 958 | 15004 | 556 | 
| 2014 | 15373 | 2161 | 3125 | 17457 | 597 | 
| 2015 | 21804 | 3119 | 2565 | 17738 | 787 | 
| 2016 | 23730 | 4664 | 5225 | 3098 | 215 | 
(六)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2016年末,全县生猪存栏36.98万头,出栏28.51万头;家禽存栏94.11万只,出栏112.6万只;牛存栏9.82万头,出栏3.28万头;羊存栏30万只,出栏15.96万只。肉类总产量3.44万吨,禽蛋产量1154吨,蜂蜜产量770吨。全县畜牧业产值113305万元,较上年增长7.1%,占农业总产值的32.6%,人均畜牧业产值4056元。
2013----2016年畜牧业情况表
| 
 年份 | 猪 (头) | 牛 (头) | 羊 (只) | 肉类总产量(吨) | 畜牧业产值 (万元) | |||
| 存栏 | 出栏 | 存栏 | 出栏 | 存栏 | 出栏 | |||
| 2013 | 289426 | 286665 | 85218 | 34890 | 239338 | 170297 | 34750 | 90089 | 
| 2014 | 320783 | 296122 | 91160 | 35301 | 259726 | 169784 | 35705 | 99240 | 
| 2015 | 343224 | 288350 | 95337 | 33708 | 273425 | 161762 | 34818 | 106511 | 
| 2016 | 369899 | 285102 | 98217 | 32768 | 300028 | 15628 | 34386 | 113305 | 
二、取得的成效
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发展特色农业,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实效。
(一)产业发展特色鲜明。过去以粮、烟、畜为代表的传统农业生产结构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变,核桃、花椒、板栗、蚕桑、中药材成为最具大姚特色、最有发展前景的绿色产业,以核桃、蚕桑、花椒、中药材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应运而生。目前,全县共有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5家,州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3家,有5家企业获得了10个农产品质量认证,其中有机食品认证2个,绿色食品认证8个。2016年18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208902万元,利润总额13482万元,上缴税金 5876万元,出口创汇277万美元。
(二)农民增收成效明显。随着核桃、花椒、板栗、蚕桑、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山区农民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过去无人问津随手栽种的核桃树已成为大姚山区农民的“摇钱树”“养老保险”和“绿色银行”,核桃、蚕桑、花椒、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大姚县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截至2016年末,农民人均核桃收入2959元,农民人均蚕桑收入358元,农民人均花椒收入295元,农民人均板栗收入248元,农民人均中药材收入241元。农民收入的增加,带来了农村面貌的巨大变化,很多农民主动在住房、饮水、行路、用电、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加大投入,农村基础条件不断改善。一些昔日边远、贫穷的“贫困村”变成了“富裕村”。
(三)生态建设扎实改善。按照“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发展产业化”的理念,大姚把特色农业产业作为生态产业主要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县推进。把全县的“天保”、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绿化造林、扶贫、水保等项目与核桃、花椒、中药材等产业有机结合,把生态发展、经济发展融为一体,互为条件,相互促进,推行核桃花椒板栗桑园套种、林粮间作等方式,扩大核桃、花椒、板栗、蚕桑种植面积,改善和优化核桃、花椒、板栗、蚕桑种植条件,进而实现县域生态经济的重建和产业生态的再造,2016年末,全县森林覆盖面积278196.6公顷,自然保护区面积1231.4公顷,森林覆盖率67.1%。
三、困扰发展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薄弱。多年来,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温饱工程、中低产田地改造等项目的实施,高稳农田面积有所增加,但标准化高产稳产农田比重小,农田基本建设不配套。中低产田地面积大,现有的24.64万亩常用耕地中,仍有13.21万亩的中低产田地,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3.6%。山区、半山区水利设施不足,灌溉条件差,影响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二)结构调整优化限制因素多。一是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繁,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二是立体气候突出,土壤肥力差异明显,区域性强,限制了作物品种集中规模布局。三是山区、半山区少数民族地区比较贫困,居住地分散,交通条件差,农产品生产和经营难于得到有效组织。四是农民市场主体意识差,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五是由于农业投入有限,农业科技装备不足、农业技术推广有所弱化,科技转化率低,与新形势下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
(三)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对经营主体提供信息、政策和法律咨询及产后的销售、运输、加工等服务领域尚未全覆盖,社会化、网络化服务体系尚未健全,难以适应农业生产商品化发展的需要。
四、主要措施和努力方向
(一)健全特色产业投入增长机制。深化对特色产业化发展的认识,统筹规划全县特色产业发展布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择优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培育优质名牌,提高农业产业规模效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一是持之以恒加大对特色产业发展的投入,整合各项涉农资金集中建设、逐片推进。二是充分发挥金融信贷作用,加大对产业的支持力度。建立面向特色产业的小额贷款扶持机制,扩大信贷规模,开展以“三权三证”抵押为重点的符合产业特点的多种信贷融资业务。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措施,广辟融资渠道,吸引更多资金投入特色产业,引导企业、社会团体、私营业主、个人等参与特色产业建设。
(二)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按照“一主多元”原则,聚集全县农技推广队伍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等各方的广泛参与,建立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强化特色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三)构建新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着力构建适应于新型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县、乡、村三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形式多样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和“可视农业”,为农业决策管理、生产、加工、经营、消费快速提供信息;积极开展远程教育、技术咨询、市场沟通、消费指导、电子商务等服务,最大程度满足农业信息资源的获取、共享和交流,促进科学决策、优化结构、市场流通、安全消费等。
(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加大对特色农业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基地建设、品牌创建、新产品研发、电力商务建设等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延伸特色优势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性标志、名优农产品的商标品牌建设,积极培育地理标志、驰名商标。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培育扶持力度,引导其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刚强销关系,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发展成为经济实体,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产业发展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 上一条:大姚县1-9月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 | 
| 下一条:1-8月我县经济运行持续稳健发展 | 
主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地址:大姚县金碧镇金平路政务中心    联系电话:0878-6222279
    
        滇ICP备05001067号  网站标识码:5323260002    滇公网安备 53232602000001号
滇公网安备 5323260200000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