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在州委、州政府坚强领导下,县委、县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州委“1133”战略和县委“1234”发展目标,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综合 
    
201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97566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1432万元,增长5.7%,拉动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65504万元,增长9.8%,拉动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56827万元,增长4.6%,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0.1%、56.2%和23.7%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23:38:39变化为26:37:37。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34758元,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34687元;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463742万元,较上年增长7.2%,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7.5%。 
   
表1:大姚县2019年生产总值和非公经济增加值 
    
|  指标 
        | 生产总值(GDP) 
        | 非公经济增加值 
        | |||
| 绝对额(万元) 
        | 比上年增长% 
        
        | 绝对额(万元) 
        | 比上年增长% 
        | ||
| 合计 
        | 975667 
        | 7.1 
        | 463742 
        | 7.2 
        | |
|   第一产业 
        | 261432 
        | 5.7 
        | 81883 
        | 7.0 
        | |
|   第二产业 
        | 365504 
        | 9.8 
        | 207644 
        | 9.7 
        | |
|      工业 
        | 222954 
        | 18.2 
        | 118013 
        | 19.0 
        | |
|         规上工业企业 
        | 202353 
        | 19.1 
        | 97412 
        | 19.3 
        | |
|         规下工业企业 
         | 20601 
        | 9.5 
        | 20601 
        | 9.5 
        | |
|     建筑业 
        | 142521 
        | -4.9 
        | 89646 
        | -4.8 
        | |
|   第三产业 
        | 365827 
        | 4.6 
        | 174215 
        | 3.8 
        | |
|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 36509 
        | 5.0 
        | 24461 
        | 5.0 
        | |
|     批发和零售业 
        | 71959 
        | 6.0 
        | 44826 
        | 5.8 
        | |
|     住宿和餐饮业 
        | 19341 
        | 7.1 
        | 19225 
        | 7.2 
        | |
|     金融业 
        | 32662 
        | 0.1 
        | 1927 
        | 1.8 
        | |
|     房地产业 
        | 56590 
        | 0 
        | 55656 
        | 0 
        | |
|     其他服务业 
        | 131699 
        | 8.2 
        | 20948 
        | 10.6 
        | |
2019 年末全县全社会从业人员200340人,比上年增长0.1%。按产业来看:第一产业118000人,下降0.2%;第二产业29283人,增长0.4%;第三产业53057人,增长0.6%,从业人员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58.9︰14.6︰26.5;年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落实就业2.94万人,新增城镇就业573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66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全县城镇化率39.6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4%,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9%。  
   
| 
          表2  2019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
| 指标 
         | 物价指数 
         | 
|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102.4 
         | 
|     食品 
         | 106.4 
         | 
| 其中:粮食 
         | 99.9 
         | 
|            烟酒及用品 
         衣着 
         | 101.3 
         103.4 
         | 
|     居住 
         | 101.8 
         |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100.3 
         | 
|     交通和通信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 99.3 
         104.9 
         | 
|     教育文化用品及娱乐 
         | 100.4 
         | 
|     其他用品和服务 
         | 100.0 
         | 
| 
         | 
         | 
    
二、农业 
    
全年实现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409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8%。其中:农业产值183124万元,增长5.3%;畜牧业产值146624万元,增长4.4%;林业产值110637万元,增长8.4%;渔业产值3714万元,增长10.3%。 
   
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666148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3526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52622亩,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比62:38。实现粮食总产量131423吨,比上年增产2591吨,增长2.0%,其中:夏粮30424吨,增长2.1%,秋粮100999吨,增长2.0%;全年实现油料产量4014吨,同比增长14.2%;2019年全县种植烤烟5.29万亩,实现烤烟产量7130吨,实现产值20144万元,综合均价28.25元/公斤,实现烟叶税收4431万元;核桃种植面积164.7万亩, 核桃产量达31389吨,较上年增长6.2%,实现核桃产值73765万元,较上年增长5.7%;桑树种植面积8.59万亩,全年实现蚕茧产量2710吨,增长9.9%,实现产值15424万元,增长9.9%;花椒种植面积41.6万亩,花椒产量2306吨,增长10.6%。 
   
年末生猪、羊、大牲畜分别存栏262851头、264241只和82643头,分别较上年增长0.6%、5.2%和3.1%。 
   
| 表3:201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 ||
| 
        | 
        |   单位:吨 
         | 
| 产品名称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粮食 
        | 131423 
        | 2.0 
        | 
| 夏粮 
        | 30424 
        | 2.1 
        | 
| 秋粮 
        | 100999 
        | 2.0 
        | 
| 烤烟 
        | 7130 
        | 
        | 
| 油料 
        | 4014 
        | 14.2 
        | 
| 水果 
        | 15029 
        | 5.3 
        | 
| 核桃 
        | 31389 
        | 6.2 
        | 
| 板粟 
        | 8635 
        | 0.8 
        | 
| 花椒 
        | 2306 
        | 10.6 
        | 
| 松籽 
        | 710 
        | 6.3 
        | 
| 蜂蜜 
        | 889 
        | 4.2 
        | 
| 蚕茧 
        | 2710 
        | 9.9 
        | 
| 
        | 
        | 
        |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9年,全年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05572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同比增长1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900842万元,同比增长25.5%;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48986万元,同比下降19.6%;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22954万元,同比增长18.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02353万元,增长19.1%,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20601万元,增长9.5%。 
   
全县生产铜精矿含铜6704吨,同比下降7.8%;生产铸件21985吨,增长8.9 %;全年发电6814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8.5%;生产自来水325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7.9%;多色印刷品96.2万对开色令,增长42.7%,蚕丝21吨,下降95.3%,棉纱3161吨,下降11.2%。 
   
| 表4:2019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 |||
|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 
        | 
| 铜精矿含铜 
        | 吨 
        | 6704 
        | -7.8 
        | 
| 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68145 
        | 18.5 
        | 
| 铸铁件 
        棉纱 
        | 吨 
        吨 
        | 21985 
        3161 
        | 8.9 
        -11.2 
        | 
| 砖 
        | 万块 
        | 66820 
        | 33.8 
        | 
| 多色印刷品 
        | 万对开色令 
        | 96.2 
        | 42.7 
        | 
| 蚕丝 
        纸质品 
        | 吨 
        吨 
        | 21 
        690 
        | -95.3 
        36.9 
        | 
| 自来水生产量 
        | 万吨 
        | 325 
        | 17.9 
        | 
| 商品混 泥土 
        | 万立方米 
        | 61.47 
        | 49.9 
        | 
| 饮料 
        | 吨 
        | 11745 
        | 15.2 
        | 
| 营养保健品(蜂蜜) 
        中成药 
        | 吨 
        吨 
        | 4383 
        34.25 
        | 20.6 
        7.0 
        | 
| 人造板 
        | 立方米 
        | 98796 
        | 10.0 
        | 
全县有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法人企业5户,较上年减少1户,建筑业企业平均从业人员6801人,增长11.1%;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22422万元,比上年增长16%;年内房屋施工面积45.61万平方米,较上年下降9.9%,房屋竣工面积37.27万平方米,较上年下降0.5%;实现营业收入192975万元,较上年增长5.8%,上交 税金7994万元,较上年下降6.5%,实现利润7560万元,较上年下降4.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13361万元,比上年下降28.1%。按投资主体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325036万元,下降60.6%,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04222万元,增长76%,私营企业及其他投资384103万元,增长55.1%,;按投资类型分:项目投资748950万元,下降31.2%,房地产开发投资64411万元,增长47.3%;按产业类型分:第一产业投资169271万元,下降2.5%、第二产业投资188668万元,增长13.6%、第三产业投资455422万元,下降42.5%;按行业分:农业投资169271万元,下降2.5%、工业投资188688万元,增长26.3%;房地产开发投资36082万元,增长13.6%、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投资261701万元,增长19.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70101万元,下降57.5%、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完成投资35636万元,增长188.9%、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投资3019万元,下降32.8%、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16741万元,增长1.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8773万元,增长8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4953元,增长2.1%、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投资25279万元,增长10.0%、公共管理业和社会组织投资10164万元,下降87.3%。 
   
五、国内贸易和招商引资 
    
2019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590万元,同比增长12.0%。按销售地分:城镇实现231156万元,同比增长12.1%,乡村实现101353万元,同比增长11.8%;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36754万元,增长10.9%,零售业实现255934万元,增长12.1%,住宿业实现9573万元,增长12.3%,餐饮业实现30248万元,增长12.5%。 
   
2019年引进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0个,签约资金191.59   亿元,实际到位州外资金147.04亿元,同比增长20.3%。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县内公路通车里程3019公里,比上年末增加33公里。年末全县机动车保有量59183辆,其中小型汽车21178辆。 
   
全年完成客运周转量12720.45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25657.5万吨公里。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262.24万元,电信业务总量50167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261部,移动电话用户157358部;互联网宽带接入用入54528户,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6509万元,比上年增长5.0%。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2019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75116万元,比上年减收3914万元,下降4.9%;(1)上划中央收入完成14021万元,比上年减收6387万元,下降31.3%;(2)上划省级收入2537万元,比上年增减收858万元,下降25.3%;(3)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8608万元,比上年增收3331万元,增长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7242万元,比上年减收9634万元,下降26.1%;非税收入完成31366万元,比上年增收12965万元,增长70.5%;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5842万元,比上年减收6695万元,下降53.2%。地方财政预算支出244677万元,比上年增支1221万元,增长0.5%。 
   
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915017万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02686万元,比上年增长10%;各项贷款余额675059万元,比上年增长9.2%; 
   
八、教育、文化和卫生 
    
全县有普通完全中学2所,普通高中教学班107个,高中在校生4759人,当年招生1547人,毕业生1591人;有普通初级中学12所,教学班192个,初中在校生8008人(含完全中在校学生),招生2710人,毕业生2783人;有普通小学107所(其中完全小学42所),有教学班580个,在校学生14681人,当年招生2375人,毕业生2682人;有幼儿园109所(其中社会力量办学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5897人,招生2930人。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903人, 招生396人,毕业生406人。全县学前1年儿童入学率达99.25、学前3年儿童毛入园率85.76%;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队段毛入学率113.21%,小学巩固率达99.85%;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94%、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16.21%,初中巩固率100%;残疾儿童入学率100%。。全部普通中学公办教职工1188人,其中:专任教师1023人。全部普通小学公办教职工1260人,其中专任教师1014人。职业教育教职工81人,其中专任教师60人。幼儿园教职工495人(公办教职工239人),专任教师266人。 
   
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众文化馆、文物管理所、档案馆、公共图书馆各1个,乡镇文化服务中心12个。全县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8.8%,广播覆盖率达97%。 
   
全县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97个,其中:国家医疗卫生机构20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6个,乡镇卫生院14个),村卫生所(室)141个,个体诊所33个。全县有开放病床1500张,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床位5张。国家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1900人(其中乡村医生304人,个体诊所医务人员80人),有卫生技术人员1428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1人。全县医疗卫生覆盖率达100%,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健全。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8.12万人,人口出生率12.01‰、死亡率7.01‰、自然增长率4.01‰。按公安户籍人口统计,全县年末户籍总人口281266人,其中乡村人口206431人,城镇人口74853人。按卫健局统计全年出生人口2572人,人口出生率9.08‰,死亡人口2193人,死亡率7.74‰,人口自然增长率1.34‰。 
   
全县少数民族人口104838人,占总人口的37.3%,其中:彝族9533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3.9%;傣族426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傈僳族271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97%; 苗族66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24%,回族35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1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4.4。 
   
2019年末,全县年末农村贫困人口691人,比上年末减少1441人,贫困发生率0.33%,比上年的1.03%下降0.7个百分点。 
   
全县居民可支配收入17547元,较上年增长8.3%。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127元,增长7.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03元,增长9.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911元,同比下降33.2%,其中食品消费支出3653元,同比下降2.4%,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恩格尔系数22.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475元,增长24.3%,其中食品消费支出2462元,增长3%,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恩格尔系数23.5%。 
   
年末全县城镇基民养老保险参保20202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88361人,参保率100%,发放基本养老金人数47634人,发放养老金27573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0412人,支付工伤保险人次412人,支付工伤保险金1864万元;失业保险参保7100人,支付失业保险待遇2641人次,发放失业救济金234.57万元;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6448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48793人。 
   
全县有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19个,农村五保户供养人数1376人,其中:集中供养594人,分散供养782人;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26人,农村人口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8615人,开展临时救助人数4482人。 
   
十、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县国土面积4146平方公里,年末实有常用耕地245434亩,其中:水田118150亩,旱地127284亩; 2019年全县有中小型水库75座,塘坝892个,蓄水工程总库容量10656.43万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Ⅰ)型23座,小(Ⅱ)型51座,总库容量9920.43万立方米;塘坝数量892座;水窖71287座;全年总供水量7702万方米,其中:农业灌溉供水5836.13万立方米,工业生产供水343万立方米,城镇生活供水470.28万立方米,乡村生活供水315.46万立方米,人工生态环境供水37.13万立方米。 
   
全年能源消费总量28.2万吨标准煤,较上年同期增长2.8%,其中:第一产业消费2.2万吨标准煤,增长1.4%,第二产业消费8.8万吨标准煤,增长3.5%,工业消费7.3万吨标准煤,增长5.6%,第三产业消费9.4万吨标准煤,增长1.9%;万元单位GDP能耗0.3吨标准煤,较上年下降3.98%,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0.2吨标准煤,同比下降9.6% 
   
全县森林覆盖率69.52%;全年降雨量545.4毫米,年平均气温17.4℃,年日照2980小时;2019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0.8108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7.3%,建成区绿地率达到 34.3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6%。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388起,死亡19人,受伤786人,直接经济损失194万元。其中:道路交通事故2360起,死亡19人,受伤786人,直接经济损失168万元;火灾事故28起,直接经济损失25.4万元;企业生产安全事故0起;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195人。 
   
| 上一条:大姚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 下一条:大姚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主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地址:大姚县金碧镇金平路政务中心    联系电话:0878-6222279
    
        滇ICP备05001067号  网站标识码:5323260002    滇公网安备 53232602000001号
滇公网安备 5323260200000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