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我县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工作,强化农技体系公益性服务,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赋能乡村振兴,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年度目标
全县打造6个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其中粮油类4个),开展6场(次)年度主推技术展示示范活动,遴选76名县乡农技人员参加5天以上异地脱产培训,推荐农技推广骨干人才5名参加省级培训,招募5名特聘农技员,培育2个科技示范主体,实施5项重大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全县不低于95%的基层农技人员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开展指导服务。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示范主体开展“五良”融合集成技术示范推广,确保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95%,增强“推技术、提单产”的内生动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农民增收。
二、重点任务
围绕我县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提单产行动和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引领作用,激发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推广主体活力,集成“四新”技术(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聚集各方面资源要素,大力推进粮食稳产增产,促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一)科技支撑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贯通农技推广体系、农技创新体系、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及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开展科技支撑水稻、玉米、大豆、油菜等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针对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制约因素,形成本地化综合技术方案,推进水肥一体化,促进大面积增产。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在粮食生产重点乡镇全覆盖开展综合技术方案的示范展示,大幅提高技术入户率到位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着力支撑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推进优良品种、配套技术、管理措施集成应用,推广高效轻简化生产模式,注重培育新主体和带动小农户相结合,把新经营主体作为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重要主体来进行培育。(责任领导:罗丙洪。责任单位:局科学技术与渔业渔政管理股、局种植业与农药管理股、县农业技术机械推广中心、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农广校)、各乡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二)确保农技推广服务下沉生产一线。遴选推介一批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组织开展现场观摩、经验交流、技能培训等活动。各单位要结合职能职责,开展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试验示范、动植物疫病虫害监测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防灾减灾等技术服务,强化推广体系公益性职责履行。县乡农技人员要包村联户做好技术指导服务,每名联系指导县域内5户农业生产大户或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先进实用技术进村入户到田。(责任领导:局领导班子成员。责任单位:局属各单位、各乡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三)提升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素质。制定基层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培训计划,推荐5名业务能力强、带动影响力大的农技推广年轻骨干人才,分批参加省级组织的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培训,遴选县乡76名在编在岗农技人员,参加5天异地脱产培训,提高县乡农技人员服务乡村振兴能力。(责任领导:罗丙洪。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农广校)、各乡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四)打造先进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平台。围绕粮食安全和发展我县特色优势产业,按照技术示范到位、农民培训到位、产业引领到位的要求,建设示范带动效果明显、长期稳定的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6个(桂花镇大村水稻种植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石羊镇清河村水稻种植科技示范展示基地、龙街镇仓屯村水稻种植科技示范展示基地、金碧镇平山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石羊镇优质蚕桑科技示范展示基地、三台乡过拉地村中药材种植科技示范展示基地)。遴选培育2个技术能力较强、帮扶意愿较高的农技推广社会化服务组织或个人为示范主体(粮油种植或农机服务1个、养殖1个),以“创高产增效益”为着眼点,加快关键技术示范推广。各责任单位要规范基地管理,明确年度技术示范和服务任务,健全管理评价制度,统一树立规范标识,提升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平台的设施条件和信息化水平,强化本区域内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全覆盖试验示范,更好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的引领带动作用。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一批农民技术员,加快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展示应用。(责任领导:罗丙洪、毕以辉、薛栋国;责任单位:局科学技术与渔业渔政管理股、种植业与农药管理股、畜牧兽医股、县农业技术机械推广中心、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县乡村产业发展中心、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农广校)、桂花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石羊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龙街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金碧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三台乡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五)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确保县乡在岗在编农技人员岗位数量与上年保持稳定,推动涉农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切实提高粮食安全科技支撑能力。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农技推广队伍,继续实施完善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逐步规范特聘农技员管理,科学编制招募计划、规范招募程序、完善续聘管理、优化评价激励机制,将“土专家”、“田秀才”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等逐步吸纳为农技推广服务力量。2025年招募聘用5名特聘农技员(粮油类3名、养殖类2名)。(责任领导:局领导班子成员;责任单位:局科学技术与渔业渔政管理股、种植业与农药管理股、畜牧兽医股、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农广校)、各乡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六)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引导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单位、专业服务组织、科技水平高的新型经营主体创新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全程机械化、“互联网+农机作业”等服务模式,为农户提供“耕、种、收、防、管、烘干、存储、加工”等全程科技服务。结合我县产业发展和技术推广需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种养大户、高素质农民等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遴选推介技术水平高、服务效果好的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发挥典型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支持建设星级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社会化服务组织规范化管理。(责任领导:局领导班子成员;责任单位:局科学技术与渔业渔政管理股、种植业与农药管理股、县农业技术机械推广中心、县乡村产业发展中心、县农经站、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农广校)、各乡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七)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建设。各乡镇及局属各单位在职在编农技人员须安装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并使用手机APP开展线上线下农技推广服务,在线展示工作成效。同时做好农技推广机构和人员的注册更新,确保农技人员数量保持稳定。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农广校)要及时上传年度实施方案、组建技术团队、发布主推技术、安排部署农技推广工作等相关正式文件, 每年须完成填报10条以上工作动态(其中组织管理类动态不少于2 条),工作动态审核通过率达到90%,并争取1条工作动态被列为重要动态。及时在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管理平台更新项目资金支出进度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责任领导:罗丙洪;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农广校)、局属各股室(站所)、12个乡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八)统筹各方力量促进农技推广。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积极配合省、州科技创新、产业体系、技术服务团、院士 (专家)工作站、农广校等一切服务本地农业发展的团队开展相应农技推广工作,同时也要争取各类专家支持本地农技推广体系工作。突出关键环节,从种到收、环环紧扣、一招不落,服务经营主体把地种好、把田管好、把虫治好、把灾防好、把粮收好。加强同农业科研院校合作,发挥其人才、成果、平台等优势,通过院地合作、校地合作等方式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建设农业科技现代化县,为建设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蓄积力量。(责任领导:局领导班子成员;责任单位:局科学技术与渔业渔政管理股、局属各站所、12个乡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三、经费开支要求
项目实施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资金分配方案,对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负责。项目经费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和浪费,对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贪污浪费等违纪违法行为,一经查实,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并按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四、工作进度
(一)准备阶段(2025年2月21日至4月30日)。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团队,完成主推技术、示范基地、示范主体的遴选确定,制定项目实施方案、资金使用明细方案、制定培训计划、遴选特聘农技员等工作。
(二)实施阶段(2025年2月21日至11月30日)。按照省州要求,分批组织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异地脱产培训,开展技术培训及指导服务、示范基地打造、示范主体培育、发放物化补贴等具体工作。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开展服务,完成“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管理信息系统”网上填报各项任务。
(三)总结验收阶段(2025年11月30日至12月20日)。对照项目任务进行完善扫尾,12月10日前主要完成项目工作总结、绩效评价报告典型材料的上报,12月20日前按照省、州农业农村部门要求做好项目验收准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1.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为加快推进项目实施,成立大姚县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 何兴贵 局党组书记
王建禹 局长
副组长:罗丙洪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毕以辉 党组成员、副局长
郑丽芹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薛栋国 局党组成员
毛文培 局党组成员
梁晓波 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
成 员:郑海静 局机关党委办公室主任
赵海云 局办公室主任
杨学平 局人事股股长
龚靖益 局种植业与农药管理股股长
高 祥 局畜牧兽医股股长
高勇云 局财务股股长
王 成 局科学技术与渔业渔政管理股股长
陆利鹏 局乡村振兴服务股股长
何 劲 县农业技术机械推广中心主任
王 睿 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胡云山 县乡村产业发展中心主任
何明志 县农广校常务副校长
12个乡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项目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由罗丙洪兼任,工作人员何明志,统筹推进项目实施各项工作。
2.组建技术指导团队。为各示范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指导,对接省州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各级产业技术专家组开展相关工作。参与科技示范主体、特聘农技人员的评审确定及考核管理。
(1)种植业技术指导专家组
组长:王宝书 县农业技术机械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
成员:龚靖益 局种植业与农药管理股股长、高级农艺师
何 劲 县农业技术机械推广中心主任、农艺师
胡云山 县乡村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
冷莉芳 县农业技术机械推广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
丁志勇 县农业技术机械推广中心副主任、工程师
(2)畜牧业技术指导专家组
组长:钟建全 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高级兽医师
成员:王睿 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兽医师
高 祥 局畜牧兽医股股长、兽医师
孙丽彩 局畜牧兽医股兽医师
毛家良 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师
3.明确项目实施责任。各责任单位要按照相关要求,及时开展相关工作并于4月30日前制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组织建设任务的全面执行实施。
(1)桂花镇大村水稻种植科技示范展示基地
责任单位:县农业技术机械推广中心、桂花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责任领导:罗丙洪;责任人:何劲、姜明丽
(2)石羊镇清河村水稻种植科技示范展示基地
责任单位:县农业技术机械推广中心、石羊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责任领导:罗丙洪;责任人:何劲、梁天新
(3)龙街镇仓屯村水稻种植科技示范展示基地
责任单位:县农业技术机械推广中心、龙街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责任领导:罗丙洪;责任人:何劲、徐春发
(4)金碧镇平山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科技示范展示
责任单位:县农业技术机械推广中心、金碧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责任领导:罗丙洪;责任人:何劲、罗逵
(5)石羊镇优质蚕桑科技示范展示基地
责任单位:县乡村产业发展中心、石羊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责任领导:薛栋国;责任人:胡云山、梁天新
(6)三台乡过拉地村中药材种植科技示范展示基地
责任单位:县乡村产业发展中心、三台乡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责任领导:薛栋国;责任人:胡云山、王云龙
(二)加强绩效管理
按照《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绩效管理办法》,明确绩效目标,强化过程管理,严格绩效考核。建立健全项目执行定期调度督导机制,及时掌握项目执行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实施单位要有序高效推进项目实施,及时妥善处理项目执行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依托“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实施绩效管理,取得良好绩效评价结果,为下年度项目资金争取打好基础。
(三)加强总结宣传
各乡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局机关有关股室、局属有关事业单位,要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展示、示范主体培育、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农技人员培训、特聘农技员服务、信息化服务等工作,总结经验,挖掘典型,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通过现场观摩、典型交流等方式加以推广,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渠道推介宣传,展示农技推广成果,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农技推广工作的良好氛围,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已是首条 |
下一条:大姚县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工作实施方案 |
主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地址:大姚县金碧镇金平路政务中心 联系电话:0878-6222279
滇ICP备05001067号 网站标识码:5323260002 滇公网安备 532326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