偰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提案,已交我单位和县教体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全县青少年普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建议针对性、操作性都很强。在今后的工作特别是“八五”普法规划中,我们将参照您的建议,进一步强化青少年法治教育。现将您提出的建议作如下答复:
一、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七五”普法规划,以学校教育为重点,以家庭教育为着力点,以社会教育为切入点,积极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工作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全面开展。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坚持把青少年列入“七五”普法规划和年度普法工作计划的重点,做到长规划短安排。围绕“七五”普法规划,县司法局认真履行对全县普法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检查、考核”的职能职责职权,制定全县普法责任清单,明确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公、检、法、司法行政、团委、妇联等部门在青少年普法工作中各自承担的普法责任,调整充实了由公、检、法、司法行政干警、律师等为主要成员的“普法志愿者”担任全县95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督促各有关部门落实“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形成了责任明确、协调配合、重点突出、措施精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体系。
(二)加强课堂教学,发挥主渠道作用。
围绕目标,按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切实发挥学校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认真抓好法治教育的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工作,逐步建立学校法治教育课程体系,使法治教育成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县学校法治课堂教育主要结合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进行,分阶段普及基本法律常识。县教体局要求各中小学校每周至少安排1课时法治教育课,同时每年春秋两季开展开学 “法治第一课”,组织学生学习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加强青少年学生守法的养成教育,使他们懂得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行为习惯,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三)开辟第二课堂,拓展青少年法治教育途径。
坚持目标导向,创新方式方法,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增强普法针对性和效果。一是落实法治副校长制度。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制度,明确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工作职责,规范法治副校长的管理,切实发挥法治副校长在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的作用。按照工作要求,我县各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率达到100%,法治副校长到学校举办法治讲座每年不少于2次。尤其是针对近年来未成年人性侵猥亵案件,县检察院专门成立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联合县教体局制定关于加强校园性侵综合治理的工作方案,建立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制度,以乡镇为单位,把对各乡镇学校普法教育责任划分到个人,由检察长带头对各乡镇学校制度化开展青少年心理疏导、法治宣传、法治教育等工作。二是丰富法治宣传教育形式。为提高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针对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从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利用“校园安全周”活动,开展防溺水、反恐防暴、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道路交通现场演练,组织学生参加消防知识竞赛、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了青少年法治观念和安全防范能力;利用校园电视、广播系统播放“今日说法”、“法治视界”等法治栏目,教育引导青少年法学法守法用法,远离违法犯罪;利用“12·4”国家宪法日暨法治宣传月,组织开展“晨读宪法”、“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法律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增强青少年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思想自觉;开展“扫黑除恶知识进校园”“民法典进校园”“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校园”宣讲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法治思维思考问题、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安排学生把法治知识带回家,家长和让学生共同学习,将法治教育从学校延伸到社区、村组和家庭;开展“检察开放日”“警营开放日”“军营开放日”等活动,等丰富多彩、活泼生动的形式,提高了法治教育的吸引力,增强了法治教育活动的效果。三是发挥法治教育基地作用。建立青少年法治实践工作机制,依托多种课外活动基地开展法治教育。利用已建成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青少年模拟法庭、法治文化书画院、国防教育大街等法治教育阵地开展法治实践活动,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如组织参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开展模拟庭审活动、观看法治电影、开展青少年法治书画大赛参、等实践教育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在实践中得到启迪,在警示中得到教育。
(四)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以创建“平安校园”为抓手,联合县综治委、县公安局县文旅局、县市管局等部门整治校园周边非法设置文化娱乐场所,清理学校周边网吧、游戏厅等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娱乐场所;清理涉及反动、色情、暴力等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非法出版物。联合县公安局对校园周边社会治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打击校园周边抢劫、暴力伤害、绑架、偷盗等违法行为,处置涉及校园矛盾纠纷,改善校园的周边环境,排除校园治安安全隐患,营造安全、健康、和谐的校园周边环境。目前,全县95所中小学校已全部创建为县级“平安校园”,42所中小学创建为州级“平安校园”,10所中小学校创建为省级“平安校园”。
二、下步努力方向
结合您提出的三点建议,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工作:
(一)加强工作督导,层层压实责任。
在“八五”普法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履行“统筹、协调、指导、检查、考核”的职能职责职权,进一步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运行机制和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制定更有效更管用的工作措施,进一步压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执法司法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责任,切实把“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到部门科、所、队、庭、室,落地到各中小学校,让法治教育成效在青少年学习、生活中体现。
(二)提高政治站位,转变教育理念。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法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放眼全局,放眼未来,树立“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成才,但要最大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人”的教育理念,转变把录取率、升学率作为学校优劣的唯一标准的观念,转变重分数、轻法治的观念,把法治教育放到更高更重要的位置来定位,全面贯彻《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坚持守好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切实发挥学校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认真抓好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工作。同时,要创新载体和方式,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和法治教育阵地新载体,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增强青少年学法兴趣,提升学生的法治获得感。
(三)同频共振,形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合力。
以深化法治创建、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工作为契机,加强与司法、综合治理、公安等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和职能,配合好职能部门开展学校法治教育和周边专项整治活动,净化社会法治环境,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四)建立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预防犯罪,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将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顶层设计”,会同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教体局、关工委、团县委、妇联等部门,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完善法治副校长工作机制,规范法治副校长工作职责,确保法治副校长教学有计划、活动有安排、工作有保障。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的联动,通过家长座谈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渠道,引导家长参与青少年法治教育,并把家长作为学校法治教育的辐射对象。以“小手牵大手”为载体,让学生担当“学法宣传员”,向自己的父母、亲属进行宣传,共同学法,并要求家长经常对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协助学校做好学生在校外的法治教育和监督工作守法,推动家校联合普法,实现“小手拉大手,大手带小手”效应。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全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大姚县司法局
2021年5月8日
联系人:紫映军 联系电话:0878—6148178
上一条:大姚县司法局关于对政协大姚县九届五次会议第204号提案的答复 |
下一条:大姚县司法局关于对政协大姚县九届一次会议第205号提案的答复 |
主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大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地址:大姚县金碧镇金平路政务中心 联系电话:0878-6222279
滇ICP备05001067号 网站标识码:5323260002 滇公网安备 532326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