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正文

大姚县司法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索 引 号:dyx008/2025-00015 公开范围:公开 发布机构:大姚县司法局 主 题 词: 生效日期: 文  号: 标  题:大姚县司法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生效日期:


大姚县人民政府:

今年以来,大姚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标对表《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各项目标任务,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发展新成效,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大姚实践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持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1.深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一是推进乡镇明责赋权扩能改革。建立赋权事项动态调整机制,赋权乡镇109项县级行政职权事项;编制公布《大姚县乡镇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2024年版)》217项(法定职权事项108项、赋权事项109项),实现“一张清单明权责”。二是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和实施清单标准化。梳理、编制、发布县级1459项、乡(镇)级99项、村(社区)级49项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更新完善本级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1428项,实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三是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审批服务。制定《大姚县政务服务容缺受理制度》,公布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清单43项、第一批政务服务容缺受理事项清单125项,共开展项目审批、企业开办、登记变更、注销登记、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等商事领域“容缺受理”3512件。四是整合办事流程。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模式,减少窗口38个,压缩率69.1%。整合优化各部门、各层级关联政务服务事项流程,实现办理时限、办理环节、办理材料“应减尽减”,157项异地事项实现“跨省通办”,1000余项高频事项实现“省内通办”,全县网上可办率99.92%,全程网办率98.76%,电子印章加盖率98%,办结率100%。

2.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一是细化目标任务抓精细化管理。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将“暖心行动”任务分解为5个方面29项具体措施,压实到各相关部门。二是强化问题整改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工作措施重点任务落实,督促大姚县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清除隐性壁垒专项整治发现问题整改,使用电子投标保证金保险保函项目28个317笔,释放、盘活投标企业原需交付的保证金1307.7万元,减免保证金额682.5万元,减免率66.76%。

3.扎实推进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以“云南智慧公共法律服务云平台”为枢纽,全县142个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21家法律服务机构、46名法律服务人员共接待来电来访群众22500余人次,受惠群体68700人次,开展法治宣传和为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814场次,办理各类法律服务案件1722件(其中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98件,免除受援人法律服务费600余万元、为受援人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1628万元),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不断增强。

4.全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是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全覆盖。全年录入282.12万余条,通过信用中国向社会共享开放和提供信用核查渠道,驱动营商环境“加速跑”。二是专项治理扎实有效。累计归集双公示信息4205条,督促和协助25户企业完成信用修复。三是广泛开展诚信宣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云南省社会信用条例》,探索创新开展“诚信八进”实践活动,结合“3·15”“信用关爱日”等重点时段开展宣传,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份,营造了诚实守信、履约践诺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扎实抓好规范性文件管理,依法行政更加规范统一

1.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云南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做好规范性文件立、改、废工作,对县人大常委会历年制定的34项制度进行识别,制定规范性文件22件,对其中的5件进行修订,新制定规范性文件2件。

2.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进一步完善全县规范性文件制定与备案登记制度,及时将规范性文件向州人民政府和县人大常委会报送备案,自觉接受上级机关和人大的监督,我县全年清理公布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36个,2024年制定规范性文件5件,其中县人民政府制定1件,县级政府部门制定4件。

(三)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机制,行政决策更加科学民主

1.健全完善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经政府常务会议或全体会议讨论制度,建立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工作机制,健全完善重大决策法定程序,把自由裁量权压缩在合理区间。建立“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制度,投入70万元对县乡70个单位统一向社会购买法律服务,从源头把控法律关口,最大程度降低决策风险。

2.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云南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增强公众参与实效,提高专家论证质量,充分发挥风险评估功能,确保我县重大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编制《大姚县重大决策目录清单暨实施方案》,积极推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年度目录公开制度,制定重大决策目录清单共15项46小项,公布重大行政决策事项3项。

(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行政执法更加有力度有温度

1.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把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作为抓手,列入我县法治政府建设重要议事日程和法治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各行政执法部门在门户网站编制并公开行政执法事项清单、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和行政许可事项服务指南,绘制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程序的流程图,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人员、执法结果予以公示,并及时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机构职能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2.改进和创新执法方式。推广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行政奖励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和包容审慎监管机制(首违不罚、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免于行政强制)等方式开展执法工作,在执法过程中做到权责法定,公开透明,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知情权,为使政府的公信力和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得到不断提升,我县各行政执法部门共制定包容审慎监管目录清单251项。

3.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组织行政执法资格证培训考试,全年共清理汇总网上培训考试免试换证人员297人,考试通过率为89.32%;全县持有效执法证人员共计1504人,配备执法记录仪378台,在大姚公众信息网公示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信息690条,开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108件次,执法人员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

4.加大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力度。组织49个行政执法部门开展2024年案件评查工作,清理2023年行政执法案件目录2114件,集中评查行政执法案件117件,优秀50件,合格62件,不合格5件,合格率为95.7%,案件办理质量位于全州前列。

(五)持续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应急管理更加科学高效

1.完善防灾减灾体制机制。认真落实《大姚县“1262”精细化预警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极端天气组织联合会商3次,提出防灾减灾意见建议22条,严格按照防汛“六问”抽查机制,精准调度乡镇村社区40余次。指导部门完成自然灾害类综合应急演练16场次1325人,督促全县1549个自然村53360人完成转移避险应急演练。向上争取配备到位特种车辆15辆,救援装备385台(套),执法装备78台(件),总价值1200余万元。争取中央、省冬春生活救助资金、自然灾害救灾资金400.72万元,救助20416人。

2.健全综合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全面加强地震等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在县城建设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在12个乡镇各建成1个综合应急救援中队,共计245人的应急救援队伍,做到规范化建队、全天候备勤、常态化服务。

3.健全科普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切实提高群众防震减灾意识。积极统筹成员单位和各乡镇开展“5.12”防灾减灾日等宣传活动,同时督促各相关部门开展宣传培训工作,全面提升防灾减灾应知应会知识和技能。

4.有效推进安全生产工作。部署推进全县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制定挂图作战77项,派出检查组223批次,指导帮扶企业720家,查出重大隐患42项,落实重大风险“4个清单”管控70条,管控率达100%。

(六)持续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治理基础更加夯实

1.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成立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分别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和乡镇设立13个行政复议代办点,行政应诉案件13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100%。组织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培训10场次1500余人,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7件,均做到依法规范办案、类案同判,及时纠正行政机关违法或不当的行政执法行为,有效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行政复议便民为民的主渠道作用。

2.抓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是健全人民调解体系,筑牢基层维稳“第一道防线”。建设覆盖全县129个村(社区)的“智慧人民调解·云智调系统”,搭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一站式矛盾解纷调解平台,在县司法局建设高标准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解决、法律服务一站式完成。全县150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受理调解各类民间纠纷837件,调解成功834件,成功率为99.64%,推动矛盾纠纷基层解决、源头化解。二是发挥调解职能作用,统筹推进诉前委派调解工作。2024年诉前委派调解中心调解共782件,调解成功183件,司法确认149件,成功率达23.4%,涉及标的4977.76万元,节约了司法资源和诉讼成本。

(七)持续强化监督约束,行政权力运行更加规范透明

1.突出政治监督。完善对执法司法活动常态化检查、定期分析执法司法质效以及对执法司法活动政治效果评估制度机制,确保执法办案“三个效果”统一。突出常态化监督,推动执法监督从被动监督向主动监督、个案监督向类案监督、重点监督向普遍性监督延伸。

2.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主体公告制度,定期对县内行政执法主体进行审核确认并向社会公告。认真执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定期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清理、确认、组织培训,确保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八)持续强化科技保障,法治政府建设更加数字化智能化

1.推进办公流程整合优化,构建智慧政务一体化服务体系。全县12个乡镇和129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全部接通了电子政务外网,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站)均已采用省政务服务平台统一申办受理系统开展受理办件。在省政务服务平台梳理、完善、发布本级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1428项,发布率、准确率、事项办理业务系统关联精准率、权力清单关联准确率均达100%,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实现了智能数字化。

2.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信息建设和行政执法保障。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在大姚门户网站公开行政执法信息6695条。在“楚雄州区块链+行政执法监督”信息平台录入公示行政执法相关信息307条,23家县级行政执法部门使用行政执法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录入行政执法信息34074条。

(九)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更加完善

坚持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各方面。积极履行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具体要求、重点任务和组织保障,形成“一把手”主抓、“一盘棋”联动、“一把尺”考核的上下贯通、整体联动的良好局面。

二、存在问题

我县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短板和不足,一是行政执法队伍力量薄弱,缺乏专业性的技术人才,执法能力素质有待提高;二是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站)硬件设施薄弱,制度执行还不够规范,标准化程度不高。

三、下步工作计划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锚定目标,压实责任,补齐短板,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着力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定期学法制度、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学法考试,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能力。持续推进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履行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法定程序,牢固树立起法律至上观念,在发展经济社会事务、协调处理矛盾纠纷时,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树立法治政府的良好形象。

(二)着力加强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加强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的指导,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强化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刚性约束,充分听取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和有关专家的意见,提高行政决策质量和效率。根据中央和省、州工作安排,积极组织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及时修改废止与上位依据相抵触、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制度文件。

(三)着力提升行政执法质效。积极推进乡镇赋权动态调整工作,开展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强行业主管部门与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协同配合,强化教育、生态、农业、安全等重点领域执法。加强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管理,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组织开展行政执法队伍全员轮训。行政执法单位根据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合理配备行政执法人员,充实法制审核力量。

大姚县司法局

2024年12月20日


已是首条
下一条:大姚县司法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