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大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魅力大姚 >> 旅游资源 >> 正文

大姚:着力“文旅”融合,推动全域旅游

日期:2022/03/02   作者:赵海霞   来源:    点击:

大姚旅游资源丰富,素有“历史文化名邦”的美誉;具有资源类型多样、互补性强、分布广泛、特色鲜明,生态环境良好、适宜休闲度假旅游的特征。今年以来,大姚县牢牢把握文化、旅游大融合趋势,加快文旅深度融合步伐,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61.2万人次,同比增长23%;旅游总收入40.2亿元,同比增长22%;全年文化企业营业收入7512.8万元,增长30.6%;娱乐业营业收入1897.9万元,增长31.3%;文化旅游经济指标平稳稳增长。

健全服务体系,提升供给能力。紧紧围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目标,以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数字化、社会化建设为抓手,建立区、乡镇(街道)、村居三级联动机制。全县共建成运行图书馆、县文化馆、核桃博物馆、体育馆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2个,行政村农家书屋129个,覆盖率达100%。每年投入100万元保障了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免费开放;持续投入200余万元配备了乡镇文化站音响、高清投影仪、照相机服装道具等各种设备新建了金碧文化广场、白塔文化广场、核桃文化广场、蜻蛉湖文化广场和14个村级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县图书馆、文化馆申报成为国家一级馆,县核桃博物馆通过绩效考核,自2019年起,省州每年配备10万元免费开放经费;按照“一乡一站,一村一室”的目标,持续推进全县12个乡镇文化站“四室一厅”和村级多功能文化活动室改造工程,巩固提升示范创建成果,确保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农文网培学校等基层文化阵地和设施配置率、达标率持续保持100%

突出示范带动,传承非遗文化以文化旅游主题活动为切入点,积极搭建文旅融合发展平台。目前,城区十大节日活动形成常态化;乡镇传统节日活动巩固提升,办节水平不断提高;开展送文化下乡、送戏下乡400余场次;举办全民阅读活动近20场次,服务读者42.67万人次;城乡业余文艺队增加至87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空前活跃;非遗中心组队参加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活动,《山乡乐汇》器乐节目代表楚雄州参加省级展演获得“彩云奖”金奖,大姚彝剧《放羊人》荣获“云南省首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示范奖”,编排大型革命题材情景剧《赵祚传》和反映脱贫攻坚英雄人物形象的大型彝剧《马樱花又开》在全县公演。2019年,大型彝剧《马樱花又开》参加全州新剧节目展演获综合奖一等奖、综合表演一等奖,属全州唯一一个同时获得两项集体一等奖的县。2021年,大姚红色情景剧《赵祚传》在楚雄州新剧(节)目展演获综合奖三等奖;赵祚传的饰演者施建鹏获单项奖——表演二等奖;其他人物饰演者李雪艳、李荣顺等十六人分别获单项奖——表演三等奖;音乐创作者张磊获单项奖——音乐三等奖。

完善设施配套,提升全域旅游。大姚县将“世界最大孔子铜像”中国彝族十八月太阳历”发祥地、“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和“西南第一高瀑”等文化载体和民族文化元素融入“美丽县城”建设中。围绕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新高地目标,努力构建内通外连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和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同时,依托县城区域内的唐代白塔、蜻蛉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西河印象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目前,县内380家酒店、住宿、餐饮和零售企业通过诚信评价,服务品质得到提升。石羊古镇4A级旅游景区,昙华山、西河印象、七街仓西3A级旅游景区“一部手机游云南”智慧化建设投入使用,26个旅游厕所建成投入使用。全县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0项、文物保护单位83处。截至目前,全县共创建A级旅游景区4个、旅游名镇2个、旅游名村2个、三星级精品民宿客栈4个。

     创建文旅品牌,丰富旅游内涵始终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依托地域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抓手,构建“山水联动、文旅融合、康旅一体”的发展新模式,把县内分散的景区景点和旅游资源串成线、集成团、连成片,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推进全域旅游康养特色廊道建设。打造独具大姚特色的奇山异水廊道、古镇文化廊道和彝族文化廊道;依托大姚丰厚红色文化资源,建设大姚县红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打造以县城“三馆”—白塔山—西河印象—东塔湖——永丰湖—石羊古镇—赵家店三潭瀑布为主要景点的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县城—石羊古镇—三台—桂花—昙华环百草岭核桃康养旅游精品线路通过持续建设发展,形成了以古镇休闲、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民族节庆等为代表的旅游系列产品,产业体系和规模不断健全扩大。

     聚集项目建设,打造景区景点。按照省委、省政府“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要求和州委、州政府“四大走廊”建设部署,以文化旅游和康养产业为先导,推进旅游与文化、养生养老、教育、体育、农业、工业等业态融合发展,开发康养旅游、农业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等新业态、新产品,推动县内旅游文化与康养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区域合作,形成全域化、多元化发展格局,延伸全域旅游产业链,促进全域旅游和健康养生产业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目前,七街仓西乡村红色文化旅游、三台古树核桃生态庄园等旅游文化产业项目竣工,三潭瀑布旅游景区建设项目正在抓紧推进,全县旅游文化产品数量正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