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师生防震减灾意识,提升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能力,2025年3月19日,大姚县三岔河镇朵腊河底寄宿制学校开展了一场多环节、全场景的地震疏散演练活动。演练严格遵循地震疏散演练方案,通过“教室无伤亡疏散——教室模拟伤亡搜救——宿舍夜间疏散”三阶段实战,全面检验师生应急反应能力,为校园安全防线再添坚实保障。
当“地震预警警报”首次拉响时,全校师生迅速进入应急状态。教室内,学生分列撤离,弯腰护头、快步疾行;班主任全程跟随指挥,楼道值守教师引导分流。仅1分40秒,全校师生安全抵达操场集合点,各班清点人数后确认全员到齐。校长起开禄现场点评:“首轮撤离高效有序,展现了我们日常训练的扎实成果。”

当警报声再度响起时,全体师生开始模拟“强震导致教室局部坍塌”场景。师生迅速按既定路线二次疏散至操场。在集合点清点人数时,三年级与六年级班主任发现各有一名学生“失联”。教师救援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校长起开禄带队分赴教室进行搜救。救援教师通过模拟移除障碍物、检查“伤员”状况等流程,用时2分钟将两名学生转移至安全区。整个过程有条不紊,未引发慌乱,体现了师生面对突发事件的冷静与协作。
当演练进入第三阶段时,全体师生开始模拟“宿舍夜间突发地震”。当警报声响起时,宿舍责任教师迅速打开应急通道,组织学生沿指定路线疏散。值守教师持手电筒在楼梯拐角处照明指挥。尽管光线昏暗,全校学生仍以2分15秒完成撤离,无推挤、无遗漏,并确认全员安全。

演练结束后,校长起开禄结合地震自救互救知识,通过情景演示与互动问答,强化师生避险技能。“室内避险首选‘黄金三角区’,护住头颈;户外逃生远离建筑外墙;被困时保存体力,用敲击传递信号……”学生们积极抢答,六年级一名学生分享感悟:“演练让我明白,冷静和知识才是灾难中最好的‘护身符’。”他高度评价师生表现:“此次演练从预警响应到全员集结,全程高效有序,体现了我校师生高度的纪律性与责任感。”
下一步,大姚县朵腊河底寄宿制学校将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每月开展不同主题的班会课,将防灾教育融入日常课程,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辐射效应,构建平安校园与和谐社区。正如校长所言:“安全不是口号,而是行动;演练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唯有常备不懈,方能守护每一张笑脸在蓝天下安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