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昙华乡普法工作队员李素娟用彝语向村民进行普法宣传。李媛 影
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昙华乡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法律问题,紧扣普法工作重点和社会关注热点,积极探索创新普法模式,提高普法的精准性、时效性和有效性,对助推基层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组建团队,专业普法。第一时间组建由司法所牵头,派出所、综治办、中心学校、各村委会法律明白人为主要成员的专业普法团队,深入53个村民小组、7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全覆盖的法治宣传,将法治理念和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植根群众心里,进一步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法治氛围。2024年,全乡共开展全面普法48场(次),受教育群众5000余人。
聚焦热点,实效普法。针对热点难点问题,选聘掌握法律政策、通晓民族语言、熟悉民族风俗习惯的调解员,用群众听得懂、能信服的语言解疑释惑,实现了矛盾随手调、线索随时报、法律随处讲,画出法治宣传最大“同心圆”。2024年,全乡共组织“面对面听意见,面对面找问题,面对面解难题,面对面送法规”活动48场(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8起。
发动群众,彝语普法。基于前期县、乡干部汉语普法部分群众“听不懂”难题,昙华乡普法工作队走村组、进农户,组建乡村彝语普法工作队,经法治培训后组织户长会、院坝会、田埂会,用彝语向村民讲解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引导村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纠纷靠法,不断提高群众法律法规知晓率。2024年,全乡共组织户长会、院坝会、田埂会等106场(次)。
用好彝剧,创意普法。为创新普法形式,昙华乡将法律知识写进剧本,普法工作队亲自参与彝剧编排指导,昙华山彝剧团20多名非遗传承人积极参与,编排出小彝剧3个,在村组、学校演出14场(次),唱响了“彝剧普法”的新旋律,让彝族群众在载歌载舞中学习如何尊法、守法。
典型带动,榜样普法。在辖区内精心挑选了一批法治意识强、法律意识浓厚的家庭作为法治示范户,通过举办表扬会、制作宣传展板、利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等形式,树立正面典型,激发群众的法治热情。同时,组织法治示范户参与各类普法活动,分享他们的法治故事,以点带面,激励更多家庭加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行列,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乡村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