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新街镇,许多村民利用传统的养殖优势建设家庭农场,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兴力量。
张春林正在自家农场喂食牛饲料。(2022年2月25日摄)
初春,阳光明媚,万物复苏。一大早,新街镇芦川村委会的肉牛养殖大户张春林和妻子就忙开了,打扫牛圈,搬运草料,忙得不亦乐乎。2013年,养猪多年的张春林看到养牛的潜在商机,一口气养了20头牛,没想到当年就赚了2万多元。他一边精心饲养,一边学习防疫、看护等知识,养牛规模一再扩大,牛圈从一间增加到8间,牛的品种从杂交牛变成了西门塔而、安格斯等品种牛。
虽然,牛的价格时有变化,但张春林一路高歌猛进,最多一年赚了近30万,最少的一年也能赚2万。牛养多了,牛粪就成了农作物最好的有机肥料。张春林说,自己家牛圈里的粪都给村里的农户拿去田里施肥,到了砍玉米的时候,大家伙又把玉米秆给他,正好用玉米秆来做牛饲料,互相受益。
张春林家的肉牛养殖家庭农场。(2022年2月25日摄)
此外,当地政府也在青饲料、疾病的预防等方面给予养殖户们大力支持,一吨饲料给予60元的补助,一亩草补助60元,让张春林的养殖事业顺风顺水,最终建设成了家庭农场,成为村民们学习的新模式。就在张春林在牛圈里忙着喂牛的同时,远在2公里以外的华建昌也在自己的牛场里开始忙碌的一天。2008年,家住夏家坝的华建昌投资50万元养了30多头品种牛,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而今,华建昌已经有了两个养牛场,也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农场。
张春林和妻子在堆捂饲料。(2022年2月25日摄)
村委会书记李光辉和张春林在牛圈查看探讨养殖技术。(2022年2月25日摄)
在张春林、华建昌等养殖大户的带动下,新街镇目前已有34户农户加入了养牛的行列。6户养牛20头以上的农户跻身于家庭农场,开启了幸福生活的新模式。2021年,新街镇芦川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98元。
2022年,大姚县将继续加大全县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力度,让家庭农场这一新兴模式开启群众走上增收致富的幸福快车道。
(姜晓燕、李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