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土文化的精华,是乡村振兴的文化驱动力,为加强我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管理,进一步提高传承人的传承能力和综合素质,有效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11月11日,昙华乡开展2021年度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考核工作。

考核紧紧围绕非遗传承人一年来开展的传承活动、授徒情况、履行传承人义务及下一年度传承计划等方面开展。考核现场,传承人对所传承项目进行了精彩展示,并对技艺进行讲解,共同交流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参加各类展演活动的经验等。
“我和老表给大家表演一段彝剧”“我吹唢呐和笛子” “我拉二胡和弹弦子”……考核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技艺传承与弘扬文化,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一代又一代传承人接续耕耘,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宣传传统文化”,老毕摩汪学伍告诉年轻的传承人。

昙华是中国彝族十八月历的发祥地,咪依噜的故乡,彝剧诞生地,2000年被国家文化管理部门授子“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荣誉称号,2008年大姚彝剧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昙华乡被纳入云南省第三批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录。目前,共有非遗传传承人35人,其中省级传承人3人,州级传承人4人和县级传承人28人,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
长期以来,昙华的非遗传承人通过参加乡内外展演,开展非遗进校园、进机关等系列活动展现彝族歌舞、乐器、彝绣等传统技艺。以收徒授艺、家庭传艺等多种形式传承技艺,让更多人领略昙华的风土人情和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
昙华乡始终注重加强对传承人的培训,不断提高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认识,每半年开展一次传承人培训,帮助传承人不断提高传承能力,明确传承义务,以期他们能在非遗保护传承中有所作为,使优秀民族文化得以永续传承发展,为我乡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撰稿:杨树敏
编辑:乡宣传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