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农村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服务和保障作用。近日,三岔河镇按照精准普法、实时普法和按需普法的工作要求,联合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及相关行业站所等多部门联合开展普法“大合唱”,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同时充分调动村组干部、党员的积极性,举办了120人次的培训班,覆盖全镇92个村民小组,充分提升镇村组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推动发展的能力水平,力求村村都有专业纠纷调处人员。
“短信中奖勿相信,馅饼背后是陷阱”
针对当前频发的电信诈骗,通过发放宣传单、面对面讲解等方式,向过往群众宣传介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的惯用手法和作案方式。提醒大家不要相信高利诱惑,不要轻信打款转账后发货,警惕冒充“公检法”的诈骗。凡是接到陌生人来电或短信,无论任何机关、任何理由要求转账、汇款或者索要验证码、账号密码等情况一律做到“四不”:不理睬、不轻信、不转账、不汇款,遇到可疑情况要多与亲属、朋友商议或直接拨打报警电话,避免遭受损失。
“退一步海阔天空,理智处理矛盾纠纷”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成一定的严重程度、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司法所邹俊正在给白泥田村委会大松坪小组的群众普及农村常见的一些违法案例,以案释法。因家庭矛盾、亲友邻里之间琐事纠纷、邻居之间相邻权益争夺等民间纠纷引发的违法犯罪居高不下,就涉案人员本身来讲主要原因在于法律知识缺失使行为发生时对所要承担的责任后果认识不足,法律意识淡薄致使面对纠纷缺乏冷静、文明的处理方式;就社会层次来讲也存在着基层组织弱化,调解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在而今全面贯彻依法治国的大潮之下,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不知者无罪”的思想最终只能陷于罪恶深渊,只有每一个公民都能做到学法、守法、懂法、用法,才能构建和谐的社会。
“实施渔泡江十年禁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你好,这是三岔河镇人民政府关于渔泡江实施禁捕的通告,请认真学习一下”、“有经营餐馆的群众,不能捕捞江鱼,更不能销售江鱼,否则要接受处罚”。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边发放关于禁渔禁捕的宣传资料,一边向群众详细讲解禁捕时间、禁捕区域和禁捕行为,同时还科普了水生生物保护的意义及相关法律法规。
此次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普法课堂、入户宣传、发放“普法手册等形式进行,在宣传讲解中,司法所、派出所干部充分发挥业务优势,以“以案释法”的形式开展教育,从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发生纠纷时应该如何处理、当前农村面临入室盗窃、网络诈骗、矛盾纠纷问题如何防范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知识讲解。通过多部门多举措的法治宣传,不仅进一步固化了“谁执法谁普法”的宣传长效机制,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传播法治理念,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把法治春风送进乡村“最后一公里”,唱响了法治“和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