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记,你在不在村委会?我兄弟家的堡坎倒下来把我家的畜厩压倒了,牲畜也死了,我家损失了4万多元,麻烦你来帮我们看看要怎么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三岔河镇他的么村委会党总支书记魏黎明接到电话后及时了解两家损失情况,安排村委会人员分头开展工作,同时联系司法所、综治办组成调解小组,通过调解,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这是三岔河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一个缩影。三岔河镇秉持“察民情、办实事、解民忧”的宗旨,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做到情理法兼顾,全力消除风险隐患,提高“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质效。
大排查抓源头预防。三岔河镇按照“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原则,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四万三进”活动,聚焦婚姻家庭、邻里关系、酗酒肇事、土地征用、毁林开荒、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重点人群风险问题,坚持定期排查与集中排查、专项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全力抓实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做到排查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这叫上门‘巡诊’,跑一跑就能发现一些矛盾苗头,然后集中开展纠纷化解、法治宣讲,力争一次性解决。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我们要做细做实。”镇党委书记杨仓生说道。
组团式抓化解质量。建立以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等相关行业站所为主的人民调解队伍,充分发挥部门联动联调机制,对矛盾纠纷进行“组团式”化解,构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多管齐下、齐抓共管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同时充分调动村组干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村组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推动发展的能力水平,力求村村都有专业纠纷调处人员。把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与网格化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网格员了解各家各户情况、便于收集社情民意、能及时上报纠纷隐患的优势,对辖区开展实时排查,随时掌握社会不稳定因素的苗头动向。全镇共设有综治维稳员9名,网格员92名,建立了情报信息网,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后续跟踪、走访,及时发现苗头、变化,及早介入、化解,从而在源头上减少更大矛盾的发生。
广普法抓观念转变。利用村宣传栏、大喇叭、“七彩云端”每日普法、以案释法等形式广泛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截至目前共集中开展法治宣传活动92场次,利用媒体传播平安建设、道路交通安全、防电信诈骗、命案防控、以案释法等宣传信息24期,发放宣传材料3000余份,努力营造全民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进而引导群众通过合理合法渠道反映诉求、解决问题。截至目前,调解矛盾纠纷138件,有力地维护了辖区内的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