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镇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1月1日在新街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镇长 陈朝华
各位代表:
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发展任务艰巨、社会矛盾突出、脱贫攻坚任务繁重等严峻形势,镇人民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县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的部署和镇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县稳增长、促和谐系列决策部署及要求,紧紧围绕“三大攻坚战”“三张牌”、州委“1133”战略定位和年初确定的任务,认真落实州县“510”“810”“构二破三、调二提三”“十大专项行动”工作措施,严格落实经济运行“五个主题”制度,持续做好关乎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各项工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确保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初步统计,全镇农业总产值可达3.5亿元,增长12.5%;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109万元,增长4.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增长7%;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8926元,增长10.2%。均完成了县下达的任务。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并取得明显成绩。
(一)抓落实,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工作精准方略,按照镇党委的决策部署,抓牢抓实“识别、帮扶、退出、巩固”工作措施,完善责任体系,狠抓问题整改,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实质性成果。一是精准识别。2018年末,全镇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788户2848人,经过2017、2018两年4轮动态管理,剔除84户348人,新识别纳入180户595人,识别贫困户凸显“精准”。州移动公司、县财政局等7家挂包部门共计238名挂包干部精准结对帮扶贫困户,实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二是精准帮扶。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要求,聚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落实落细帮扶政策,增加贫困户收入,确保脱贫人口收入持续稳定。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个,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413.5万元。其中,实施“企业+贫困户”模式的到户产业扶贫项目三年累计投资841.5万元,重点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以烤烟、百合、青储饲料、工业辣椒等为主的特色种植业,以生猪养殖、养蚕为主的养殖业;实施沪滇扶贫产业发展项目投资662万元,建设高标准花卉、食用菌种植基地和生猪养殖基地,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发放小额扶贫贷款1685万元,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2个,实现利益联结机制全覆盖,订单带动贫困户产业发展788户,贫困劳动力打工就业1964人。落实技能扶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两个专项行动”,培训农村劳动力800多人次,打造就业“扶贫车间”2个。落实住房保障工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02户375人,建设集中安置点3个,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887户。兑现生态补偿金482万元,选聘18名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政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家庭医生签约率为100%。三年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26亿元,扶贫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沪滇扶贫协作、扶贫产业发展等项目有序实施,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三是精准退出。严格对照贫困村、贫困户“610”脱贫标准,对标对表,实现碧么、大古衙2个贫困行政村,小古衙、斑竹箐2个贫困提升工程村脱贫出列,2014年至2018年脱贫退出合计654户2503人,全镇综合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2.06%下降到2018年末的1.6%。四是精准巩固。注重脱贫成效巩固,编制完成了《新街镇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扎实做好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共规划项目资金合计1.28亿元。
(二)调结构,农业产业持续优化。坚持“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稳步推进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为保障,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为突破口,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培育发展。2018年,在稳定粮烟桑生产提质增效、畜牧养殖巩固提升的基础上,围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建基地作示范,挖掘资源优势潜力,打造绿色食品牌,培育发展高原特色产业。创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样板4个,在碧苴种植玫瑰花120亩,下西冲种植羊肚菌80亩,大水箐种植百合100亩、苴利屯种植百合50亩。为充分发挥土地效益提高复种指数,推广晚秋作物套种示范样板350亩。在基地示范样板的引领下,全镇种植百合2100 亩,种植青储饲料(玉米)1600亩,种植中药材500亩,种植山药1000亩,种植魔芋1000亩,套种晚秋作物1200亩。2018年,全镇农作物播种面积6万亩,实现了计划种植目标。新植桑园300亩,累计桑园面积达1.79万亩,养种6000张,产茧250吨,均价超过53元,产值达1325万元。种植烤烟7000亩,收购烟叶90万公斤,产值达2700万元。落实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提质增效措施,完成了5417亩核桃、4764亩花椒集约化经营管理,不断提升了管理水平。加强生猪、肉牛、黑山羊和鸡禽养殖疫情疫病防疫防控工作,扩大养殖规模,提高质量效益,畜牧业产值达1.58亿元。
(三)抓项目,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围绕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影响贫困村出列的短板问题,积极规划争取项目资金。扶贫项目全面实施见成效。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三年累积投入资金8068.53万元。完成新街社区彭大等17个村民小组共42.7公里道路硬化,完成团山薛家山等48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在全镇87个小组建设垃圾焚烧房49座、垃圾池63个,分别在13个小组建设了公厕,安装村组太阳能路灯77盏。碧么、大古衙人饮巩固提升工程主体工程已完工。投入扶贫产业项目资金,新建了碧苴玫瑰花大棚,团山羊肚菌种植大棚等农业设施。集镇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投资998.9万元的集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项目已竣工验收入住,投资452万元的集镇中心商贸街道路及场平工程2月底可完工,投资46万元的集镇路灯安装项目已实施完成,投资100万元的林业站综合楼已启动建设,投资480万元的滨河商业街已动工建设,投资183万元的集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已开工,投资25万元改造了信用社至法庭的排水管道,投资46万元启动了苴利屯农贸市场改建市民广场工程。其他项目稳步实施。投资500万元的团山四位一体项目梅溪农庄建设工程、200万元的上西冲省级示范村建设、40万元的黎家冲小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已完工并通过验收。投资146.93万元的团山梅溪省级示范村建设道路工程已开工,投资82.29万元的芦川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已完成大古衙土地整理项目前期工作,正在组织招标。
(四)抓整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着力改善镇村人居环境。紧扣“新房新村、生态文化、宜居宜业”要求,深入实施农村“改路、改房、改水、改电、改圈、改厕、改灶和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为主要内容的“七改三清”工程,下功夫治理“脏、乱、差”,全面着力整治村容村貌。加快公共服务向村组延伸,落实补贴补助建立管护机制,聘请保洁员112名,聘用18人为乡村公共服务岗位人员,建立村庄保洁制度、乡村公共服务岗管理制度和垃圾清运制度,确保农村居住环境干净有序。累计投入资金350万元,购买垃圾车2辆,在公路沿线建设垃圾桶摆放平台107个,摆放垃圾桶500只;建设垃圾焚烧房49座、垃圾池63个,保证农村生活垃圾定点存放率达100%。在集镇和重点村组安装路灯110盏,塑木花盆40组,建设二类、三类公厕11个,集镇和行政村均有了公厕。以脱贫攻坚“户户达标、村村达标、项项达标”和“四有五净一规范一增强”工作为抓手,采取村规民约硬约束和红黄榜正反典型宣传曝光等手段,奖勤罚懒,彻底清理整治村组卫生,规范家庭卫生,让住户自觉主动认领卫生责任区,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巩固整治效果。结合脱贫攻坚“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把爱心公益超市积分兑换和乡贤、带头致富光荣户、带头脱贫光荣户的评选等活动融入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在全镇营造比学赶超、争做公益事业的良好氛围,进一步调动全镇居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村容村貌明显改善。落实综合整治措施。推进生态保护治理,全力做好污染源排查防治工作。饮用水源监督管理得到加强,经取样检测,镇域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符合标准,各村分散饮用水水源点均达到水质要求。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淘汰黄标车40辆。加强资源环境保护,落实森林管护人员53名,实施森林管护23.64万亩,公益林补偿面积3.89万亩,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4270亩。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完成,按照规划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定工作,养殖区布局和规模趋于合理。全面落实河长制,镇村两级河长每月巡河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存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安全隐患逐步消除。编制完成“一河一策”方案,“清河行动”全面开展,各村积极行动,清理整治河道沟渠24.6公里。落实县委、县政府“两条生态廊道”建设工作部署,在瓦湾线、西六线和姚石线绿化公路54公里,开展公路沿线面山绿化1056亩,种植优质油菜756.4亩。从严抓好污染防治。加强环保工作力量,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明确站所工作职责,强化监管责任,注重日常监管。重点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的监管,认真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和省委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全面整改落实,全面抓好环保隐患问题排查整改销号工作。加强土地执法和设施农用地监管,做好国务院土地例行督察存在问题整改。
(五)促改革,发展活力明显增强。认真落实省州县“放管服”改革措施,不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民便民服务工作,着力提升新街镇政务服务网上办理水平。全年网上受理办件186件,推行云南人社“12333”APP安装使用,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等网上缴费,申报材料减少了1/3以上,申请审批效率总体提升了50%。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督促卫生院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措施,积极推进医联体建设,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药品供应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全面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摒弃等靠要思想,高起点、高标准谋划集镇建设管理,组建集镇综合管理站,整合集镇供水、卫生保洁和交通管护等经营权进行打包出让,提高集镇经营管理水平。用好省州县关于集镇建设土地开发政策,盘活集镇土地资源,去年12月29日已公开出让滨河片区小宗地26宗1560平方米,千方百计筹措集镇建设资金,为集镇建设后续开发打好基础,增添整体发展活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年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个,协议总投资3.65亿元,实际到位县外资金2.85亿元。完成续建项目2个,投资0.4亿元。
(六)抓统筹,民生保障明显增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严格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和补贴补助发放的基础上,争取上级加大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投入,着力办好惠民实事。挤出有限的办公经费和整合部分资金,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力所能及解决群众急需、迫切关注的民生问题。协调推进社会事业。落实一级政府发展教育工作责任,以“学前教育扩规模、义务教育促均衡”为重点,使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86.5%,初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100%。2018年,新街中学初中毕业生学业测试成绩居全州同类学校第29名,小学升初中学业测试成绩居全县第4名,比往年有了较大进步。落实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强传染病防治,提高医疗服务保障水平,新街卫生院中彝医馆建成投入使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文化设施投入,继续推进镇文化活动中心、村文化场所和文化示范点建设,完成文体篮球场建设项目3个,实施“小广播进千村入万户”工程助推脱贫攻坚。结合我镇特色,年内开展节庆活动共计12次,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按要求做好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年内接待群众5000余人次,全镇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范城乡低保、临时救助、救灾救济、优抚补助管理,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745.85万元、优抚金172.17万元、临时救助金9.43万元。五保老人及孤儿集中供养75人、分散供养47人。进一步规范计生依法行政工作,积极提供保障,发放计划生育“奖优免补”惠农资金89.32万元。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加强安全生产,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措施,深入组织开展“1+7”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强化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食品药品、消防安全监管。做好森林管护工作,严格落实森林防火各项工作制度,坚决消除火灾隐患,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及时消除森林火情,全镇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管护。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宗教工作,加强对小寺小庙场所的监管,配合做好龙山庙会筹办工作,确保宗教活动有序开展、安全可控。努力提升对社会治安局势的防控能力,落实社会治安防控机制,按省州县的工作部署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和应急预案,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积极开展班子成员定时定点接访工作,实行班子成员每周二(赶集日)轮流接访制度,积极做好重点时段、重点人员信访稳控工作。全年共接待各类信访120多人次,逐件逐项进行了答复和交办,有效化解和处置缠访、闹访事件,遏制了集体访、越级访和非正常访行为。
过去的一年,我们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坚决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和镇党委的安排,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奉行在状态、有激情、出业绩的理念,奋力推动各项工作圆满完成。我们始终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镇人大的监督,认真落实镇党委及人大主席团的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及建议。广泛收集民情民意,深入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扎实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持续改进工作作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形成学习思考、立说立行、实干担当、严谨认真、廉洁从政的浓厚氛围。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在压力倍增与倍鞭策的道路上攻坚克难、奋力前行。新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每一分成绩,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镇党委的科学决策、正确领导,得益于镇人大及镇纪委的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得益于全镇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真抓实干。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镇各族群众、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新街发展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离省州县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要求和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一是脱贫成效巩固任务艰巨。产业扶贫长效机制不健全,发展产业的基础设施短板尚未彻底解决,如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安排较少。部分群众对发展百合、玫瑰花、食用菌等产业认识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发展进程。部分贫困户的脱贫志向和感恩意识不强、等靠要的思想不同程度存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不足,缺乏脱贫内生动力。二是稳增长乏力。经济发展的思路不宽,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固定资产投资无大项目支撑,群众消费能力较弱,发展后劲支撑不足,保持财政增长和群众持续增收有压力。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而且要采取有力举措,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9年工作安排
我们要认真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准确把握新时代下中央、省、州、县政策走势和新街发展的新趋势,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因而,2019年的工作开展将直接决定我们能否给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将直接决定新街未来多年的规划与发展,做好2019年工作意义重大。
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及省、州“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部署,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坚决贯彻州、县深入开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围绕“七高于四进位”(经济发展要高于全国、高于全省、高于滇中、高于其他29个民族自治州、高于全州、高于全县、高于其他乡镇,在全省进位、在30个民族自治州进位、在全州、全县进位)要求,努力把新街建设成为“全省特色农业重点镇、全州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全县生态旅游突破区”。
主要目标是:农业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完成县下达的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持续用力,巩固精准扶贫成效。深化认识,持续用力开展脱贫攻坚,做好国家及省州县脱贫攻坚评估验收各项工作。保持定力再加力、振奋精神再出发,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坚持脱贫不脱责任、不脱政策、不脱帮扶、不脱监管,抓好脱贫户的后续帮扶跟踪工作,做到脱贫不脱钩。加强协调,狠抓教育、医疗、住房等扶贫政策到户到人。统筹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的平衡发展。继续开展“四有五净一规范一增强”工作,思想教育与技能培育并举,治贫与治愚、扶智与扶志并重,务工思路与就业能力双孵化,不断增强群众脱贫攻坚的主体意识和自我“造血”功能。争取上级扶持和项目资金,全面整改问题消除短板,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确保剩余的134户345人贫困人口在2020年如期实现脱贫。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重点做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后续帮扶计划和巩固提升工作,创新和稳固利益联结机制,坚持长短结合、以短补长,实现产业覆盖,强化扶贫帮困、产业增效促进群众增收,确保脱贫后可持续发展。
(二)综合施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基础设施,延伸公共服务,统筹农村发展,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家园。一是夯实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围绕村庄规划编制、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生活污水治理、旱厕改造、村容村貌整治五个主攻方向,全面启动乡村振兴工程。积极争取,不断推进村庄绿化、道路硬化、夜间亮化、住房美化系列工程,加大基础设施“硬投入”和村庄环境“软整治”,完善“户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乡村垃圾治理体系,力改“脏乱差”,打造小桥流水、农家小院,清秀幽静、景色宜人,鸟语花香、富美乡村新家园。二是群策群力,开展污染防治。深入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举措,严格落实“水十条”“土十条”“气十条”。全面推进“河长制”,坚持一河一策,镇村两级河长定期开展巡河,强化对河流的管护。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鼓励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减少化肥、农药、除草剂对土壤的污染。加大畜禽污染综合整治,依法关闭和搬迁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坚决守护好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集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三是共享共建,推进环境保护。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不断提升绿色生态优势,增强绿色底蕴。广泛开展绿化造林活动,扩大种植面积,守护绿色家园。深入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严厉打击乱砍滥伐行为,认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点、线、面结合,加大公路沿线和重点区域的绿化工作,广泛开展村庄绿化、道路绿化,弘扬绿色文化。广泛开展绿色镇机关、绿色村委会、绿色农家等“绿色细胞”创建活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镇自觉行动。四是坚持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使农村土地变成发展的活资本。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力争创建家庭农场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有序推进土地经营权适度规模流转,壮大集体经济,提升发展能力。五是加强统筹,推进乡村综合治理。加强乡村治理力度,强化社会治安防范,强力推进《村规民约》的实行,并取得实效。增强公民学法用法和遵纪守法意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弘扬睦邻友好、尊老爱幼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确保社会和谐,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三)稳中求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继续巩固提升粮烟桑畜传统主导产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普及率,推广农业新技术,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提高农业整体经济效益。坚持做强主导产业。一是巩固提升粮烟畜传统产业。认真实施优质粮食安全工程,开展粮食高产创建,以小古衙、新街、团山为重点区域,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9万亩。以大古衙、碧么为重点,大力推进现代烟草产业建设,巩固提升烤烟支柱地位,种植面积稳定在7000亩左右,完成烟叶收购90万公斤。以碧么、夏家坝、小古衙、芦川、大桥为重点,发展优质生猪、肉牛、黑山羊和家禽等养殖业,积极培植养殖大户、养殖专业村,以规模化、标准化为重点,优化畜牧业发展布局。二是实现蚕桑、核桃、花椒产业提质增效。以大桥、碧么、新街为重点,全面实施核桃集约化经营,加强核桃管护,提升核桃烘烤技术,实现核桃提质增效,抓好花椒中耕管理、采摘等环节的技术推广。以大桥、芦川、斑竹箐、夏家坝、小古衙为重点,加强蚕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推广,提高栽桑养蚕技术水平,力争养种突破6500张,实现产值1370万元。持续壮大特色产业。发挥区位优势,以示范样板为引领,着力在特色果蔬产业发展上取得明显突破。继续围绕百合、山药、食用菌、玫瑰花、中药材等新兴产业,积极探索打造名优农产品品牌。着力创新经营体系。大力扶持和培育合作社,充分发挥致富能手、合作社及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培育“互联网+农业”“旅游+农业”发展模式,注重扶持“合作社+公司+农户”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增强特色产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支持发展土地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和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四)抢抓机遇,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始终突出抓基础、强后劲,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破解水利交通路网等瓶颈制约,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加快集镇建设。2019年集镇将新增面积4万平方米,投资7500万元,建成市政道路8条,接点景观3处,停车场2个。完成滨河片区沿河景观、入口绿化广场、水体景观和古戏台、四重檐亭建设,统一标准做好出让小宗地房屋建盖及外立面管控;启动庙山片区49宗小宗地出让工作,完成新农贸市场、污水处理厂建设。启动庙山公园游道建设,完成老街区中心市民活动广场建设,启动排污管网建设。二是推进路网建设。实施斑竹箐、小古衙村庄道路硬化项目后,全镇村庄道路硬化率达96%。实施碧龙线、大古衙线、夏家坝线22公里“四好农村公路”打造,实现“脱贫—旅游—产业—民心”功能和效益双赢,提升镇域道路通达能力。推广新能源汽车使用,年内完成充电桩建设2座。三是完善产业设施。实施集镇、大古衙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大棚30亩,养殖圈舍2000平方米。高标准实施大古衙村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提高土地利用和产出率。实施碧苴玫瑰花、小古衙蔬菜、团山羊肚菌种植基地高效农业节水灌溉项目3个。
(五)齐心协力,保障民生协调发展。始终突出抓民生、保稳定,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办人民满意教育。落实教育发展举措,履行基层政府办教育、抓教育、管教育职责,全力发展教育事业,解决教育工作问题,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严控辍学率和在校学生的巩固率。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实现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0%,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加强卫生计生工作,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镇、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不断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扎实推进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大力培育文明风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公民思想道德水平。深入实施重大文体惠民工程,积极争取群众性文体项目,实施农村群众体育健身工程项目。进一步完善村(社区)文体活动室的功能,有效整合活动场所,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利用脱贫攻坚就业培训平台,整合培训资源,大力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有序组织剩余劳动力规模外出务工,发挥“扶贫车间”作用,动员就近务工实现就业。严格执行社会保险政策,以全民参保为目标,进一步落实城乡社保政策,提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参保续保覆盖面,不断提升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完成退役军人和其它优抚对象信息采集,完善医疗救助、减灾救灾等保障制度,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关心、关注、关爱弱势群体,保障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做到精准救助、应助尽助。
(六)凝心聚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始终突出打好社会稳定持久战,巩固提升辖区社会秩序综合整治行动成果,全力维护社会平安稳定,不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农村精神文明群众评议工作,把培育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鼓励群众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深化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高群众文明卫生意识,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致力加强村规民约的宣传教育和操作规范,充分发挥村规民约解决“疑难杂症”功效,推动环境治理、村风民俗等问题逐步解决,填补法律空白,促进社会和谐。持续推进村务公开,切实让群众了解、监督村级事务、财务运转情况。坚持村“两委”议事规则、村民代表会议等各项制度。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格局。加强平安镇村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整治,促进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想方设法化解矛盾纠纷,以信息化为依托,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班子成员大接访、信访积案大化解、信访责任大落实“四大行动”,努力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深入开展“七五”普法,逐步提升法治文化在基层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引导工作依法开展、事务依法办理、关系依法理顺、问题依法解决。全面落实“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做好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校园环境、森林防火、地质灾害、防汛抗旱、道路交通、食品药品、消防等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坚决杜绝重大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
三、转作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起点新征程,新形势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我们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在其位、谋其政、担其责,深入开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对标对表,奋勇前进追标兵,苦干实干树标杆。争先进位,落实法治政府、实干政府、廉洁政府建设工作举措,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增强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按照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的原则,切实规范行政行为。自觉接受镇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社会公示制度和政府工作聘请法律顾问制度,不断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水平。着力深化和扩大政务信息公开,广泛收集民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坚持科学理政。围绕推进学习型政府建设,适应新形势,学习新知识,不断增强引领和推动发展的能力。严格落实政府议事规则,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确保决策民主公开透明。树立务实发展的鲜明导向,坚持不懈打基础、利长远,坚决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坚决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用扎扎实实的工作、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坚持廉洁从政。加强廉政勤政建设,持之以恒守规矩,驰而不息改作风。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和重要人员的监督。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严控经费开支,量力而行解决民生问题。
各位代表,扬帆起 航正当时,砥砺奋进谱新篇。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加快建设美丽富裕幸福和谐新街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