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姚县始终坚持把服务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最大任务,把企业发展和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作为服务重点,抓牢质量和效率、抓实服务和监管、抓好审批和执法,做好全过程环评要素保障,不断提升项目审批效能,助推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州生态环境局大姚分局共依法审批辖区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8个,涉及项目总投资5.5984 亿元、环保总投资0.1292亿元,环评项目审批办结率达100%。认真做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网上备案宣传指导工作,指导企业自主申报完成网上备案项目73个。
靠前服务保质量。落实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要素一卡告知、盯梢服务、一次办结制度,严格环评质量把关。一是强化一线帮扶。第一时间与项目业主及项目主管部门对接,从项目洽谈开始提前介入,全方位提供生态环境要素保障服务,保障环评审批高质高效。对中广核、大唐、三峡、云能投、绿能等新能源企业走访对接20次,征求意见建议5条,帮助解决问题7个,对重大项目环评及排污许可管理存在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帮扶30次。二是做好对接协调。对省州审批的重点项目,主动汇报协调,确保了涧水塘风电场、老西山风电场、老尖山风电场扩建项目、博厚光伏等项目均在项目开工建设前依法取得环评批复文件,保障了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绿色通道提效率。推动环评审批“减时限、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改革举措落实,助力审批提质增效。一是落实落细“急要”件。对重点建设项目和惠民实事项目,安排专人对接服务,提供技术指导,发放重大投资项目环评审批服务卡,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做到依法优办快办。二是优化办事流程。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按照“流程最优、时限最短、资料最少”的原则,推行“阳光、高效、便捷”审批,尽可能压缩审批时间,加快项目审批进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时限由法定时间30个工作日压缩至7个工作日,在公示期间同步推进项目审批工作,所受理审批的项目均于公示期满次日取得了环评批复文件。
事后监管促发展。落实“五个在一线”工作法,做好一线监督管理和宣传教育,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抓实环境监管执法。围绕重点企业和建设项目“三同时”现场环境监察任务,常态化开展现场监察,进一步督促企业整改环境问题,完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履行企业的环保责任。2024年,共检查企事业单位152家,出动监察人员340余人次,下发整改通知书27份。二是抓好宣传教育。开展“进企业、送法律、送政策、送技术”活动,帮助企业准确掌握运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有效破解污染治理技术难题。组织辖区内重点企业召开环保座谈会,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进行了专题学习,督促企业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做足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