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姚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融双促,在守护绿水青山中绘就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
吹响生态文明“集结号”。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依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主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营造“人人关心生态环境、人人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绘好生态管控“一张图”。把绿色作为发展最鲜明的底色,开展县域“多规合一”编制,构建大姚县“一带两廊,一核三极,一心两轴”的城镇空间布局。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241.69平方公里。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积极申报百草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扎实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初步实现县城区城市开发建设控制线、城市建设用地增长边界控制线和生态控制线“一张图”。
打好生态经济“一张牌”。大力推进以核桃为主的林业产业,辐射带动花椒、芒果等产业发展。全县核桃种植面积165.9万亩,产量4.21万吨,产值7.15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3972元,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省前列。全县花椒种植面积41.93万亩、板栗9.9万亩、华山松6.7万亩、优质桑园8.9万亩,绿色食品综合产值达72.88亿元。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成为全国首家“国家核桃生物产业基地县”,各族群众共同吃上“生态饭”。
建好生态生活“一座城”。以美丽县城建设为载体,高位推进国家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等创建工作,成功创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获评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中国天然氧吧、云南省美丽县城。成为拥有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个金字招牌的云南省首家“双冠县”,让各族群众在团结和美中共享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绿色福利”。
唱好生态文化“一台戏”。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和楚雄“四大走廊”建设,依托彝州最高峰“百草岭”、西南第一高瀑“三潭瀑布”、国家4A级旅游景区“石羊古镇”、昙华山国家3A级旅游景区、唐代白塔等文化旅游资源,创新丰富孔子文化节、核桃文化节、彝绣文化节、插花节、赛装节等传统文化活动内容,推动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2023年,全县接待游客335.8万人次,同比增长17.8%,旅游总收入31.8亿元,同比增长13.8%,有效带动人流、物流、信息流和文化交流,以发展生态旅游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有形有感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