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大姚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信息 >> 部门动态 >> 正文

实行林长制 产业强起来

日期:2024/05/27   作者:曾连昌   来源:县林草局    点击:

千年古邑,只此青绿。

远眺,群山涌翠,绿意盎然;近观,果树成荫,花草葳蕤。暮春时节,徜徉于大姚城乡,一幅幅核桃、花椒、板栗林城相融、林水相映、林路相依的生态画卷令人赏心悦目。

“林”是主题,“长”是关键。近年来,大姚县充分发挥林长作用,聚焦核桃、花椒、板栗三大经济林,高规格组建由处级领导任组长的核桃、花椒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县、乡、村各级林长按照“提质、延链、优形、创牌”和“一个林长、一个产业、一个基地、一条产业链”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回答好林产业“学习了什么、调研了什么、谋划了什么、实施了什么、干成了什么”五道思考题,切实把林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来推动,成功探索出了“林长制+林业产业”模式,激发产业活力,助力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先后被列为“中国核桃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首个国家核桃生物产业基地”、“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云南省“一县一业”(核桃)特色县”、“国家核桃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荣誉称号。

聚焦提质增效,核桃产业“强”起来

实行林长制,产业强起来。

横纵阡陌,核桃成林。望着一台台、一列列经过修枝整形、疏密育冠、矮化丰产的整齐、健壮的核桃树,大姚广益有机核桃庄园的主人张仲统欣慰地说道“从事核桃产业三十余年,这是我心中完美的核桃基地的样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要这样干,我们的核桃产业就有希望,我们就有信心”。

科技引领、打造精品。2023年12月,由县级总林长挂牌建设的大姚县核桃提质增效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在大姚广益有机核桃庄园正式启动,高标准建设核桃提质增效科技推广示范基地200亩。基地购置大型旋耕机2台、修剪工具22套、肥料6吨;安装病虫害防治诱虫灯8台,数字化监测系统1套;密度调整移除核桃树47棵,移栽87棵;建设100方以上蓄水池4个,架设核桃配水管道3800米,灌溉栓50个;建设机耕路1.8公里,完成中耕施肥、修枝整形、密度调整、树干涂白、林下经济套种200亩,开展有机认证、基地托管利益联结生产服务200亩。基地机械化、设施化、专业化、标准化、绿色化、数字化设施覆盖率达100%。

突出重点、精准施策,这是大姚大力推动核桃提质增效示范基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大姚县坚持县委、县政府主导,以“林长制”为统领,推进核桃树“修剪革命”,集中建设“示范基地”,分散建设“核桃示范树”。每年高标准建设县级核桃提质增效科技推广丰产示范基地3个以上,乡镇示范基地12个以上,开展绿色有机认定面积10万亩以上。积极动员全县核桃主产区的村“两委”成员、护林员、小组长带头实施疏密、育冠、矮化、丰产修剪措施,推动各乡镇在县城至各乡镇主干道沿线周边50米范围内核桃修枝整形实施率达90%以上,做到林长统领、干部带头、以点带面、辐射带动,让群众“学有标杆、干有样板”。

林长变链长,延伸产业链。各级林长按照延链补链强链的发展思路,扎实推进核桃全产业链聚集发展,推动产业精深化、链条化、集群化发展。2020年以来建设核桃初加工机械一体化生产线64个,其中,一级站31个,二级站33个,2023年建成全省首条年产2000吨“水代法”生态制取核桃油生产线,年加工核桃能力达6万吨以上。在大姚,收两月,卖全年;买滇中,卖全球;小核桃,大产业的绿色崛起之路正在稳步实现。

截至2023年末,全县核桃种植面积165.9万亩,产量5万吨;有核桃加工贸易企业134家,其中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2户;有核桃果(炒果)、核桃仁、蜂蜜核桃汁、核桃油、核桃烘焙食品等13个系列产品;拥有全国首个核桃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龙头企业广益公司在俄罗斯建成大姚核桃“海外仓”,年出口核桃仁1000余吨,出口创汇389万美元。全县核桃一产7.76亿元,二产30.65亿元,三产2.6亿元,核桃产业综合总产值40.85亿元。全县核桃种植面积、加工贸易规模居全省前三,楚雄州第一。核桃产业成为全县群众受益面最广、产业带动性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优势产业、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

强化降本增效,花椒产业“富”起来

青青花椒果 香满幸福路。

大姚花椒,麻香味好。大姚县是青花椒最适宜生长区和全省重点产区之一。靠近北纬30度的黄金纬度线,得天独厚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小气候,年均日照时数达2570小时,71.83%的森林覆盖率,充足的光热条件和原生态、无污染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品质优良的大姚青花椒,其色泽青绿、颗粒硕大、麻味醇正、香味持久、口感醇厚,是天然、生态、绿色的优质调味品,品质居各类花椒前列。尤其是境内的铁锁乡、三岔河镇,是滇中地区金沙江流域远近闻名的优质青花椒核心产区和重要的花椒交易集散地。

近年来,大姚县针对花椒行业市场价格低迷、单产低、农户采摘成本高、促农增收成效不好的实际,县委、县政府组织各级林长奔赴川渝、昭通等花椒产业发展先进地区学习取经,推动出台《大姚花椒综合技术规范》《大姚花椒大树下桩、换枝结椒技术方案》等行业标准和科技手册,为花椒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强化“点、线、片、面”相结合,高标准建设县级花椒提质增效科技推广示范基地3个,面积300亩,建设乡镇花椒提质增效示范基地10个,面积1691亩。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科技培训服务网络,积极推广应用“三肥两剪果枝轮替”栽培法、“低杆平展四臂形”新树形配套系列技术,实现花椒树矮化、枝采、高效、丰产,经综合测算,实施科技措施后的花椒树增产141.3%,采摘成本降低2-3元/公斤,产量和效益较传统种植模式产量翻了一番,最大程度地促进林农增收致富。

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截至2023年末,全县花椒面积41.9万亩,产量4597吨,一产1.44亿元,二产1.9亿元,花椒产业综合总产值3.34亿元。全县花椒种植面积位居全省前二,楚雄州第一。大姚花椒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花椒树成为大姚金沙江畔群众的“幸福不动产”和“绿色提款机”。

提升品种改良,板栗产业“立”起来

家家有栗园、产业连万家。

香甜糯软,色味俱佳,这是大姚板栗最初的样子。“一年种栗,百年受益,曾经大姚的石羊镇、三岔河镇是云南省远近闻名的板栗重要产区,前来学习参观者络绎不绝,其优良品质广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大姚板栗协会负责人高榕这样说道。

大姚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林业大县,其透气透水的紫色土非常适宜板栗生长,四季分明、雨水充足、光照良好的气候条件满足了板栗干花湿果和强喜光的生长要求。经过多年的发展,板栗成为石羊、三岔河区域种植面积大、单品总产高、涉及农户多、增收效果好的大宗林产品。

近年来,针对板栗产业出现了树形品种老化、单产低、栗实象病虫害等突出问题,大姚县对症下药,精准施策,由各级林长牵头,组织县乡林业科技技术人员积极探索出板栗“大树换头矮桩嫁接品种改良技术”,从河北迁西、玉溪易门引进“燕山早丰”“易门3号”优质板栗品种,积极推行“高控冠缩堂透”的“凤尾枝”轻简修剪技术。2024年在石羊妙丰村、三岔河达么村、赵家店江头村建设县级花椒提质增效科技推广示范基地3个,面积300亩,改良板栗良种61618株,成活率达97%以上,切实运用良种化、园艺化、集约化、省力化的现代栽培管理方式,不断提高板栗产量、质量和效益。累计实施板栗提质增效7050亩,每年开展板栗提质增效培训服务10场次以上,惠及林农12167人,实施板栗病虫害防治92050亩,防治率96.2%。

板栗满枝头、结出致富果。截至2023年末,全县板栗面积10万亩,产量1.4万吨(鲜果),其中,一产1.06亿元,三产0.3亿元,板栗产业综合总产值1.36亿元。龙头企业彝丽公司在柬埔寨建成大姚板栗“海外仓”,年出口板栗3100吨,出口创汇470万美元。板栗产业成了全县除核桃、花椒外的第三大经济林果产业。

“林”上发力,“长”上尽责。通过做实“林长制”,大姚县以核桃、花椒、板栗三棵树为主的经济林面积达217万亩,经济林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截至2023年末,全县林产业一产30.89亿元,二产44.01亿元,三产6.7亿元,林产业综合产值81.64亿元。全县林业市场主体数518户,林草产业涉及林农47062户、191707人,林农人均林业收入达16114元,真正实现了林长治、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