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县养老福利制度整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初步建立起了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养老福利机构为补充,以社区养老为依托的养老福利服务体系。鉴于我县整个养老保障体系受我县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养老福利制度更多地依赖当地财政投入,因而其与当地实际发展状况联系紧密。“适度普惠型”养老福利制度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受到福利覆盖面、供给水平的限制,还存在着一系列有待改善的问题。
一、做法和成效
(一)逐步夯实养老法制化建设。十四五以来为加快建设和完善养老福利制度实施是解决养老服务法制化中难题的关键。2018年成立大姚县老年人法律纠纷调解委员会,共为解决群众打官司及法律援助1074次,涉及资金约100万元。2020年以来宣传贯彻最新的法律规范体系中养老福利制度的相关规定与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养老服务条例》等原则性、概括性规定为主要内容210次,普及法律讲座60场次。2023年出台《大姚县乡镇敬老院管理制度(试行)》和《大姚县民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监督考核办法(试行)》等制度办法,提高养老服务法制化建设热度。
(二)打牢养老服务体系基础。以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为抓手,积极促进养老服务管理规范化、服务亲情化、养护专业技能化、建设平台智慧化、关爱老人常态化的“五化”建设,2022年底实现县内康养服务业蓬勃发展,养老服务机构总数达16个,床位1588张,护理型床位1059张,占70%,着力满足群众对养老服务的迫切需求。
(三)打造一批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孝行天下,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活动,为老人提供情感交流、心理咨询、节日慰问、临终关怀等。养老志愿上门服务417次,探访三无老人500人次。
(四)建起城乡三级服务网络联合卫健、自然资源、残联等部门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一是建构起以大姚县中心敬老院(福利院)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以大姚县医养照护中心为龙头,建立养老服务综合调度、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一级网络。二是以大姚县老年服务中心、金凤凰老年公寓(里长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主,逐步壮大发展11个乡镇辖区内养老服务中心为乡镇老人提供精细化服务的二级养老服务网络,破解乡镇社区空巢、留守老人无人照护问题;三是以大姚县老年协会、各个乡镇老年协会为载体,大力推动各村开展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发展壮大老年协会文体活动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文体活动、红白喜事等服务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为乡村开展养老服务、组织文体活动提供必要场所。
二、养老服务发展的建议
养老服务事业体制处于转型升级过程,传统养老服务嵌入现代化要素。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运行,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等新型养老服务提高了养老服务的便捷性、智能化水平,越来越多地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一是养老服务机构监管力度不够。安全风险较高,服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家庭养老需求与社会养老供给需要平衡,制约养老照护服务质量发展的优劣。二是长期加强对养老服务工作者的综合能力培养。在职业教育、社会教育、技能培训,继续教育等应覆盖保健康复、健康饮食、老年特护等领域,让养老服务工作者具备符合规范要求的资质;高校管理类学科设置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培养专门管理者,提高管理规范化程度和科学性水平,促进养老服务业实现高效运营和转型升级。三是老年人社会优待制度以老年人的亲身体验效果作为重要指标。老年优待工作实践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及时反馈养老福利制度实施效果。四是应强化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在政务服务、卫生保健、交通出行、商业服务、文体休闲、维权服务等诸多领域关注老年群体的特殊需求,为老年群体提供行之有效的优待。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智能产品,为老年人社会优待项目拓展了进步空间,值得充分利用和挖掘。
(养老服务股布晓艺 1512573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