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直接关系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心。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2025年11月3日,司法部发布《行政执法人员行为准则》,为行政执法人员划定行为边界、明确履职标尺。现将《准则》核心内容及普法要点解读如下,让法治光芒照亮执法全过程!

《行政执法人员行为准则》核心内容
行政执法人员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执法为民,坚持依法行政,坚持廉洁自律,切实做到“十个严格”:
一、严格遵循职权法定。严禁无权执法、越权执法、无证执法、借证执法,严禁第三方服务机构、辅助人员、网格员、临时工等执法 。
二、严格做到积极履行法定职责。该严则严,当宽则宽,确保执法到位;严禁不作为、慢作为,严禁该查不查、有案不立、压案不办、超期办案、拖延执行 。
三、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客观事实执法。严禁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严禁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严禁下达或变相下达罚没指标,严禁截留、私分或挪用费用及罚没财物 。
四、严格做到公正执法。平等对待当事人,行使行政裁量权符合法律目的,避免损害当事人权益;严禁差别对待、选择性执法、机械执法、过度执法和“一刀切”执法 。
五、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依法保障当事人知情权、陈述权、听证权等合法权益 。
六、 严格推进文明执法。仪表举止文明得体,执法用语规范文明,尊重当事人;严禁使用侮辱性、威胁性语言,严禁态度蛮横、行为粗暴 。
七、严格做到执法与服务相结合。坚持精准执法,多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等方式,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严禁干扰企业正常经营,严禁漠视群众合理诉求 。
八、 严格遵守纪律规定。严禁以权谋私、吃拿卡要、弄虚作假、徇私枉法,严禁违规从事营利性活动,严禁干预执法、插手案件 。
九、严格遵守行政执法案卷归档保存规定。执法文书制作规范、要素齐备,案卷真实完整;严禁修改涂改、造假案卷材料 。
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严禁泄露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 。

《行政执法人员行为准则》核心要点
1.严格执法:严格遵循职权法定,严禁无权、越权、无证等执法行为。严格做到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杜绝不作为、慢作为。严格按法律规定和客观事实执法,禁止乱收费、乱罚款等行为。
2.规范执法: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遵守行政执法案卷归档保存规定,确保案卷规范、真实、完整。
3.公正执法:坚持平等对待当事人,行使行政裁量权应符合法律目的,避免损害当事人权益,严禁刻意差别对待、选择性执法等。
4.文明执法:执法仪表举止文明得体,用语规范文明,尊重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坚持执法与服务相结合,更多采用说服教育等柔性执法方式。
5.廉洁自律:严格遵守纪律规定,严禁以权谋私、吃拿卡要、弄虚作假等行为。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严禁泄露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
行政执法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基石,《行政执法人员行为准则》的实施将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坚实保障 。让我们共同监督、自觉践行,让每一次执法都成为法治精神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