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实施云南社保服务“康乃馨”行动的意见》(云人社通〔2022〕1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以推进云南社保服务“康乃馨”行动为抓手,“三举措”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增效。
一、重宣传,拓宽社会保险知晓率。大姚县围绕解决职工和居民不愿参保、缴费档次低、中断缴费等“堵点问题”,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建立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模式,线上通过云南省政务服务网、云南省社会保障网、“云南人社12333”APP、“大姚人社”微信公众号、QQ群、大姚融媒等媒体宣传社会保险各项法律法规、惠民政策、办事流程,线下通过设立咨询窗口、发放宣传资料、开社保政策专题宣讲培训会、组织社保服务先锋队上门服务等方式开展宣传,以“四万三进”活动、云南社保服务“康乃馨”行动为契机,开展“三出三进三深入”常态化服务,送政策进社区、进企业、进乡镇、进农户,印发社会保障卡知识、云南人社12333手机APP操作指南、大姚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政策等宣传资料5526份,根据不同对象分类宣传,营造浓厚的参保氛围,不断提高政策知晓率和覆盖面。截至目前全县共组建社保服务先锋队13支,先锋队队员达1743人,组织活动658次,其中进社区88次、进家庭567次、进企业3次,宣传社保政策涉及1932人;开社保政策专题宣讲培训会6场,乡镇、村社区干部194名参与培训;每个社区(村委会)在群众相对较为集中的地方张贴一条永久性的养老保险宣传标语,以喷绘展板的形式制作一块养老保险政策宣传栏。
二、重引导,分类施策精准扩面。一是用好项目工作法,突出工作重点。围绕全民参保目标,聚焦被征地农民、实现稳定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城郊富裕农民等群体,按照属地管理为主与上下联动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数据比对、行业座谈、召开户长会、入户调查等方式,准确掌握基本养老保险法定参保人群应参保人员、已参保人员、未参保人员底数,建立精准扩面台账。目前我县社保中心已成立参保对象摸底调查专班,组建4个工作组,分别通过交运、市场监管、农业、工信等部门对客货运司机、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种养殖大户等群体开展摸底调查,调查人数19556人,纳入实名库管理的扩面对象1804人,新增参保443人。二是用好典型引路法,强化带动效应。通过落实村(社区)干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补贴政策,引导村(社区)干部带头积极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2021年,我县村(社区)干部(包括村农科员、治安员、计划生育宣传员、兽医员、护林员等几大员)819人全部纳入工伤保险参保,保费由县财政全额承担,全年共缴纳工伤保险费119114.64元;村(社区)书记、主任、副书记、副主任、文书、村监委主任共计562人,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纳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按上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档次作为缴费基数逐年进行缴费。缴费采取“财政补贴、个人分担”的办法,缴费比率按20%进行核算,县财政每月补贴12%,个人每月缴纳8%。2021年县财政补贴村委会(社区)“四职干部”养老保险资金305万元。全面落实村社区干部社会保险政策,不仅解决了村(社区)干部的在岗待遇、工伤保障和退休养老保障问题,而且通过村(社区)干部的政策宣传和带头引领,促进更多的城乡居民积极参保续保。三是用好一线工作法,分类引导参保扩面。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把社保服务“康乃馨”行动与“四万三进”、人社政策法规宣传“五进”、“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相结合协同推进,顺应群众期盼,主动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对象,推行“上门服务、贴心服务、高效服务”,以社保服务“康乃馨”行动为引领,广泛开展社保参保扩面摸底调查,根据群众经济情况,引导低收入家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逐年提高缴费档次,引导富裕的农民群体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享受更高的养老待遇,针对不同群众的需求,分类引导群众参保。
三、重需求,提升社保服务水平。聚焦群众需求,提高社保服务水平和能力。针对群众社保政针对老年人办事不方便的实际,组织实施“适老化”关爱活动,建立长期卧床、空巢、失能、残疾人和80岁以上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台账,依托乡镇社保服务先锋队、社保中心、社区为民服务中心力量,提供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开展社保待遇资格认证“人社12333”APP操作宣传及指导,截至目前帮助老年人完成社保待遇资格认证562人。
在下步的工作中,大姚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牢记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要求,“人社部门是行业部门、服务部门、窗口单位,社保服务水平提升无止境……”。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作风效能革命,促进全县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大姚县人社局 刘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