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大姚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以项目为抓手、以管理为引擎、以民生为根本,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为“十五五”时期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姚县蜻蛉湖)
一、 决胜“十四五”:城乡蝶变,硕果盈枝
过去五年,大姚住建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城市承载能力与宜居品质同步飞跃。
城市筋骨更强健,发展底盘更坚实。坚持以“项目化思维”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累计争取各类资金42.6亿元,实施重点项目30个。城市路网实现“内联外通”,打通断头路9段,新建及改造市政道路、背街小巷27条,城区“微循环”全面优化。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完成69个老旧小区、2片棚户区改造,惠及居民1909户。城市“里子”工程成效卓著,污水处理能力与标准双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均达100%,彻底整治4大城市内涝点,城市安全韧性显著增强。

(大姚县城)
绿美画卷更靓丽,品质生活更可感。“绿美大姚”建设成果斐然,成功创建为“省级绿美城市”。新增城市绿地约21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40.2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93平方米。蜻蛉湖获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4座“口袋公园”及系列亮化工程点缀城区,构建起“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宜居图景。同时,建成“智慧停车”泊位3080个,打造5大特色商圈和19个文化场馆,城市“烟火气”与“文化味”日益浓厚。

(大姚县东塔湖)
治理能级再跃升,产业发展稳中求进。以“精细化管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制度化、智慧化双轮驱动,“智慧城管经验”在全省推广。建筑与房地产两大产业根基稳固,分别拥有18家建筑企业、19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金碧梦苑小区荣获全国“美好家园”典型案例。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1485套,创新推出的房地产去库存措施成效显著。村镇建设水平同步提升,农村危房改造、垃圾和污水治理实现高覆盖率,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

(新建的一环线路网)



(蜻蛉湖、东塔湖夜景)
二、 谋篇“十五五”:继往开来,绘就蓝图
站在新起点,大姚县住建局已明确“十五五”发展路径,将以建设“六个住建”为引领,推动“美丽县城”向“魅力县城”跨越。
明确一个核心愿景:以“美丽城乡、品质人居”为核心,着力打造“创新住建、韧性住建、智慧住建、人文住建、品质住建、效能住建”,为滇中县域城镇化提供“大姚样板”。
优化两大空间格局:一是优化“魅力县城”格局,依托“两廊三河三塔四湖五山”框架推进新型城镇化;二是构建“县城—重点镇—特色村”三级网络体系,强化区域协同,力争203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全州平均水平。
实施四大重点举措:
1.谋争并举强功能。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聚焦城市更新、保障性住房等重点领域谋划重大项目,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创新投融资模式,延续专班机制推动项目早见效。
2.城市更新补短板。将城市更新纳入顶层设计,以片区为单位整体打包项目,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加快推进东片区路网、棚改、保租房等民生工程,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地下管廊和绿色交通系统建设。
3.精细管理提品质。理顺执法体制,构建“城管+职能部门”城职联动、“城管+志愿者”城志联动、“城管+社区”城社联动、“城管+经营户+商贩”城商联动“大城管”格局。加快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建设,推动管理从突击整治向长效治理转变,营造共治共享氛围。
4.党建引领优服务。强化“红色物业”创建,探索“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新模式,形成“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体系,全面提升物业服务水平。
砥砺奋进“十四五”,扬帆起航“十五五”。大姚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力谱写城乡建设和住房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