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新闻信息 >> 部门动态 >> 正文

对大姚县十七届六次会议第102号建议的答复

日期:2021/07/21   作者:   来源:    点击:

                                               (A)

               

大农202155     签发:李红亮

                                   

对大姚县十七届六次会议第102号建议的

答复

任茂胜、李罗升、任丽存代表

你们在大姚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研究出台现代农业发展扶持政策的建议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大姚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目基本情况

近年来,为加快绿色发展步伐,促进蜻蛉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区域农业生产条件提升、沿岸村庄风貌提质,大姚县投资25000余万元,以蜻蛉河生态治理为抓手,通过开展污染治理、河道治理和岸线植被修复,聚力打造“两条生态廊道”,促进流域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全面促进流域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十三五”以来,以核桃、花椒、烤烟、蚕桑、中药材、马铃薯、魔芋、百合为主的特色经作发展壮大粮经作物种植比例由68:32调整为67:33。核桃种植164万亩,花椒种植41万亩,以云岭牛、黑山羊、生猪、山地鸡为主的山地牧业发展迅速。2020年全县农林牧渔产值47.06亿元,完成“十二五”末32.74亿元的143.7%,年均增长7.5%。以楚粳系水稻为主的高原粮仓建设有力保障了全县粮食安全,2020年全县粮食产量达到15.9万吨,完成“十二五”末14.5万吨的109.6%,年均增长1.85%。大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初步构建成型。

下步工作措施

(一)依托大姚县核桃、花椒、蚕桑、水果、蔬菜百合、魔芋、畜禽等特色主导产业现有发展规模,围绕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四化”目标要求,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按绿色种养的技术规范和现代大农业方式进行种植养殖,高标准规划建成高起点、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建设一批高原特色农业优势产业样板区。

(二)以大姚县高原特色农产品为主导,加快推进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发展,推动生产、加工、收储、物流、销售于一体的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强化与旅游功能的结合,深入挖掘大姚县高原特色农产品价值、原生态种养、美食文化、农耕文化等,植入特色浓郁的美食体验、农耕民俗体验等活动,提升大姚县高原特色农业的文化特色。通过绿色生产、精深加工、智慧流通配套支撑体系搭建,建成现代农业绿色产业基地与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区,将产业园打造成为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交叉重组的融合发展区。

(三)聚力打造由东向西的元祥线、由南向北的蜻蛉河“两条生态廊道”,促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业、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相互带动、相互融合、相互提升,培育现代农业、全域旅游新业态,打造区域核心增长极,推动金碧镇、赵家店镇、龙街镇、新街镇、石羊镇优势互补、要素联动、一体发展,形成生态示范带动效应。促进流域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

(四)围绕“两条生态廊道”建设优化布局园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特色产业提升行动,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建成10个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建成国家级产业园1个(金碧镇蜻蛉河片区绿色生态种养集群)、省级产业园2个(石羊、龙街)、州级产业园4个(六苴、新街、赵家店、昙华),充分发挥园区的“引擎”作用,带动全县农业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把大姚县建设成为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要的绿色健康食品供给基地和高原现代化特色农业样板区。

(五)建立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基金或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基金,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不断增加对重点产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投入,优先满足产业园区经营主体多元化信贷需求,提高贷款效率。加大农业保险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开展价格指数保险、收入保险、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等创新试点,加大金融支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力度。

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大姚县“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为大姚县“三农”工作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大姚县农业农村局

             2021年721

联系人:韩有权

                                   

抄送:县政府办,县人大选联工委办公室任茂胜、李罗升、任丽存代表

                                   

大姚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2021721日印

                                   

(共印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