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全县有限额以上商贸企业70户。其中,批发业企业8户,零售业企业33 户,住宿业企业5户,餐饮业企业24户。根据统计资料,2013年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全县批零住餐四大行业销售额(营业额)绝对值占全州比重为7.72%,排全州第4位;2018年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全县批零住餐四大行业销售额(营业额)绝对值占全州比重为4.74%,排全州第7位;2021年第三季度,全县批零住餐四大行业销售额(营业额)绝对值占全州比重为5.42%,排全州第7位。
一、基本情况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情况。一年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州各项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四季度“大收官”目标,强化各要素保障,确保消费市场健康稳定。1-11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8295.1万元,同比增长17.5%(其中:限以上59686.5万元,同比增长33.8%,占比16.2%;限额以下308608.6万元,同比增长14.8%,占比83.8%),较1-10月下降0.2个百分点,排全州第6位,位次较10月下降1位。差工作目标2.5个百分点。
(二)四大行业情况。1-11月四大行业初步反馈:批发业同比增长22.3%,增速排全州第1位,超工作目标4.3个百分点;零售业同比增长28.8%,排全州第8位,差工作目标3.2个百分点;住宿业同比增长26.2%,排全州第2位,超工作目标1.2个百分点;餐饮业同比增长28.5%,排全州第6位,差工作目标6.5个百分点。
(三)行业结构情况。从支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四大行业看:批发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372.2万元,同比增长26.0%,占比12.6%;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33.8万元,同比增长15.5%,占比73.9%;住宿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89.6万元,同比增长26.8%,占比2.8%;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95.3万元,同比增长20.1%,占比10.7%。从销售额(营业额)行业构成看:批零住餐四大行业(根据前三季度数据计算)保持基本稳定的占比,分别为19.1%、67.2%、2.9%、10.8%,各月份情况大体一致。零售业占据主导地位,是我县社会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
(四)行业发展情况。批发业和住宿业发展好于零售业和餐饮业,增速均居全州第1位,但占比较少,两项占比仅达22%,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拉动较小,而占比达73.9%的零售业增速低于全州平均水平。
二、11月份商贸行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批发业企业间发展不平衡。我县共有限额以上批发企业8户,销售额同比增长22.3%;占限额以上企业的11%,商品销售(营业)额占四大行业的比重为19.1%。企业间发展不平衡:楚雄盛汇贸易有限公司11月商品销售额13453千元,环比增长76.3%(其余7户企业环比下降32.61%),同比增长212%;拉动批发业环比增长39.51个百分点(其余7户下降32.61%,当月环比是州级反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主要依据之一);同比增长19.3个百分点,对批发业影响较大。
(二)限额以上零售业发展低于全州平均水平。至11月共有在库企业33户,占限额以上企业户数47%。预返全县零售额同比增长28.8%,比全州29%低0.2个百分点,占县限额以上企业销售额比重达67.2%。33户零售企业中,7户企业负增长,占限额以上零售企业比重为10.1%,拉低限上整体增速个16.88个百分点(其中大姚云海果品有限责任公司、大姚思齐家具销售有限公司已退库,仍带同期数,拉低限额以上零售业整体增速3.49个百分点;大姚弘义汽车销售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额同比下降32.2%,拉低零售业整体增速3.85个百分点。大姚县粮食储备有限公司销售额同比下降16.87%,拉低零售业整体增速6.1个百分点)。2013年开展“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时在库的大姚县医药公司、大姚县粮食储备有限公司、云南大姚裕泰粮油有限公司3户企业,因在库时限较长,基数过大,增长后劲不足(其中大姚县粮食储备有限公司负增长16.9%),仅3户企业拉低限上零售业整体增速12.62个百分点。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库零售业企业结构不合理,在库结构优化工作滞后(对州返我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影响较大)。
(三)住宿业规模低于全州平均水平。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截止2018年底全县仅有住宿企业7户(邻县姚安57户,限上企业8户,限下企业49户;永仁14户,限上企业5户,限下企业9户;大姚限上企业3户,限下企业4户)。至2021年11月,全州共有在库限额以上住宿企业84户,平均达8.4 户,我县仅有5户。5户住宿企业占全县限额以上企业户数7.1%,营业额同比增长26.2%,占我县限额以上企业销售额(营业额)比重仅为2.8%,拉动作用有限。住宿业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三、全县商贸服行业的对策与建议
鉴于我县1-11月商贸企业呈现的特点,为进一步抓紧压实全县商贸行业责任,下步工作对策及建议:
(一)继续排查培育充实限上企业库。一是抓实市场主体培育。相关部门要强化履职,形成合力,在遵循市场规律、尊重经营主体自愿的前提,有意识引导市场主体自觉提升市场准入标准注册企业,增加企业(特别是住宿企业)规模。二是监测培育重点企业,推进“入库纳统”工作。秉持“先入库,后有数”的原则,继续做大、做强现有限额以上企业,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扩大销售规模,刺激消费市场持续升温。三是要强化部门联动,排查、扶持有特色、市场竞争力强的商贸流通企业提质上档,做大做强,充实限额以上企业库,从而提高限额以上零售额所占比重,为我县消费品市场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力。重点排查培育吃、穿、用类企业及我县石油消售企业。四是注重调整四大行业结构,特别是做好住宿企业的培育和纳统工作,提高住宿企业权重。五是政府采购、公务消费等尽量集中在本县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政府对企业的补助、招投标等优惠政策优先倾斜对限额以上企业,进一步扶持企业持续做大做强,吸引企业自觉纳入限额以上统计,有力推进“四下”转“四上”工作。
(二)监测新入统企业,创造有力支撑。目前年度入库批发企业4户、零售企业14户、餐饮企业2户;限额以上住宿业个体户2户、餐饮业个体户2户。在库入统限额以上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将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形成有力支撑。
(三)继续做好商贸企业退规工作。重点做好零售业企业“退库”工作,优化在库结构,确保零售业企业整体增速更趋科学合理。按照国家商贸统计制度,严格定性划分商贸企业行业类型,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做好转库和退库等工作。下步持续做好经营情况差、不符合制度要求的9户企业退库工作,通过新入统及退库,使在库企业结构得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