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新闻信息 >> 部门动态 >> 正文

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姚县第九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200号提案的答复

日期:2021/08/26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姚县第九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200号提案的答复

孙晋武委员:

你在政治协商会议大姚县第九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对昙华乡彝族文化的研究与保护”的提案,已交由我局研究办理,现回复如下:

彝族是一个古老而光荣的民族,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彝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民族文化,这些文化是彝族人民勤奋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历史文化名邦”的美称,更有“彝族文化之乡”的盛誉,近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传承、保护、开发的原则,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县彝族文化传承和开发利用取得了长足发展。

通过历届县委、县政府不懈努力,特别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持续推进,全县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不断健全、民族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彝族文化品牌培育成效明显、彝族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有序推进。昙华乡作为“咪依噜的故乡、彝剧的诞生地”,我们持续加强项目资金争取、强化彝族文化资源挖掘和保护,积极申报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投入250万元,实施了昙华乡昙华村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修复了昙华石刻、十八月太阳历碑等保护文物;完成了昙华彝剧广场、彝剧创始人—杨森雕塑建设工程。大姚彝剧、梅葛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昙华彝族《插花节》成功申报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评为中国十大特色民族节庆及云南省最具特色旅游节庆。昙华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被列入省级传统文化保护区,昙华彝族梅葛之乡、昙华麻秸房彝族歌舞之乡被列入县级传统文化保护区。昙华乡杞学亮等省州县级传承人36人,每年发放补助5.08万元。2021年向上争取了昙华山彝剧团、昙华咪依噜业余彝剧团等20支农村优秀业余文艺演出队补助8万元,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项目19个补助资金38万元。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结合楚雄州“四大走廊”大姚精品旅游廊道规划,打造记述彝族古老神奇历史的优秀彝族文化走廊。依托我县“咪依噜的故乡、彝剧的诞生地”的深厚彝族文化底蕴,积极发掘利用神奇古老的彝族文化特色和价值,加强对传统手工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加强对大姚“四节”、昙华彝族插花节等十大民族文化节庆活动的宣传策划。加大彝族刺绣、民族服饰等文创产品的开发,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进一步提升大姚旅游的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广泛传播能力和持久生命力的大姚彝族文化旅游廊道。

在此,感谢您对我县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关注我县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向我们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建议,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工作,共同推进全县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

(联系人:王建梅 电话:0878-6222311)

大姚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1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