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健全责任体系,压实防汛责任。明确县级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为行政区域内防汛工作第一责任人,重点河库、河段联系人为联系点直接责任人。目前,全县2件中型水库、1件中型尾矿库、21件小(一)型水库、60件小(二)型水库和1038件小坝塘、77道河闸、43段重点河段及用于发电的他的么等3个水库均按分级管理原则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县内重点河道、水库、坝塘行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责任体系全面建成,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和县灌区管理委员会对防汛工作做到早谋划、早防备、早部署、早落实。二是强化应急保障,提高防汛能力。定期开展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日常演练和岗前培训,通过村组小广播、气象预警和发放宣传册等全面开展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及时补充储备防汛物资。截至目前,全县组建防汛抢险队伍123支2763人;投资23.77万元储备防洪桩、编织袋等13个防汛物资品种;修编了19件小(一)型水库、1件中型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编制《大姚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预案。同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掌握雨情、水情和险情,第一时间上报突发情况,有效预防突发汛灾。三是强化灾害防御,筑牢安全屏障。编制县、乡、村三级山洪灾害预案,12个乡镇在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基础上细化防避方案。对县城及12个乡镇境内河流、水库、水电站、尾矿库防汛安全进行新一轮全面防洪检查。对项目防汛措施负责人开展防汛知识教导,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在建水利项目施工渡汛方案和度汛计划。目前,全县22个自动雨量站、3个自动水位站、2个简易水位站、34个预警广播站、县级预警平台全部投入使用;21个图像站正在建设,9个水位站及5个乡镇平台全面延伸,山洪灾害防御系统不断加强;编排各类非工程措施监测预警站点和明确村组负责人及预警人员71名,持续提高应急处置和预警防范能力。